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专用抗打折神经阻滞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814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超声专用抗打折神经阻滞针,包括导管管体、针管、与所述导管管体连接的导管座、与所述针管连接的针管座和设置在所述导管座侧壁上的输注连接组件,所述针管穿插在所述导管管体内,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管管体内的螺旋钢丝,所述螺旋钢丝沿所述导管管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针管位于所述螺旋钢丝螺旋环绕形成的通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置入的螺旋钢丝,使得导管管体更具弹性和韧性,在进行导管固定与药物阻滞时,管体不会打折,能够在不影响穿刺效果的前提下既能实现超声清晰显影定位,又能加强留置导管的抗弯曲性,实现临床应用操作便捷,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专用抗打折神经阻滞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尤其是一种超声专用抗打折神经阻滞针。
技术介绍
超声引导下的穿刺针可清晰地分辨血管、神经、肌肉组织、穿刺针位置,并在可视条件下直接阻滞神经,且有利于观察神经周围结构和动态观察局麻药的扩散情况,提高神经阻滞的准确性和成功率,减少操作相关的血管和神经的损伤。但是,现有的穿插针在使用的过程中,穿插针的导管管体在弯曲的过程汇总容易出现打折,这就会造成阻塞不通以及流速不均,从而产生阻滞效果。基于此,如何解决既能在不影响穿刺效果的前提下实现超声清晰定位,又能加强留置导管的抗弯曲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超声专用抗打折神经阻滞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声专用抗打折神经阻滞针,包括导管管体、针管、与所述导管管体连接的导管座、与所述针管连接的针管座和设置在所述导管座侧壁上的输注连接组件,所述针管穿插在所述导管管体内,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管管体内的螺旋钢丝,所述螺旋钢丝沿所述导管管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针管位于所述螺旋钢丝螺旋环绕形成的通道内。进一步,所述针管的针尖伸出所述导管管体。进一步,所述导管管体的前端与针管针尖斜面最低处之间的距离小于1mm。进一步,所述导管管体的侧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标识。进一步,所述导管管体的侧面设置有注药孔。进一步,所述注药孔的数量为多个,且相互之间环周均匀错位。进一步,所述螺旋钢丝分布在导管管体的前端缩口和导管座之间。进一步,所述螺旋钢丝分为稀疏段螺旋钢丝和稠密段螺旋钢丝,所述稀疏段螺旋钢丝位于所述导管管体的前端,所述稠密段螺旋钢丝位于所述导管管体的后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超声专用抗打折神经阻滞针结构与众不同,操作方便,在所述穿刺针穿刺成功后,所述针管从所述导管管体退出,由于螺旋钢丝的置入,使得导管管体更具弹性和韧性,在进行导管固定与药物阻滞时,管体不会打折;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既能在不影响穿刺效果的前提下实现超声清晰显影定位,又能加强留置导管的抗弯曲性,实现临床应用操作便捷,安全可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1为一种超声专用抗打折神经阻滞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管管体,2.针管,3-螺旋钢丝,3-1.稀疏段螺旋钢丝,3-2.稠密段螺旋钢丝,4.导管座、5.针管座、6.输注连接组件、7.注药孔、8.刻度标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作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超声专用抗打折神经阻滞针,包括导管管体1、针管2、与所述导管管体1连接的导管座4、与所述针管2连接的针管2座和设置在所述导管座4侧壁上的输注连接组件6,所述针管2穿插在所述导管管体1内,需要说明的是,以上部件均为现有穿刺针的组件,且所述穿刺针也叫阻滞针,为本领域内的公知技术,不再详细赘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管管体1内的螺旋钢丝3,所述螺旋钢丝3沿所述导管管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针管2位于所述螺旋钢丝3螺旋环绕形成的通道内,优选地,所述螺旋钢丝3与所述导管管体1的内壁贴合,即所述螺旋钢丝3位于所述导管管体1和针管2之间。应用本技术提供的超声专用抗打折神经阻滞针时,在所述穿刺针穿刺成功后,所述针管2从所述导管管体1退出,由于螺旋钢丝3的置入,使得导管管体1更具弹性和韧性,在进行导管固定与药物阻滞时,管体不会打折,有效避免打折所导致的阻塞不通以及流速不均;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既能在不影响穿刺效果的前提下实现超声清晰显影定位,又能加强留置导管的抗弯曲性,实现临床应用操作便捷,安全可靠。具体地,所述针管2的针尖伸出所述导管管体1,且所述导管管体1的前端与针管2针尖斜面最低处之间的距离小于1mm,导管管体1的前端应形成一锥度以便插入人体组织,并与针管2配合严密。尽可能让导管管体1前端与针管2针尖刃口保持近距离,使导管能有效作用于针尖穿刺部位。为了更好的技术效果,所述导管管体1的侧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标识8,具体地,所述刻度标识8为多个刻度线,通过所述刻度标识8可以判断穿刺针进入人体的长度,在超声探头引导下,可以探测定位螺旋钢丝3包裹下的所述针管2管体穿刺位置。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导管管体1的侧面设置有注药孔7,且从所述导管管体1的前端开始15mm内设有注药孔7,注药孔7的作用在于当导管管体1前端口被组织堵塞时,注药孔7不会被堵塞,药液可以从注药孔7流出,在15mm内为药液阻滞有效区域。优选地,所述注药孔7的数量为多个,且相互之间环周均匀错位,实现药物均匀分散。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螺旋钢丝3分布在导管管体1的前端缩口和导管座4之间,螺旋钢丝3与导管管体1在共挤技术下,螺旋钢丝3外径与导管管体1内径紧密配合,不会相对滑动脱落。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螺旋钢丝3分为稀疏段螺旋钢丝3-1和稠密段螺旋钢丝3-2,所述稀疏段螺旋钢丝3-1位于所述导管管体1的前端,所述稠密段螺旋钢丝3-2位于所述导管管体1的后端,稀疏段螺旋钢丝3-1作用在于不阻挡注药孔7药液的流出,具体地,所述螺旋钢丝3自导管管体1前端开始15mm后为稠密段螺旋钢丝3-2,所述螺旋钢丝3自导管管体1前端开始至15mm处为稀疏段螺旋钢丝3-1,15mm内为药液阻滞有效区域,注药孔7分布在15mm范围内。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专用抗打折神经阻滞针,包括导管管体(1)、针管(2)、与所述导管管体(1)连接的导管座(4)、与所述针管(2)连接的针管座(5)和设置在所述导管座(4)侧壁上的输注连接组件(6),所述针管(2)穿插在所述导管管体(1)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管管体(1)内的螺旋钢丝(3),所述螺旋钢丝(3)沿所述导管管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针管(2)位于所述螺旋钢丝(3)螺旋环绕形成的通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专用抗打折神经阻滞针,包括导管管体(1)、针管(2)、与所述导管管体(1)连接的导管座(4)、与所述针管(2)连接的针管座(5)和设置在所述导管座(4)侧壁上的输注连接组件(6),所述针管(2)穿插在所述导管管体(1)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管管体(1)内的螺旋钢丝(3),所述螺旋钢丝(3)沿所述导管管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针管(2)位于所述螺旋钢丝(3)螺旋环绕形成的通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专用抗打折神经阻滞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2)的针尖伸出所述导管管体(1)的前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专用抗打折神经阻滞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管体(1)的前端与针管(2)针尖斜面最低处之间的距离小于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专用抗打折神经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群钟颖王鑫春夏天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驼人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