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针引导的一次性中心静脉穿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55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套管针引导的一次性中心静脉穿刺针,包括穿刺针芯、Y型套管、肝素帽、所述穿刺针与Y型套管内壁贴合,所述穿刺针芯底端设有可使血液回流的透明管腔,所述回流的透明管腔底端连通可拆卸肝素帽或一次性注射器,所述Y型套管底座侧方设有导丝通道,所述导丝通道连接引导导丝助推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套管针引导的一次性中心静脉穿刺针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安全性高,通过Y型套管的结构配合,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高,避免因病人体动和操作者固定不当,而出现导丝置入失败,降低了操作者的技术难度,同时,减少钢针末端锋利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和导丝直接穿破血管的情况发生,减轻了病人的损伤和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套管针引导的一次性中心静脉穿刺针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套管针引导的一次性中心静脉穿刺针。
技术介绍
中心静脉穿刺,是医学术语,适用于需长期输液而外周静脉因硬化、塌陷致穿刺困难者;需行肠道外全静脉营养者;危重病人及采血困难病人急症处理;中心静脉压测定等。目前,临床普及使用的一次性静脉穿刺包在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时,先由连接注射器的钢针进行穿刺,当钢针穿刺到血管并回抽注射器可见暗红色血液时,固定钢针,将引导导丝从注射器一段沿着钢针内孔推送至深静脉血管内,送至一定距离后拔出钢针并将导丝留在血管内,充当深静脉导管插入血管的引导作用,再用扩皮器阔皮后置入静脉导管最后拔出导丝。但是,传统的钢针穿刺针有很多缺点,第一,钢针穿刺到血管后会出现针端紧贴血管壁的情况,从而出现注射器回抽有血而导丝置入血管阻力过大,甚至导丝直接穿破血管;第二,当钢针穿刺到血管并从钢针注射器端置入导丝这段操作期间,操作者必须固定血管和钢针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实际临床应用中常常出现病人体动和操作者固定不当而出现导丝置入失败;第三,中心静脉穿刺时有穿到动脉的风险,一旦穿破动脉,由于传统钢针的直径大就会造成更大的损伤;第四,当病人静脉充盈不良或者小儿血管内径小,血管细,粗大的钢针更难固定稳妥从而导致穿刺失败;第五,钢针管口径大且前端极为锋利,操作时调整穿刺针的角度时存在针尖对血管壁划伤的情况,增加血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套管针引导的一次性中心静脉穿刺针,解决了因传统的钢针穿刺针不易固定而致引导导丝置入困难、操作复杂的问题,避免了传统钢针穿刺针口径大且前端锋利,易损伤血管内皮、一旦刺伤动脉,造成更大的损伤的风险。(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套管针引导的一次性中心静脉穿刺针,包括穿刺针芯、Y型套管、肝素帽、所述穿刺针芯与Y型套管的套管内部贴合,所述穿刺针芯底端设有血液回流的透明管腔,所述透明管腔底端连通可拆卸肝素帽,也可以与一次性注射器连通,所述Y型套管底座侧方设有导丝通道。优选的,所述导丝通道内设有第一生物薄膜,所述套管底座内设有第二生物薄膜。优选的,所述穿刺针芯内部设有空腔,尾端扩大透明,针芯前端与套管内壁贴合,长度大于套管,内径小于套管。优选的,所述Y型套管前端制作材料为特种软质材料,所述套管顶部为笔尖式,顶端设有开口。(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套管针引导的一次性中心静脉穿刺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套管针引导的一次性中心静脉穿刺针,穿刺针芯外设有Y型套管且与套管内壁贴合,套管前端为特种软质材料制成,贴合血管形状,套管肝素化处理防止血栓,套管针尖为笔尖式,柔软且内壁光滑不容易损伤血管,穿刺针芯底端设有回血的透明管腔,透明管腔底端与可拆卸肝素帽连通达到封闭管腔的作用,卸掉肝素帽的管腔底端可以与普通注射器连通。当套管穿刺针刺破血管壁时透明管腔可见静脉血回流,此时将整个穿刺针继续向前推送适当距离后固定针芯将Y型套管的套管部分推送至血管内,拔出针芯,将导丝助推器连接至Y型套管底座侧面的导丝通道,将引导导丝顺着通道送至血管内,引导导丝送达血管一定距离后将Y型套管拔出,完成中心静脉穿刺的导丝置入部分,后面的置入导管操作同常规中心静脉穿刺术。导丝的成功置入是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的关键,套管针引导的穿刺针大大提高了操作安全性,且过程简单,穿刺成功率高,降低了操作者的技术难度,减轻了病人的损伤和钢针穿刺相关风险。(2)、该套管针引导的一次性中心静脉穿刺针,穿刺针芯内部设有空腔,尾端扩大透明作为回血腔,针芯前端与套管内壁贴合,长度大于套管,内径小于套管。穿刺针针芯做特殊处理,以便超声下清晰显影,方便超声引导下的精准穿刺,提高穿刺成功率,给操作者带来便利,给患者提供舒适感。(3)、该套管针引导的一次性中心静脉穿刺针,通过Y型套管底座侧方设有的导丝通道连接导丝助推器,导丝通道内设第一生物薄膜,套管底端设有第二生物薄膜,可以允许导丝及穿刺针芯自由通过,而保证空气不会进入血管,也不会有血液从道通流出,拔出针芯后血液亦不能从套管底端流出,防止患者血液流出污染操作术野,也避免患者感染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套管穿刺针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穿刺针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Y型套管结构示意图;图中,1-穿刺针芯、2-套管、3-肝素帽、4-回血透明管腔、5-底座、6-导丝通路、7-第一生物薄膜、71-第二生物薄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套管针引导的一次性中心静脉穿刺针,包括穿刺针芯1、Y型套管2、肝素帽3,所述穿刺针芯1前端与Y型套管2的套管部分内壁贴合,所述穿刺针芯1底端设有扩大的回血透明管腔4,所述回血透明管腔4底端连通肝素帽3或一次性注射器,所述Y型套管2由套管及下方底座5构成,座5侧方设有导丝通道6;穿刺针芯1末端有一回血的透明管腔4,当穿刺针芯1刚刺破血管壁时,透明管腔4可见静脉血回流,此时将整体套管针继续向前推送适当距离后固定,并将Y型套管2套管部分推送至血管内,拔出穿刺针芯,Y型套管底座5侧方的导丝通道6与导丝助推器连接,并将导丝顺着套管导丝通路6送至血管内,送达一定距离后将Y型套管2拔出。所述导丝通道6内处设有第一生物薄膜7,所述套管2底座5内设有第二生物薄膜71,允许导丝自由通过导丝通道7,允许穿刺针芯自由通过Y型套管针。穿刺针刺入血管且在套管推送血管后后,空气都不会从导丝通道6进入血管,也不会有血液从通道流出,拔出针芯后血液亦不能从套管底端流出。所述穿刺针芯1内部设有空腔,与Y型套管2前端内壁贴合,穿刺针芯口径小,减轻穿刺痛感,减少穿刺损伤,提高刺穿效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所述Y型套管2前端套管部分制作材料为特种软质材料,其顶部设有开口;套管2前端套段部分为特种软质材料制成,柔软且内壁光滑不容易损伤血管,贴合血管形状,尖端呈笔尖式,利于导丝送入,大大提高导丝一次送入成功率,减少穿刺并发症;Y型套管2套管部分肝素化处理以防止血栓。工作原理:检查各项零件是否完整无故障,通过解剖部位或直视下判断出静脉位置及走形,将穿刺针芯1刺破血管壁并将套管2送入静脉血管中,这个操作有两种方法完成:一种是穿刺针芯1尾端的透明管腔4连接肝素帽3,当穿刺针芯1以一定角度缓慢刺进皮肤并刺破静脉血管壁时,透明管腔4可见持续的静脉血回流,此时微微调整穿刺针芯1角度再向血管走行方向推进适当距离,使得Y型套管前端部分也进入血管内,固定针芯将Y型套管2的套管部全部推送至血管内;第二种方法是卸掉肝素帽,穿刺针芯1尾端的透明管腔4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套管针引导的一次性中心静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针芯(1)、Y型套管(2)、肝素帽(3),所述穿刺针芯(1)与Y型套管(2)的套管部分的内壁贴合,所述穿刺针(1)底端设有血液回流的透明管腔(4),所述透明管腔(4)底端连通可拆卸肝素帽(3)或一次性注射器,所述Y型套管(2)底座(5)侧方设有导丝通道(6),所述导丝通道连接导丝助推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套管针引导的一次性中心静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针芯(1)、Y型套管(2)、肝素帽(3),所述穿刺针芯(1)与Y型套管(2)的套管部分的内壁贴合,所述穿刺针(1)底端设有血液回流的透明管腔(4),所述透明管腔(4)底端连通可拆卸肝素帽(3)或一次性注射器,所述Y型套管(2)底座(5)侧方设有导丝通道(6),所述导丝通道连接导丝助推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针引导的一次性中心静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导丝通路(6)内处设有第一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萍焦宏伟王晓鹏裴若萌杨文曲贺建东雷亚娟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