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存取的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箱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810525430.3的原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是2018年05月28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一种便于存取的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储能电池箱
,具体为一种便于存取的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箱。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和其他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的蓄电池箱一般是直接安装在车体内部,把蓄电池直接放置在蓄电池箱内,而现有的蓄电池箱一般不具备减震功能,对蓄电池缺少保护措施,当汽车行驶在崎岖的山路时,由于汽车的颠簸很可能导致蓄电池箱和蓄蓄电池之间产生碰撞,导致蓄电池损坏,影响正常的驾驶,而且现有新能源汽车蓄电池从电池箱内拿出来时需要人们借助扳手松动螺钉,其过程耗费了人们大量的时间,且不方便人们取出蓄电池,使得浪费了人们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存取的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箱,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与箱体(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3)的右侧面与驱动装置(2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25)与从动齿轮(26)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26)的左侧面与第三转轴(28)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28)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三轴承(27),所述第三轴承(27)卡接在箱体(3)的右侧面,所述第三转轴(28)的左端与第二螺纹柱(33)的右端固定连接;/n所述第二螺纹柱(33)的左端与第四转轴(37)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转轴(37)的外表面套接有第四轴承(38),所述第四轴承(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存取的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箱,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与箱体(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3)的右侧面与驱动装置(2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25)与从动齿轮(26)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26)的左侧面与第三转轴(28)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28)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三轴承(27),所述第三轴承(27)卡接在箱体(3)的右侧面,所述第三转轴(28)的左端与第二螺纹柱(33)的右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螺纹柱(33)的左端与第四转轴(37)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转轴(37)的外表面套接有第四轴承(38),所述第四轴承(38)卡接在箱体(3)内壁的左侧面,所述第二螺纹柱(3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帽(36),所述第二螺纹帽(36)的上表面与固定块(3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35)的上表面与第一滑套(3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套(34)的内表面套接有第一滑杆(32),所述第一滑杆(3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箱体(3)内壁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套(3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推块(5);
所述推块(5)的正面通过第一销轴(4)与连接杆(53)的背面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53)的背面通过第二销轴(31)与挡块(30)的正面活动连接,所述挡块(30)的上表面与支撑板(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6)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2),所述连接块(2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23),所述第一滑块(23)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24)内,所述第一滑槽(24)开设在箱体(3)内壁的右侧面;
所述支撑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滑杆(51),所述第三滑杆(51)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三滑套(52),所述第三滑套(52)卡接在支撑块(49)的上表面,所述第三滑杆(51)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48),所述第二弹簧(48)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支撑块(49)的下表面和支撑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滑杆(51)位于凹槽(50)内,所述凹槽(50)开设在底座(21)的下表面,所述支撑块(49)的上表面与底座(21)的下表面搭接;
所述底座(21)的上表面与电池本体(2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池本体(20)位于两个压板(43)的之间,所述压板(43)的左侧面与第二滑杆(45)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45)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滑套(44),所述第二滑套(44)卡接在压块(42)的右侧面,...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