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8924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漏装置,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解决了穿刺针对人体的威胁,且不需要将穿刺针剪掉,出现血液漏出的情况,具体方案为:包括盒体,盒体顶部开口,盒体开口端设有至少一块与盒体侧边铰接的活动板,活动板与盒体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弹簧自然伸长状态时,活动板完全遮挡盒体开口,弹簧压缩状态时,活动板非铰接点板体位于盒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内瘘穿刺针防刺漏装置不需要对管体进行切除,有效防止了血液漏出的情况;内瘘穿刺针防刺漏装置有效防止医护人员或其他人员被针头刺伤的情况;内瘘穿刺针防刺漏装置结构简单,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漏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漏装置。
技术介绍
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是指通过手术在皮下将距离相近的某一动脉和浅表静脉血管联通,人工形成体内动静脉间直通管道;目的在于一方面利用表浅静脉便于穿刺的优点;另一方面通过动脉直接供血,使表浅静脉血流量增大达到治疗所需。内瘘穿刺针是内瘘成形术的重要工具,但内瘘穿刺针与一般的静脉注射针在使用上不相同,内瘘穿刺针在使用结束后,因为管体内会残留较多的血液,如果直接将穿刺针减下,放入锐器盒中,不仅会污染剪刀,且血液易漏出,造成污染,故不能够直接将穿刺针放入锐器盒中,但是医护人员直接连带管体带至回收室回收,针头裸露的情况,极易对周边人员造成误伤,造成血液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漏装置,能够有效防止穿刺针对人体的威胁,且不需要将穿刺针剪掉,出现血液漏出的情况。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漏装置,包括盒体,盒体顶部开口,盒体开口端设有至少一块与盒体侧边铰接的活动板,活动板与盒体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弹簧自然伸长状态时,活动板完全遮挡盒体开口,弹簧压缩状态时,活动板非铰接点板体位于盒体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病人血液透析结束,医护人员下机之后,将穿刺针拔出后,将穿刺针通过盒体顶部的开口端插入至盒体内,在人力的作用下,活动板向盒体内转动,待针头完全通过活动板,医护人员放开穿刺针,活动板在弹簧的弹力的作用下,进行回复转动,再次将盒体开口完全遮挡,穿刺针被卡在盒体内;本申请不需要对管体进行切除,有效防止了血液漏出的情况,同时将穿刺针针头放置并卡在盒体内,能够在携带的过程中有效防止医护人员或其他人员被针头刺伤的情况。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活动板为两块,两块活动板均与盒体侧边铰接,对应的两个铰接点分别位于盒体的相对两侧位置;两块活动板具有更好的卡和效果,不会出现活动板被卡住不能回复的情况,且更具美观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两块活动板通过弹簧分别与盒体内侧壁两侧连接,连接点分别为活动板铰接点所在侧的内侧壁;弹簧与内侧壁连接,相对于与盒体底部连接,能够设置更短的弹簧,且活动板在转动过程中,活动板不会一直平行于盒体底面,故于内侧壁连接弹簧的弹力拉伸和压缩效果更好,方便活动板更好回复。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盒体顶端上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块,限位块位于盒体开口面所在平面,限位块位于活动板上端并与盒体固定连接;限位块能够对活动板进行限位,防止活动板向外翻,针头在放入盒体内后再次掉出的情况。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盒体外侧面上设有固定槽,固定槽为侧面具有开口的弹性管体,开口位置为固定槽与盒体外侧面连接点的最远端,开口距离为1-5mm;盒体在未使用时,可作为管体固定装置对透析管进行固定,将透析管通过固定槽的开口放入至固定槽,固定槽开口为弹性开口,可以放置入管径大于1-5mm的管体,并进行固定,使得该装置具有更多功能,且不用医护人员随身携带,实现一患一装置的目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固定槽包括两个,两个固定槽平行设置;内瘘穿刺针包括两个,分别对两个管体进行固定,可提高两个管体的稳定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盒体远离固定槽一端的外侧面上设有连接器,连接器为带有螺纹的圆柱体,另有一独立配合器,配合器与连接器螺纹配合以实现螺纹连接;通过连接器与配合器可将该装置固定在床单或被套上,因血液透析的患者身体虚弱,动作很少,因此固定在床单或被套上,具有很好的固定效果,且相对于固定在床护栏上,不易被过往人员碰掉,具有更安全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内瘘穿刺针防刺漏装置不需要对管体进行切除,有效防止了血液漏出的情况;(2)本技术提供的内瘘穿刺针防刺漏装置有效防止医护人员或其他人员被针头刺伤的情况;(3)本技术提供的内瘘穿刺针防刺漏装置通过设置限位块,使得针头的卡和效果更好;(4)本技术提供的内瘘穿刺针防刺漏装置具有固定透析管,防止透析管在移动使得扎好的针头移动,避免漏针;(5)本技术提供的内瘘穿刺针防刺漏装置固定在床单或被套上,不易被过往人员碰掉,且不需要医护人员携带,达到一患一装置的目的;(6)本技术提供的内瘘穿刺针防刺漏装置结构简单,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内瘘穿刺针防刺漏装置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内瘘穿刺针防刺漏装置的不同实施例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内瘘穿刺针防刺漏装置的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瘘穿刺针防刺漏装置的俯视图;图中:1、盒体;2、活动板;3、弹簧;4、限位块;5、固定槽;6、连接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漏装置,包括盒体1,盒体1顶部开口,盒体1开口端设有至少一块与盒体1侧边铰接的活动板2,活动板2与盒体1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3,弹簧3自然伸长状态时,活动板2完全遮挡盒体1开口,弹簧3压缩状态时,活动板2非铰接点板体位于盒体1内。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病人血液透析结束,医护人员下机之后,将穿刺针拔出后,将穿刺针通过盒体1顶部的开口端插入至盒体1内,在人力的作用下,活动板2向盒体1内转动,待针头完全通过活动板2,医护人员放开穿刺针,活动板2在弹簧3的弹力的作用下,进行回复转动,再次将盒体1开口完全遮挡,穿刺针被卡在盒体1内;本申请不需要对管体进行切除,有效防止了血液漏出的情况,同时将穿刺针针头放置并卡在盒体1内,能够在携带的过程中有效防止医护人员或其他人员被针头刺伤的情况。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活动板2为两块,两块活动板2均与盒体1侧边铰接,对应的两个铰接点分别位于盒体1的相对两侧位置;两块活动板2具有更好的卡和效果,不会出现活动板2被卡住不能回复的情况,且更具美观性,另一方面,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活动板2还可设置多于两块,每块活动板2均连接一弹簧3,实现复位效果,使得针头固定,在使用一块活动板2的时候,开口端面可设置一部分固定板,即与盒体1侧面固定连接,活动板2再与固定板连接,实现翻转的效果,对于多块活动板2时,相同,这样既可增大盒体1的容积,使得内部空间能够容纳更多穿刺针,且还减少活动板2的使用,节省材料。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两块活动板2通过弹簧3分别与盒体1内侧壁两侧连接,连接点分别为活动板2铰接点所在侧的内侧壁;弹簧3与内侧壁连接,相对于与盒体1底部连接,能够设置更短的弹簧3,且活动板2在转动过程中,活动板2不会一直平行于盒体1底面,故于内侧壁连接弹簧3的弹力拉伸和压缩效果更好,方便活动板2更好回复。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盒体1顶端上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块4,限位块4位于盒体1开口面所在平面,限位块4位于活动板2上端并与盒体1固定连接;限位块4能够对活动板2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盒体(1)顶部开口,盒体(1)开口端设有至少一块与盒体(1)侧边铰接的活动板(2),活动板(2)与盒体(1)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3),弹簧(3)自然伸长状态时,活动板(2)完全遮挡盒体(1)开口,弹簧(3)压缩状态时,活动板(2)非铰接点板体位于盒体(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盒体(1)顶部开口,盒体(1)开口端设有至少一块与盒体(1)侧边铰接的活动板(2),活动板(2)与盒体(1)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3),弹簧(3)自然伸长状态时,活动板(2)完全遮挡盒体(1)开口,弹簧(3)压缩状态时,活动板(2)非铰接点板体位于盒体(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瘘穿刺针防刺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2)为两块,两块活动板(2)均与盒体(1)侧边铰接,对应的两个铰接点分别位于盒体(1)的相对两侧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瘘穿刺针防刺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活动板(2)通过弹簧(3)分别与盒体(1)内侧壁两侧连接,连接点分别为活动板(2)铰接点所在侧的内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瘘穿刺针防刺漏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丽梅陈玉玉王琴刘敏
申请(专利权)人:巴彦淖尔市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