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能源汽车的车身碰撞吸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123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氢能源汽车的车身碰撞吸能结构,包括底架和两前纵梁,每一所述前纵梁均包括均依次相连的吸能盒、前纵梁中段和前纵梁后段,两所述前纵梁后端均连接于所述底架上,两前纵梁前方连接有一防撞梁,所述防撞梁两端分别固定于两所述吸能盒上,两所述吸能盒和两所述前纵梁中段上均设有多个溃缩诱导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氢能源汽车的车身碰撞吸能结构的有益效果为:两前纵梁的吸能盒及前纵梁中段上设置溃缩诱导槽可将汽车碰撞时的冲击力通过压缩的方式部分吸收;且前纵梁后段可将剩余的冲击力传递至底架上,从而使乘员舱尽可能小的变形,从而保证汽车乘员在汽车发生碰撞时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氢能源汽车的车身碰撞吸能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氢能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氢能源汽车的车身碰撞吸能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在碰撞(尤其是汽车前部)时,往往会产生巨大的碰撞冲击力,对于氢能汽车,碰撞冲击力会使汽车前部结构压溃,致使汽车前机舱内的电堆等刚性结构入侵乘员舱,因此氢能汽车在发生碰撞往往会对车内乘员产生很大的损伤,同时氢能汽车发生碰撞也容易使氢能汽车底部的氢气瓶发生挤压,导致氢气泄漏甚至爆炸。为减轻氢能汽车碰撞对车内乘员的损伤以及氢气泄漏的危害,需要开发一种能吸收汽车碰撞冲击力,减少乘员舱在汽车碰撞时产生的形变,且能防止氢气瓶被挤压的汽车车身碰撞吸能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氢能源汽车的车身碰撞吸能结构,包括底架、两前纵梁和防撞梁,所述底架包括前机舱横梁和两平行设置的门槛梁,两门槛梁分别为左、右门槛梁,所述前机舱横梁设置左、右门槛梁之间,且位于所述左、右门槛梁的端部,两所述前纵梁,分别为左前纵梁和右前纵梁,每一所述前纵梁均包括均依次相连的吸能盒、前纵梁中段和前纵梁后段,两所述前纵梁后端分别为左前纵梁后端和右前纵梁后端,所述左前纵梁后端同时连接于所述前机舱横梁和所述左门槛梁上,所述右前纵梁后端同时连接于所述前机舱横梁和所述右门槛梁上,所述防撞梁设置于两前纵梁前方,所述防撞梁两端分别固定于两所述吸能盒上,两所述吸能盒和两所述前纵梁中段上均设有多个溃缩诱导槽,所述吸能盒强度低于所述前纵梁中段的强度,所述前纵梁中段的强度低于所述前纵梁后段和所述门槛梁的强度,所述防撞梁用于将汽车碰撞时将冲击力传递给两前纵梁,两前纵梁用于在汽车碰撞时在冲击力作用下溃缩,以吸收部分冲击能量,两前纵梁后段用于将碰撞冲击力向两门槛及前机舱横梁分散传递,以保证乘员舱尽可能小的变形。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梁、所述吸能盒和所述前纵梁中段均为中空圆角矩形管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溃缩诱导槽均沿所述吸能盒和所述前纵梁中段的轴线均匀分布,且所有溃缩诱导槽均位于所述吸能盒和所述前纵梁中段的棱线上。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梁、所述吸能盒和所述前纵梁中段内均设有加强筋。进一步地,所述吸能盒与所述前纵梁中段上均设有垂直于所述前纵梁的连接板,所述吸能盒上的连接板与前纵梁中段上的连接板贴紧,且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多个贯穿连接板锁紧螺栓,所述紧螺栓将贴紧的连接板锁紧,从而将吸能盒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于所述前纵梁中段上。进一步地,两所述前纵梁之间设有两前挡板纵梁和一前挡板横梁,所述前挡板横梁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所述前纵梁上,两所述前挡板纵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前挡板横梁和所述前机舱横梁上。进一步地,所述左、右门槛梁之间设有一中通道梁,所述中通道梁与两所述左、右门槛梁平行设置,且所述中通道梁前端固定于所述前机舱横梁上,所述中通道梁用于加强前机舱横梁的纵向强度。进一步地,所述中通道梁下方设有两前地板支撑梁。进一步地,所述底架上方设有竖直设置的两A柱,两A柱分别为左、右A柱,左、右A柱的下端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底架左右两侧,两A柱上方分别设有左、右顶边梁,左、右A柱上端分别与左、右顶边梁相连。进一步地,所述左、右A柱前方分别设有一支撑架,两支撑架分别为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每一支撑架包括多根支撑杆,所述左支撑架通过多根支撑杆分别同时连接于左A柱、左顶边梁和左前纵梁,所述右支撑架通过多根支撑杆分别同时连接于右A柱、右顶边梁和右前纵梁,两所述支撑架用于在汽车前方发生碰撞时,将碰撞冲击力分散至顶边梁和A柱上。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氢能源汽车的车身碰撞吸能结构的有益效果为:(1)所述防撞梁、吸能盒和前纵梁中段采用铝合金一体式挤压型材,前纵梁后段采用整体式铸铝件,有效减少了前机舱碰撞构件的数量,大大简化了焊接工艺,焊接质量稳定可靠,大幅度降低了模夹检具的成本投入;(2)两前纵梁的吸能盒及前纵梁中段上设置有溃缩诱导槽,溃缩诱导槽可将汽车碰撞时的冲击力通过压缩的方式部分吸收;前纵梁后段通过采用整体式高强度铝合金压铸件,可将剩余的冲击力向门槛梁及前机舱横梁分散传递,保证乘员舱尽可能小的变形,从而确保乘员的生存空间不受挤压;(3)通过在前挡板横梁与前机舱横梁之间设置前挡板纵梁,使发生碰撞时,碰撞冲击力向中通道传递,能防止电堆向后挤压导致机舱侵入量过大;(4)通过在中通道梁下方设置两个前地板支撑梁,以保护氢气瓶在碰撞过程中免受挤压而产生爆炸的危险;(5)通过在A柱前方设置两前支撑梁,保证碰撞时冲击力可以更好的向A柱和顶边梁分散。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氢能源汽车的车身碰撞吸能结构的三维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氢能源汽车的车身碰撞吸能结构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氢能源汽车的车身碰撞吸能结构的仰视图。图4是图1中前纵梁中段22的截面示意图。图5是图1中防撞梁27的三维示意图。图6是图1中防撞梁27截面图。图中:1-底架,11-前机舱横梁,12-门槛梁,2-前纵梁,21-吸能盒,22-前纵梁中段,23-前纵梁后端,24-连接板,25-A柱,26-顶边梁,27-防撞梁,28-加强筋,29-溃缩诱导槽,3-前挡板横梁,31-前挡板纵梁,32-中通道梁,33-前地板支撑梁,4-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请参考图1至图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氢能源汽车的车身碰撞吸能结构,包括底架1,所述底架1包括前机舱横梁11和两平行设置的门槛梁12,两门槛梁12分别为左、右门槛梁,所述前机舱横梁11设置左、右门槛梁之间,且位于所述左、右门槛梁的端部,所述前机舱横梁11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右门槛梁的端部垂直连接,所述底架1上方设有竖直设置的两A柱25,两A柱分别为左、右A柱,左、右A柱的下端分别垂直连接于前机舱横梁11与所述左、右门槛梁的连接处,两所述A柱25上方设有两顶边梁26,两顶边梁26分别为左、右顶边梁,左、右A柱上端分别与左、右顶边梁相连。所述前机舱横梁11前方设有两前纵梁2,分别为左前纵梁和右前纵梁,每一所述前纵梁2均包括均依次相连的前纵梁前端、前纵梁中段22和前纵梁后段23,两所述前纵梁前端均为吸能盒21,所述吸能盒21与所述前纵梁中段22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具体地,所述吸能盒23与所述前纵梁中段22上均设有垂直于所述前纵梁的连接板24,所述吸能盒23上的连接板24与前纵梁中段22上的连接板24贴紧,且所述连接板24上设有多个贯穿连接板24锁紧螺栓,所述紧螺栓将贴紧连接板24锁紧,从而将吸能盒23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于所述前纵梁中段22上,两所述前纵梁后端23连接于所述底架1上,且两所述前纵梁后端23分别为左前纵梁后端和右前纵梁后端,所述左前纵梁后端同时连接于所述前机舱横梁11和所述左门槛梁上,所述右前纵梁后端同时连接于所述前机舱横梁11和所述右门槛梁上,两前纵梁前方连接有一防撞梁27,所述防撞梁27两端分别固定于两所述吸能盒21上,优选地,所述防撞梁27、所述吸能盒21和所述前纵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氢能源汽车的车身碰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两前纵梁和防撞梁,所述底架包括前机舱横梁和两平行设置的门槛梁,两门槛梁分别为左、右门槛梁,所述前机舱横梁设置左、右门槛梁之间,且位于所述左、右门槛梁的端部,两所述前纵梁分别为左前纵梁和右前纵梁,每一所述前纵梁均包括均依次相连的吸能盒、前纵梁中段和前纵梁后段,两所述前纵梁后端分别为左前纵梁后端和右前纵梁后端,所述左前纵梁后端同时连接于所述前机舱横梁和所述左门槛梁上,所述右前纵梁后端同时连接于所述前机舱横梁和所述右门槛梁上,所述防撞梁设置于两前纵梁前方,所述防撞梁两端分别固定于两所述吸能盒上,两所述吸能盒和两所述前纵梁中段上均设有多个溃缩诱导槽,所述吸能盒强度低于所述前纵梁中段的强度,所述前纵梁中段的强度低于所述前纵梁后段和所述门槛梁的强度,所述防撞梁用于将汽车碰撞时将冲击力传递给两前纵梁,两前纵梁用于在汽车碰撞时在冲击力作用下溃缩,以吸收部分冲击能量,两前纵梁后段用于将碰撞冲击力向两门槛及前机舱横梁分散传递,以减小乘员舱的变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能源汽车的车身碰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两前纵梁和防撞梁,所述底架包括前机舱横梁和两平行设置的门槛梁,两门槛梁分别为左、右门槛梁,所述前机舱横梁设置左、右门槛梁之间,且位于所述左、右门槛梁的端部,两所述前纵梁分别为左前纵梁和右前纵梁,每一所述前纵梁均包括均依次相连的吸能盒、前纵梁中段和前纵梁后段,两所述前纵梁后端分别为左前纵梁后端和右前纵梁后端,所述左前纵梁后端同时连接于所述前机舱横梁和所述左门槛梁上,所述右前纵梁后端同时连接于所述前机舱横梁和所述右门槛梁上,所述防撞梁设置于两前纵梁前方,所述防撞梁两端分别固定于两所述吸能盒上,两所述吸能盒和两所述前纵梁中段上均设有多个溃缩诱导槽,所述吸能盒强度低于所述前纵梁中段的强度,所述前纵梁中段的强度低于所述前纵梁后段和所述门槛梁的强度,所述防撞梁用于将汽车碰撞时将冲击力传递给两前纵梁,两前纵梁用于在汽车碰撞时在冲击力作用下溃缩,以吸收部分冲击能量,两前纵梁后段用于将碰撞冲击力向两门槛及前机舱横梁分散传递,以减小乘员舱的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能源汽车的车身碰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所述吸能盒和所述前纵梁中段均为中空圆角矩形管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氢能源汽车的车身碰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溃缩诱导槽均沿所述吸能盒和所述前纵梁中段的轴线均匀分布,且所有溃缩诱导槽均位于所述吸能盒和所述前纵梁中段的棱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能源汽车的车身碰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所述吸能盒和所述前纵梁中段内均设有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能源汽车的车身碰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昌龙郝义国
申请(专利权)人:黄冈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