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穿刺用双极激光定位导航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814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经皮穿刺用双极激光定位导航仪,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可拆卸的卡套,所述卡套上固定有第一变形管,且第一变形管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变形管,所述第二变形管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头,连接头上设置有插槽,两个插槽内均插接有矩形插块,所述连接头的端部螺纹连接有一端压置于对应所述矩形插块上的第一锁紧螺钉,两个矩形插块的一端均固定有激光笔,两个激光笔的发射端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利用三点一长线,远点做校点的原理,帮助术者实现更精准的穿刺定位,利用激光导航帮助术者在穿刺过程中实时校准穿刺角度,即便是毫无穿刺经验的新手仍可做到精准穿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经皮穿刺用双极激光定位导航仪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经皮穿刺用双极激光定位导航仪。
技术介绍
目前经皮穿刺活检过程详细步骤一般为:1、CT定位:患者取合适体位,根据既往CT影像初步估测病灶在体表的投射部位,将自制的钢丝条组贴于该部位,CT扫描,根据病灶所在的CT层面选定横轴,钢丝条组选定纵轴,两轴相交处为体表穿刺点,用记号笔标记。2、测量:在电脑上测量出该穿刺点距离病灶近点的距离a,距离病灶远点距离b,估测穿刺针与体表皮肤所呈角度β3、麻醉:拿掉钢丝条组,穿刺点周围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局麻,先打皮丘,进针角度与皮肤呈β角。再度扫描CT,查看针头穿刺角度是否正确。4、置同轴定位针:拔掉针头,将同轴定位针以β角进针,直至接近病灶处,然后第三次CT扫描,查看置入角度及深度是否准确,如不准确需予调整,并予第3+n次CT扫描。5、置激发式切割穿刺活检针:同轴定位针置入准确后,拔除其内针芯,插入活检针并激发,拔出,将取到的组织取出放入标本瓶内。重复上述操作,一般取三条左右组织。然后再4+n次CT扫描,查看是否有并发症。该操作存在的问题是:穿刺角度难以把握,没有标尺,完全凭手感,需要反复依靠CT扫描(至少5次)来验证是否穿刺准确,造成患者接受更多辐射,延长操作时间,一旦穿不到位再次穿会大大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操作才能练就较为准确的手感,且存在不确定性。为此,需要一种经皮穿刺用双极激光定位导航仪。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经皮穿刺用双极激光定位导航仪。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经皮穿刺用双极激光定位导航仪,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可拆卸的卡套,所述卡套上固定有第一变形管,且第一变形管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变形管,所述第二变形管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头,连接头上设置有插槽,两个插槽内均插接有矩形插块,所述连接头的端部螺纹连接有一端压置于对应所述矩形插块上的第一锁紧螺钉,两个矩形插块的一端均固定有激光笔,两个激光笔的发射端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杆上滑动套装有滑套,且滑套上固定有与两个激光笔电连接的开关,所述滑套上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螺钉,第二锁紧螺钉的一端压置于支撑杆上,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固定组件。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与底座底部的安装槽,安装槽内滑动配合有活塞板,活塞板的顶部固定有上端活动穿出安装槽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之间固定有滑环,且滑环滑动套装于支撑杆上,滑环上螺纹连接有一端压置于支撑杆上的第三锁紧螺钉。优选的,所述活塞板的外侧固定有橡胶密封圈,且橡胶密封圈与安装槽的内壁密封。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连接杆匹配的导向孔,且连接杆滑动配合于导向孔内,且导向孔的直径大于连接杆的直径。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外侧固定套装有连接环,且连接环上沿周向设置有螺钉孔。优选的,所述第二变形管的两端已经第一变形管靠近第二变形管的一端均固定有操作块,且操作块的形状为T形。优选的,所述卡套和滑套的上端均设置有插孔,且插孔内插接有插销。优选的,所述开关的后侧固定有电源,且所述第一变形管、第二变形管均为可塑形的金属材料制成。本技术通过第一变形管、第二变形管、连接头、矩形插块、激光笔和操作块的设置,能够利用三点一长线,远点做校点的原理,帮助术者实现更精准的穿刺定位,利用激光导航帮助术者在穿刺过程中实时校准穿刺角度,即便是毫无穿刺经验的新手仍可做到精准穿刺,避免了所谓的经验养成的手感等主观因素和不稳定因素,只需在选体表穿刺点、取完病理后共进行二次CT扫描即可,大大减少了辐射,又降低了设备成本。另外,通过活塞板、连接杆、滑环、第三锁紧螺钉、橡胶密封圈和连接环的设置,使得导航仪具备两种固定方式,从而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固定方式,使得导航仪能够满足更多的使用需求,通用性好,整个导航仪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底座示意图。图中标号:1底座、2支撑杆、3卡套、4第一变形管、5第二变形管、6连接头、7矩形插块、8激光笔、9第一锁紧螺钉、10操作块、11滑套、12开关、13活塞板、14连接杆、15滑环、16第三锁紧螺钉、17橡胶密封圈、18连接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经皮穿刺用双极激光定位导航仪,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杆2,且支撑杆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可拆卸的卡套3,卡套3上固定有第一变形管4,且第一变形管4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变形管5,第二变形管5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头6,连接头6上设置有插槽,两个插槽内均插接有矩形插块7,连接头6的端部螺纹连接有一端压置于对应矩形插块7上的第一锁紧螺钉9,两个矩形插块7的一端均固定有激光笔8,两个激光笔8的发射端相对设置,支撑杆2上滑动套装有滑套11,且滑套11上固定有与两个激光笔8电连接的开关12,滑套11上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螺钉,第二锁紧螺钉的一端压置于支撑杆2上,底座1上安装有固定组件。本实施方式中,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与底座1底部的安装槽,安装槽内滑动配合有活塞板13,活塞板13的顶部固定有上端活动穿出安装槽的连接杆14,连接杆14的上端之间固定有滑环15,且滑环15滑动套装于支撑杆2上,滑环15上螺纹连接有一端压置于支撑杆2上的第三锁紧螺钉16。本实施方式中,活塞板13的外侧固定有橡胶密封圈17,且橡胶密封圈17与安装槽的内壁密封,底座1上设置有与连接杆14匹配的导向孔,且连接杆14滑动配合于导向孔内,且导向孔的直径大于连接杆14的直径,底座1的外侧固定套装有连接环18,且连接环18上沿周向设置有螺钉孔。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变形管5的两端已经第一变形管4靠近第二变形管5的一端均固定有操作块10,且操作块10的形状为T形,卡套3和滑套11的上端均设置有插孔,且插孔内插接有插销,开关12的后侧固定有电源,且第一变形管4、第二变形管5均为可塑形的金属材料制成。本技术在使用时,在CT扫描定位时于病灶体表位置以及另一侧都贴上钢丝条组,在CT图像上找到病灶层面,按三点一线法在两面体表画点标记。使用两个激光笔8校准激光点,确保两激光点正对彼此,然后分别将其对准体表的两个定位点,这样其实激光就正对体内病灶位置了,穿刺针将其对准体表穿刺点,穿刺针尾部对着激光点,可以做到实时校正穿刺角度,而设置的第二变形管5、连接头6均可弯折变形使用,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需要说明的是本导航仪使用于侧向穿刺体位)。另外,设置的开关12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升降,从而避免其对操作过程照成干绕,另外,通过上拉滑环15即可拉动连接杆14和活塞板13,继而放置后活塞板13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经皮穿刺用双极激光定位导航仪,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杆(2),且支撑杆(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可拆卸的卡套(3),所述卡套(3)上固定有第一变形管(4),且第一变形管(4)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变形管(5),所述第二变形管(5)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头(6),连接头(6)上设置有插槽,两个插槽内均插接有矩形插块(7),所述连接头(6)的端部螺纹连接有一端压置于对应所述矩形插块(7)上的第一锁紧螺钉(9),两个矩形插块(7)的一端均固定有激光笔(8),两个激光笔(8)的发射端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杆(2)上滑动套装有滑套(11),且滑套(11)上固定有与两个激光笔(8)电连接的开关(12),所述滑套(11)上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螺钉,第二锁紧螺钉的一端压置于支撑杆(2)上,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固定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经皮穿刺用双极激光定位导航仪,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杆(2),且支撑杆(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可拆卸的卡套(3),所述卡套(3)上固定有第一变形管(4),且第一变形管(4)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变形管(5),所述第二变形管(5)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头(6),连接头(6)上设置有插槽,两个插槽内均插接有矩形插块(7),所述连接头(6)的端部螺纹连接有一端压置于对应所述矩形插块(7)上的第一锁紧螺钉(9),两个矩形插块(7)的一端均固定有激光笔(8),两个激光笔(8)的发射端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杆(2)上滑动套装有滑套(11),且滑套(11)上固定有与两个激光笔(8)电连接的开关(12),所述滑套(11)上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螺钉,第二锁紧螺钉的一端压置于支撑杆(2)上,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固定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穿刺用双极激光定位导航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与底座(1)底部的安装槽,安装槽内滑动配合有活塞板(13),活塞板(13)的顶部固定有上端活动穿出安装槽的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的上端之间固定有滑环(15),且滑环(15)滑动套装于支撑杆(2)上,滑环(15)上螺纹连接有一端压置于支撑杆(2)上的第三锁紧螺钉(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纯杰
申请(专利权)人:溧阳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