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肢体康复协助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655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08
本技术公开一种肢体康复协助机构,其是由下肢训练装置、上肢训练装置和底座构成;下肢训练装置采用曲柄滑块结构,包括曲柄、第二连杆、滑块、导轨以及脚踏;上肢训练装置采用II级杆组结构,包括第一连杆、摇杆以及手柄;曲柄的一端铰接于底座上,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首端铰接,第二连杆的末端铰接于滑块上,滑块在导轨上滑动;脚踏安装在第二支撑杆上,第二支撑杆连接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连接在第二连杆上。第易连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中部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摇杆的下端铰接,摇杆的中部铰接于底座上,摇杆的上端安装有手柄。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刚度较好,也能够满足老年人对幅度可调的上下肢协同康复训练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肢体康复协助机构,属于康复医疗和运动健身器材领域。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由各种疾病所引起的肢体运动性障碍病人显著增加。临床医学证明正确且科学的康复训练对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提高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传统的康复运动训练方法,治疗师的劳动强度大,患者训练强度、持续性难以保证。

2、研究表明,通过锻炼老年人肢体运动有助于老年人脑运动皮层的重新激活和运动感觉网络的功能重建,目前很多老年人因长期卧床会导致肌肉无力、肌肉萎缩,因此,老年人通常需要进行简单的活动,以进行及时、连续的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十分必要,不但可以增加老年人的运动量,而且有助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目前,医院中针对老年人肢体康复训练的装置,以医学理论为依据,帮助老年人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训练装置通常体积大,结构复杂。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肢体康复协助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肢体康复协助机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肢体康复协同运动机构,其结构简单紧凑,刚度较好,能够满足幅度可调的上下肢协同康复训练的需求。

3、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4、一种肢体康复协助机构所述康复机构由下肢训练装置、上肢训练装置和底座构成;所述下肢训练装置采用曲柄滑块结构,包括曲柄、第二连杆、滑块、导轨以及脚踏;所述上肢训练装置采用ii级杆组结构,包括第一连杆、摇杆以及手柄;所述曲柄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底座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首端铰接,第二连杆的末端铰接于所述滑块上,滑块在所述导轨上滑动;所述脚踏安装在第二支撑杆上,所述第一支撑杆连接在第二支撑杆上。

5、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中部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摇杆的下端铰接,摇杆的中部铰接于所述底座上,摇杆的上端安装有手柄。

6、优选的,所述曲柄与第二连杆的铰接点位置可调,具体是在曲柄或第二连杆的杆体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连接孔,曲柄与第二连杆之间通过插入在连接孔中的销轴铰接。

7、优选的,所述脚踏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相对位置可调,具体是: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形成v字形连接,脚踏在第二支撑杆上的相对位置随调。

8、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之间构成伸缩式连接,并能通过定位螺栓锁紧。

9、优选的,所述导轨为长条形结构,导轨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底座的下部,导轨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纵向设置的导轨滑槽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底座和椅背间设有调节杆,用于调节椅背的位置。

11、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2、1.本技术应用范围广,可以实现上下肢的协同康复训练;

13、2.该机构的训练幅度可调,可以根据老年人、康复者的不同身高和不同的康复期来调整曲柄与第二连杆的连接点、第二支撑杆的伸长度、以及导轨的倾角来选择相应的康复训练幅度,以满足个性化的康复需求;通过以上的调整,可以改变脚踏的运动轨迹、手柄的运动轨迹,以各种类椭圆的轨迹运行,以适应不同康复时期、不同身高的老年人的训练需求。

14、3.本技术训练模式多样,使用过程中将曲柄以180°或0°的相位角布置于底座的左右两侧,以实现同步或者异步训练。

15、4.椅背上设有脊椎按摩仪,脊椎按摩仪可以直接按摩颈部及肩部肌肉,使肌肉充分松弛,缓解肌肉紧张以及疼痛症状,能够帮助老年人颈椎不好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肢体康复协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椅背(2),所述底座(1)的上端安装椅背(2),所述椅背(2)椅面设置有颈椎按摩仪(4),所述底座(1)内部设有摇杆(6),所述摇杆(6)下端连接曲柄(8),所述曲柄(8)上设有连接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康复协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和摇杆(6)的中部铰接,所述摇杆(6)与曲柄(8)铰接于连接孔(7)中端;所述曲柄的(8)下端铰接于所述底座(1)上,上端与所述第二连杆(10)的首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10)的中部与第一连杆(9)的一端铰接,上端与第一支撑杆(11)铰接,下端与滑块(14)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康复协助机构,其特征在于:底座(1)和椅背(2)间设有调节杆(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康复协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与第二连杆(10)构成V字形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1)与第二支撑杆(12)之间构成伸缩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康复协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5)为长条形结构,导轨(15)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底座(1)的下部,导轨(15)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纵向设置的导轨滑槽(1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康复协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6)的上端安装有手柄(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肢体康复协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椅背(2),所述底座(1)的上端安装椅背(2),所述椅背(2)椅面设置有颈椎按摩仪(4),所述底座(1)内部设有摇杆(6),所述摇杆(6)下端连接曲柄(8),所述曲柄(8)上设有连接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康复协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和摇杆(6)的中部铰接,所述摇杆(6)与曲柄(8)铰接于连接孔(7)中端;所述曲柄的(8)下端铰接于所述底座(1)上,上端与所述第二连杆(10)的首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10)的中部与第一连杆(9)的一端铰接,上端与第一支撑杆(11)铰接,下端与滑块(14)铰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婷
申请(专利权)人:溧阳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