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东凯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CT引导下穿刺技术可控体位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8552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CT引导下穿刺技术可控体位辅助装置,包括底板和定位筒,底板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杆,活动杆与底板活动连接,活动杆的表面设置有弹簧,活动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定位筒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螺杆,螺杆的表面与连接板活动连接,连接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筒,转筒的内壁与螺杆螺纹连接,定位筒的内壁设置有针筒。本发明专利技术拉动活动杆,使活动杆与活动板分离,使活动板可以转动,且转动转筒,通过转筒内壁设置的螺纹使螺杆进行移动,从而达到调节定位筒位置的效果,调节完成后,松开活动杆,通过弹簧使活动杆与活动板接触,从而达到固定活动板位置的效果,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CT引导下穿刺技术可控体位辅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
,具体为一种基于CT引导下穿刺技术可控体位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作为CT介入放射学的重要诊断方法,减少了开胸探查手术,在疾病诊断治疗中起重要作用。是近年来用以诊断肺部病变的一项微创性检查方法,它具有定位精确、检出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并显示出了极高的临床诊断价值。现有的辅助装置不方便对穿刺针进行全方位调节定位,会导致在穿刺出现偏差,无法满足使用需求,同时,现有辅助装置不便调节穿刺针进入的长度,很难使穿刺针头更加精准的到达穿刺部位,减低了装置的使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CT引导下穿刺技术可控体位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CT引导下穿刺技术可控体位辅助装置,包括底板和定位筒,所述底板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与底板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表面设置有弹簧,所述活动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CT引导下穿刺技术可控体位辅助装置,包括底板(1)和定位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动板(3),所述活动板(3)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杆(4),所述活动杆(4)与底板(1)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4)的表面设置有弹簧(5),所述活动板(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定位筒(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螺杆(7),所述螺杆(7)的表面与连接板(6)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板(6)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筒(8),所述转筒(8)的内壁与螺杆(7)螺纹连接,所述定位筒(2)的内壁设置有针筒(9),所述针筒(9)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套筒(10),所述套筒(10)与定位筒(2)的内壁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CT引导下穿刺技术可控体位辅助装置,包括底板(1)和定位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动板(3),所述活动板(3)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杆(4),所述活动杆(4)与底板(1)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4)的表面设置有弹簧(5),所述活动板(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定位筒(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螺杆(7),所述螺杆(7)的表面与连接板(6)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板(6)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筒(8),所述转筒(8)的内壁与螺杆(7)螺纹连接,所述定位筒(2)的内壁设置有针筒(9),所述针筒(9)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套筒(10),所述套筒(10)与定位筒(2)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套筒(10)的一侧啮合有转盘(11),所述转盘(11)与定位筒(2)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T引导下穿刺技术可控体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7)远离定位筒(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2),所述限位块(12)的材料为橡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T引导下穿刺技术可控体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5)的一端与底板(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与活动杆(4)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T引导下穿刺技术可控体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凯
申请(专利权)人:陈东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