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排泄物发酵生产蚯蚓饲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84613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肉牛排泄物发酵生产蚯蚓饲料的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第一发酵物料制备:取肉牛牛粪、菜籽饼和芝麻饼,并充分混合均匀,制成第一发酵物料;(2)混合物料制备:取EM菌剂、红糖水、麦麸、松针、辣寥叶、柳叶和桃叶,并充分混合均匀;(3)接种蚯蚓:混合物料的表面铺盖一层稻草,向混合物料中接种蚯蚓苗;(4)第二发酵物料制备:取肉牛牛粪、玉米秸秆和残次蔬菜,并充分混合均匀制成第二物料,向第二物料中加入第二菌液进行厌氧发酵;(5)蚯蚓移堆,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是:针对蚯蚓不同生长时期施加不同的饲料,不仅确保了蚯蚓的生长速度,提高了蚯蚓的产量,而且确保了整个饲喂过程中蚯蚓对肉牛牛粪的分解效率和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肉牛排泄物发酵生产蚯蚓饲料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蚯蚓养殖方法的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利用肉牛排泄物养殖蚯蚓的方法的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对牛肉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肉牛的养殖逐渐呈现出规模化、集中化,而牛场粪便集中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蚯蚓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是一种杂食性的环节动物。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蚯蚓能够显著促进枯枝落叶等有机物质的分解和矿化这一复杂过程,是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生物。蚯蚓在其新陈代谢过程中能吞食大量有机物质,并将其与土壤混合,通过砂囊的机械研磨作用和肠道内的生物化学作用进行分解转化,并以蚯蚓粪的形式排出。采用肉牛牛粪饲喂蚯蚓,并将饲喂得到的蚯蚓作为家禽家畜的饲料,同时将经蚯蚓消化分解后的牛粪作为肥料施加至农田,已逐渐成为目前最为环保高效的牛粪污染问题的解决方案。然而在传统的牛粪饲喂蚯蚓方法中,蚯蚓的生长速度较慢,蚯蚓的产量较低,并且对牛粪的分解效率和利用率不是十分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可加快蚯蚓生长速度,提高蚯蚓饲喂产量,同时提高对肉牛牛粪的分解效率和利用率的肉牛排泄物发酵生产蚯蚓饲料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肉牛排泄物发酵生产蚯蚓饲料的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第一发酵物料制备:按重量份配比取肉牛牛粪180~240份、菜籽饼60~65份和芝麻饼72~76份,并充分混合均匀,制成第一物料,按重量份配比向第一物料内加入第一菌液12~16份,对第一物料进行好氧发酵,在发酵过程中将第一物料的水分含量控制为40~45%,将发酵温度控制为31~36℃,发酵3~5天结束,所述第一菌液的菌种成分及含量如下:活菌含量为5×108~7×108CFU/g的枯草芽孢杆菌和活菌含量为3×108~6×108CFU/g的粪肠球菌,接着,将好氧发酵后的第一物料进行密封,进行厌氧发酵,厌氧发酵过程中将第一物料的水分含量控制为53~56%,将发酵温度控制为33~35℃,发酵4~6天结束,制成第一发酵物料;(2)混合物料制备:按重量份配比取EM菌剂2~3份、质量浓度为10%的红糖水80~150份、麦麸65~73份、松针15~23份、辣寥叶16~20份、柳叶21~28份和桃叶24~32份,并充分混合均匀,然后在密封无氧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将发酵温度控制为32~34℃,发酵3~5天制成麦麸EM制剂,将麦麸EM制剂与第一发酵物料充分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物料;(3)接种蚯蚓:在第一堆沤池的底部铺垫一层稻草,将混合物料置于第一堆沤池内,将混合物料的堆高控制为0.3~0.5米,在混合物料的表面铺盖一层稻草,向混合物料中接种蚯蚓苗,接种密度为每克混合物料中放置18~22条蚯蚓,接种完后,将混合物料的水分含量控制为52~55%;(4)第二发酵物料制备:按重量份配比取肉牛牛粪560~620份、玉米秸秆130~140份和残次蔬菜60~80份,并充分混合均匀制成第二物料,向第二物料中加入第二菌液进行厌氧发酵,在发酵过程中将第二物料的水分含量控制为52~55%,将发酵温度控制为33~36℃,发酵2~4天,接着,按重量份配比取啤酒糟14~19份、蔗渣9~13份和豆粕26~29份,并加入第二物料中充分混合均匀制成第三物料,然后对第三物料进行厌氧发酵,在发酵过程中将第三物料的水分含量控制为52~54%,将发酵温度控制为33~35℃,发酵4~7天,制成第二发酵物料,所述第二菌液的菌种成分及含量如下:活菌含量为6×108~9×108CFU/g的侧孢芽孢杆菌、活菌含量为5×108~8×108CFU/g的地衣芽孢杆菌、活菌含量为7×108~9×108CFU/g的植物乳杆菌和活菌含量为2×108~5×108CFU/g的酿酒酵母菌;(5)蚯蚓移堆:在第二堆沤池的底部铺垫一层稻草,将第二发酵物料置于第二堆沤池内,将第二发酵物料的堆高控制为0.6~0.8米,在第二发酵物料的表面铺盖一层稻草,当混合物料内的蚯蚓长至体长为1.5~2厘米时,将混合物料内的蚯蚓取出放入第二发酵物料内进行生长,在生长过程中,将第二发酵物料的水分含量控制为49~52%,当第二发酵物料内的蚯蚓长至体长为5~7厘米时,将蚯蚓取出得到所需的蚯蚓饲料。所述蚯蚓的品种为赤子爱胜蚓。所述残次蔬菜为白菜、菠菜、空心菜、生菜、芹菜、莴笋中的一种或任意配比的多种。所述EM菌剂采用由洛阳欧科拜克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通用EM菌液。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针对蚯蚓不同生长时期施加不同的饲料,在蚯蚓幼时对蚯蚓苗饲喂更易吸收且营养成分更加丰富的混合物料,从而确保蚯蚓的正常生长,降低死亡率,待蚯蚓长至一定长度后,再对蚯蚓饲喂肉牛牛粪含量较多的第二发酵物料,从而不仅确保了蚯蚓的生长速度,提高了蚯蚓的产量,而且确保了整个饲喂过程中蚯蚓对肉牛牛粪的分解效率和利用率。2、在第一发酵物料的制备过程中,先对第一物料进行好氧发酵,发酵繁殖有益菌和产生一定的高温过程,对第一物料进行相对彻底的消毒处理和排斥有害细菌,接着进行厌氧发酵以获得大量的营养物质,利于蚯蚓的快速生长,通过向第一发酵物料中加入麦麸EM制剂,可加快肉牛牛粪中有机物的分解,利于蚯蚓的消化吸收,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从而提高蚯蚓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进而提高蚯蚓的产量。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肉牛排泄物发酵生产蚯蚓饲料的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第一发酵物料制备:按重量配比取肉牛牛粪180千克、菜籽饼60千克和芝麻饼72千克,并充分混合均匀,制成第一物料,按重量配比向第一物料内加入第一菌液12千克,对第一物料进行好氧发酵,在发酵过程中将第一物料的水分含量控制为40%,将发酵温度控制为31℃,发酵3天结束,所述第一菌液的菌种成分及含量如下:活菌含量为5×108CFU/g的枯草芽孢杆菌和活菌含量为3×108CFU/g的粪肠球菌,接着,将好氧发酵后的第一物料进行密封,进行厌氧发酵,厌氧发酵过程中将第一物料的水分含量控制为53%,将发酵温度控制为33℃,发酵4天结束,制成第一发酵物料;(2)混合物料制备:按重量配比取EM菌剂2千克、质量浓度为10%的红糖水80千克、麦麸65千克、松针15千克、辣寥叶16千克、柳叶21千克和桃叶24千克,并充分混合均匀,然后在密封无氧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将发酵温度控制为32℃,发酵3天制成麦麸EM制剂,将麦麸EM制剂与第一发酵物料充分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物料,所述EM菌剂采用由洛阳欧科拜克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通用EM菌液;(3)接种蚯蚓:在第一堆沤池的底部铺垫一层稻草,将混合物料置于第一堆沤池内,将混合物料的堆高控制为0.3米,在混合物料的表面铺盖一层稻草,向混合物料中接种蚯蚓苗,接种密度为每克混合物料中放置18条蚯蚓,接种完后,将混合物料的水分含量控制为52%,所述蚯蚓的品种为赤子爱胜蚓;(4)第二发酵物料制备:按重量配比取肉牛牛粪560千克、玉米秸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肉牛排泄物发酵生产蚯蚓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n(1)第一发酵物料制备:按重量份配比取肉牛牛粪180~240份、菜籽饼60~65份和芝麻饼72~76份,并充分混合均匀,制成第一物料,按重量份配比向第一物料内加入第一菌液12~16份,对第一物料进行好氧发酵,在发酵过程中将第一物料的水分含量控制为40~45%,将发酵温度控制为31~36℃,发酵3~5天结束,所述第一菌液的菌种成分及含量如下:活菌含量为5×10

【技术特征摘要】
1.肉牛排泄物发酵生产蚯蚓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1)第一发酵物料制备:按重量份配比取肉牛牛粪180~240份、菜籽饼60~65份和芝麻饼72~76份,并充分混合均匀,制成第一物料,按重量份配比向第一物料内加入第一菌液12~16份,对第一物料进行好氧发酵,在发酵过程中将第一物料的水分含量控制为40~45%,将发酵温度控制为31~36℃,发酵3~5天结束,所述第一菌液的菌种成分及含量如下:活菌含量为5×108~7×108CFU/g的枯草芽孢杆菌和活菌含量为3×108~6×108CFU/g的粪肠球菌,接着,将好氧发酵后的第一物料进行密封,进行厌氧发酵,厌氧发酵过程中将第一物料的水分含量控制为53~56%,将发酵温度控制为33~35℃,发酵4~6天结束,制成第一发酵物料;
(2)混合物料制备:按重量份配比取EM菌剂2~3份、质量浓度为10%的红糖水80~150份、麦麸65~73份、松针15~23份、辣寥叶16~20份、柳叶21~28份和桃叶24~32份,并充分混合均匀,然后在密封无氧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将发酵温度控制为32~34℃,发酵3~5天制成麦麸EM制剂,将麦麸EM制剂与第一发酵物料充分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物料;
(3)接种蚯蚓:在第一堆沤池的底部铺垫一层稻草,将混合物料置于第一堆沤池内,将混合物料的堆高控制为0.3~0.5米,在混合物料的表面铺盖一层稻草,向混合物料中接种蚯蚓苗,接种密度为每克混合物料中放置18~22条蚯蚓,接种完后,将混合物料的水分含量控制为52~55%;
(4)第二发酵物料制备:按重量份配比取肉牛牛粪560~620份、玉米秸秆130~140份和残次蔬菜60~80份,并充分混合均匀制成第二物料,向第二物料中加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钟祥市绿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