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苯甲酰甲烷生产用混合装置,包括罐体、搅拌电机、与电机轴套连接的搅拌轴、第一加料斗、第二加料斗、与第一加料斗和第二加料斗相连通的U型管、与U型管底部连通的混料管,所述罐体内开设有内腔室,所述罐体侧面安装有进气管,所述罐体底部安装有出料管,所述第一加料斗和第二加料斗设置在罐体上方,所述U型管设置在罐体内,所述混料管底部连通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下方均匀安装有多个喷淋头,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罐体下方,所述搅拌轴贯穿罐体底部延伸设置在罐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多重混合使得原料混合均匀,水浴加热系统使得反应时罐体内的材料受热均匀,提高了反应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苯甲酰甲烷生产用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二苯甲酰甲烷加工装置
,尤其涉及二苯甲酰甲烷生产用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二苯甲酰甲烷是化学物质,分子式是C15H12O2,分子量是224.25。无色斜方形片状结晶,易溶于氯醇、氯仿,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不溶于碳酸钠溶液,极微溶于水。作为钙/锌羟酸盐稳定体系的共稳定剂,用来制造PVC矿泉水瓶。分析试剂,检定二硫化碳和铊。而像这类化学产品在加工的过程中,由于其化学性能的原因,往往在化学加工混合时容易出现一些问题。现有的二苯甲酰甲烷的混合装置只是把多个原料和催化剂混合等待他们自己去反应,这样反应效率慢,而且反应时罐体内的材料温度容易出现加热不均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二苯甲酰甲烷生产用混合装置,本技术通过多重混合使得原料混合均匀,水浴加热系统使得反应时罐体内的材料受热均匀,提高了反应的效率。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二苯甲酰甲烷生产用混合装置,包括罐体、搅拌电机、与电机轴套连接的搅拌轴、第一加料斗、第二加料斗、与第一加料斗和第二加料斗相连通的U型管、与U型管底部连通的混料管,所述罐体内开设有内腔室,所述罐体侧面安装有进气管,所述罐体底部安装有出料管,所述第一加料斗和第二加料斗设置在罐体上方,所述U型管设置在罐体内,所述混料管底部连通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下方均匀安装有多个喷淋头,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罐体下方,所述搅拌轴贯穿罐体底部延伸设置在罐体内,所述搅拌轴上均设置有多个搅拌叶轮,所述罐体底部一侧竖直安装有进水管且进水管贯穿罐体底部延伸设置在罐体内,所述罐体底部另一侧竖直安装有出水管且出水管贯穿罐体底部延伸设置在罐体内,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平行设置有环形水浴管。优选地,所述混料管上下两端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之间竖直安装有竖轴,所述竖轴上转动安装有多个扇叶。优选地,所述搅拌轴与罐体交接处套接安装有托盘。优选地,所述环形水浴管与进水管连通设置,所述环形水浴管与出水管连通设置。优选地,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长度相同。优选地,所述罐体底部安装有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多个环形水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一体化连通设置形成一个水浴加热系统,多个环形水浴管内一直流动的热水可以很好的对搅拌中的原料进行内部的加热,使得反应时罐体内的材料受热均匀,提高了反应的效率;(2)混料管内设置有扇叶,液体原料的流动可以带动扇叶的转动使得多个原料进行初步的搅拌混合,初步混合的原料可以通过下方的喷淋头进行喷淋,喷淋的过程同样能使得原料进行进一步的混合,最后通过搅拌进行最后的混合。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二苯甲酰甲烷生产用混合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提出的U型管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A部分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图1提出的环形水浴管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图1提出的环形水浴管的俯视图。图中:1-罐体、2-第一加料斗、3-第二加料斗、4-进气管、5-出料管、6-U型管、7-混料管、8-喷淋管、9-喷淋头、10-环形水浴管、11-搅拌叶轮、12-搅拌电机、13-托盘、14-搅拌轴、15-进水管、16-出水管、17-支架、18-固定架、19-扇叶、20-竖轴。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一种二苯甲酰甲烷生产用混合装置,包括罐体1、搅拌电机12、与电机轴套连接的搅拌轴14、第一加料斗2、第二加料斗3、与第一加料斗2和第二加料斗3相连通的U型管6、与U型管6底部连通的混料管7;罐体1内开设有内腔室,罐体1侧面安装有进气管4,进气管4是用于加入氮气使得原料在氮气保护下进行混合反应,罐体1底部安装有出料管5,出料管5的设置是用于对混合后的材料进行导出,进气管4与出料管5上均法兰安装有开关阀,这样更好的进行加气和处料操作。参照图2,第一加料斗2和第二加料斗3设置在罐体1上方,U型管6设置在罐体1内,混料管7底部连通有喷淋管8,喷淋管8下方均匀安装有多个喷淋头9,U型管6、混料管7与喷淋管8一体化连通设计参照图3-4,搅拌电机12设置在罐体1下方,搅拌轴14贯穿罐体1底部延伸设置在罐体1内,搅拌轴14上均设置有多个搅拌叶轮11。参照图5-6,罐体1底部一侧竖直安装有进水管15且进水管15贯穿罐体1底部延伸设置在罐体1内,罐体1底部另一侧竖直安装有出水管16且出水管16贯穿罐体1底部延伸设置在罐体1内,进水管15和出水管16长度相同,进水管15和出水管16的上下两端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进水管15与出水管16之间平行设置有多个环形水浴管10,多个环形水浴管10竖直设置,环形水浴管10与进水管15连通设置,环形水浴管10与出水管16连通设置,多个环形水浴管10、进水管15和出水管16之间一体化连通设置形成一个水浴加热系统,热水通过进水管15进入然后经过环形水浴管10对位于罐体1内部的原料进行加热最后从出水管16排出,多个环形水浴管10内一直流动的热水可以很好的对搅拌中的原料进行内部的加热,解决了反应时罐体1内的材料温度容易出现加热不均的现象。混料管7上下两端安装有固定架18,固定架18之间竖直安装有竖轴20,竖轴20上转动安装有多个扇叶19,扇叶19可以通过轴承转动,而液体的流动也可以带动扇叶19的转动使得多个原料进行初步的搅拌混合。搅拌轴14与罐体1交接处套接安装有托盘13。罐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苯甲酰甲烷生产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搅拌电机、与电机轴套连接的搅拌轴、第一加料斗、第二加料斗、与第一加料斗和第二加料斗相连通的U型管、与U型管底部连通的混料管,所述罐体内开设有内腔室,所述罐体侧面安装有进气管,所述罐体底部安装有出料管,所述第一加料斗和第二加料斗设置在罐体上方,所述U型管设置在罐体内,所述混料管底部连通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下方均匀安装有多个喷淋头,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罐体下方,所述搅拌轴贯穿罐体底部延伸设置在罐体内,所述搅拌轴上均设置有多个搅拌叶轮,所述罐体底部一侧竖直安装有进水管且进水管贯穿罐体底部延伸设置在罐体内,所述罐体底部另一侧竖直安装有出水管且出水管贯穿罐体底部延伸设置在罐体内,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平行设置有环形水浴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苯甲酰甲烷生产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搅拌电机、与电机轴套连接的搅拌轴、第一加料斗、第二加料斗、与第一加料斗和第二加料斗相连通的U型管、与U型管底部连通的混料管,所述罐体内开设有内腔室,所述罐体侧面安装有进气管,所述罐体底部安装有出料管,所述第一加料斗和第二加料斗设置在罐体上方,所述U型管设置在罐体内,所述混料管底部连通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下方均匀安装有多个喷淋头,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罐体下方,所述搅拌轴贯穿罐体底部延伸设置在罐体内,所述搅拌轴上均设置有多个搅拌叶轮,所述罐体底部一侧竖直安装有进水管且进水管贯穿罐体底部延伸设置在罐体内,所述罐体底部另一侧竖直安装有出水管且出水管贯穿罐体底部延伸设置在罐体内,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平行设置有环形水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王艳,陈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佳先功能助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