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阻力反馈的神经阻滞针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阻力反馈的神经阻滞针。
技术介绍
目前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临床广泛开展,对减缓患者术后疼痛,降低中枢性镇痛药物使用量,加快术后康复起重要作用。超声引导的可视化技术改变了过去盲探的模式,更加精准,安全,便于教学。但是,超声引导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操作者一手固定超声探头,另一只手操作神经阻滞针。此时需有额外人员进行药物的回抽和推注。此双人操作需要助手有着丰富的相关经验,以准确感知推药的压力是否过大以及注药速度是否正常。但临床工作中,麻醉医师通常只能够寻求护士的协助,药物推注时所遇到的阻力大小很难精准的反馈给操作者,不便于操作者迅速地做出调整。同时,注药速度也很难准确把握,从而增加了神经内注射药物、局麻药物中毒的风险。如何规避此类风险,对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成功率有着深远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阻力反馈的神经阻滞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阻力反馈的神经阻滞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芯、针座、压力观测机构和注射机构;/n所述针芯安装在所述针座上,针座内左右贯通设有内腔室,所述内腔室的两端分别与针芯和所述注射机构连通,注射机构用于推注或回抽药液;/n所述压力观测机构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U型管压强计;所述第一筒体安装在针座的顶部,第一筒体内形成有第一容置腔室,第一筒体的顶部设有出液口,第一筒体的底部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均与所述第一容置腔室连通;针座上设有与内腔室连通的排液孔,所述排液孔与进液口连通;/n所述第二筒体设在第一容置腔室内,第二筒体与与第一容置腔室的底壁之间具有空隙,第二筒体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阻力反馈的神经阻滞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芯、针座、压力观测机构和注射机构;
所述针芯安装在所述针座上,针座内左右贯通设有内腔室,所述内腔室的两端分别与针芯和所述注射机构连通,注射机构用于推注或回抽药液;
所述压力观测机构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U型管压强计;所述第一筒体安装在针座的顶部,第一筒体内形成有第一容置腔室,第一筒体的顶部设有出液口,第一筒体的底部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均与所述第一容置腔室连通;针座上设有与内腔室连通的排液孔,所述排液孔与进液口连通;
所述第二筒体设在第一容置腔室内,第二筒体与与第一容置腔室的底壁之间具有空隙,第二筒体内形成有第二容置腔室;还包括弹性封堵机构,所述弹性封堵机构沿高度方向活动配合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室内,弹性封堵机构的一端贯穿第二容置腔室的底部后与所述进液口适配;
所述U型管压强计安装在第一筒体上,U型管压强计的一端与所述出液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阻滞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封堵机构包括挡板、连接杆、堵头和弹性件;
所述挡板、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堵头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挡板沿高度方向活动配合在第二容置腔室内,连接杆密封滑动贯穿第二容置腔室的底部;堵头用于封堵进液口;
所述弹性件设在挡板的上方,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靠第二容置腔室的顶壁和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阻滞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靠近堵头一端的棱边设有倒角,堵头外轮廓设有与所述倒角适配的锥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阻滞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体的顶部通过连接柱与第一筒体的顶壁连接;还包括螺孔,所述螺孔沿自上而下依次贯穿第一筒体的顶部、所述连接柱和第二筒体的顶部后并与第二容置腔室连通;
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压板、螺杆和导向杆,所述压板沿竖向活动配合在第二容置腔室内,压板位于弹性件的上方;所述螺杆螺纹配合在螺孔内,螺杆的一端与压板转动连接,螺杆的另一端伸出第一筒体外;
所述导向杆沿竖向设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琪,杨斌,梁静秋,郑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