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包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119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27
本公开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包和车辆,该动力电池包包括电池托盘和电池模组(2),所述电池托盘包括托盘本体(1),所述托盘本体(1)包括底板(11)和形成在所述底板(11)上的限位框(12),所述限位框(12)与所述底板(11)共同限定出四周封闭且至少一端开放的容纳腔(13),所述电池模组(2)容纳在所述容纳腔(13)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容纳腔的四周封闭,电池模组的四周可以被限位框限位,因此电池模组中的单体电池无需通过现有技术中的模组结构件进行固定,从而使得电池模组的结构得到简化,电池托盘的整体结构更加便于电池模组的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本公开涉及动力电池
,具体地,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包和使用该动力电池包的车辆。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电池模组通常由多个单体电池组装而成,多个单体电池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固定多个单体电池的侧板和端板。动力电池包通常包括电池托盘和电池模组,电池托盘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四周的侧板,底板和侧板共同围成用于容纳电池模组的容纳空间,电池模组安装在该容纳空间内,并与电池托盘内的模组安装梁固定。也就是说,在现有技术中单体电池需先通过模组结构件(侧板、端板)组成电池模组,然后再固定在电池托盘内,并且,由于电池托盘是通过底板和侧板焊接而成的,电池托盘内还需焊接用于安装电池模组的模组安装梁等结构,导致电池托盘和动力电池包的整体结构都较为复杂、集成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和使用该动力电池包的车辆,该动力电池包的结构简单、集成度高,能便于电池模组的安装、简化电池模组的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包括电池托盘和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托盘包括托盘本体,该托盘本体包括底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托盘和电池模组(2),所述电池托盘包括托盘本体(1),该托盘本体(1)包括底板(11)和形成在所述底板(11)上的限位框(12),所述限位框(12)与所述底板(11)共同限定出四周封闭且至少一端开放的容纳腔(13),电池模组(2)容纳在所述容纳腔(13)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托盘和电池模组(2),所述电池托盘包括托盘本体(1),该托盘本体(1)包括底板(11)和形成在所述底板(11)上的限位框(12),所述限位框(12)与所述底板(11)共同限定出四周封闭且至少一端开放的容纳腔(13),电池模组(2)容纳在所述容纳腔(1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包还包括盖板(4),所述盖板(4)与所述底板(11)连接,并共同构成用于容纳所述限位框(12)的容纳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4)包括顶盖(41)、围板(42)以及隔热板(5),所述围板(42)形成在所述顶盖(41)的四周,所述围板(42)与所述底板(11)连接,所述顶盖(41)上形成有用于暴露所述限位框(12)的开口(43),所述隔热板(5)设置于所述开口(43)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托盘包括隔板(14),所述容纳腔(13)为两端开放的空腔结构,所述隔板(14)安装在所述容纳腔(13)内,以将所述容纳腔(13)分隔成一端开放且另一端封闭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框(12)内设有导向滑槽(124),所述隔板(14)对应所述导向滑槽(124)设有导向滑块(142),所述导向滑块(142)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导向滑槽(12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框(12)包括与所述底板(11)相对设置的顶板(121)、和形成在所述顶板(121)与所述底板(11)之间的多个相对设置的侧板,所述多个侧板与所述顶板(121)和底板(11)共同限定出多个所述容纳腔(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包还包括盖板(4),所述盖板(4)包括顶盖(41)、围板(42)以及隔热板(5),所述围板(42)形成在所述顶盖(41)的四周,所述围板(42)与所述底板(11)连接,所述顶盖(41)对应所述限位框(12)的位置形成有开口(43),所述顶盖(41)与所述顶板(121)贴合,所述隔热板(5)设置于所述开口(43)内并与所述顶板(121)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包括第一侧板(122)和第二侧板(123),所述第一侧板(122)沿所述顶板(1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侧板(123)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侧板(122)之间,所述隔板(14)上设置有弹性卡块(141),所述第一侧板(122)上设置有卡槽(1221),所述弹性卡块(141)与所述卡槽(1221)卡接。


9.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燕飞张中林宋如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