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DMOS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本申请涉及半导体器件制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LDMOS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横向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laterally-diffusedmetal-oxidesemiconductor,LDMOS)器件可以满足耐高压、实现功率控制等方面的要求,常用于射频功率电路中。如图1所示,LDMOS器件包括:衬底10、位于衬底10上的且相互接触的阱区11与漂移区12、位于阱区11中的源区13、位于漂移区12中的漏区14以及位于阱区11上的栅极结构15。以N型LDMOS器件为例,衬底10与阱区11为P型掺杂,漂移区12、源区13以及漏区14均为N型掺杂。在LDMOS器件中,阱区11与漂移区12形成横向的耗尽层(横向PN结),漂移区12与衬底10形成纵向的耗尽层(纵向PN结),从而在漂移区12中形成了大面积的耗尽区,使得LDMOS器件具有较高的击穿电压BV。为了提升功率LDMOS器件的电学特性,通常需要进一步提高击穿电压BV,并降低比导通电阻。对于大功率的LDMOS器件而言,还需要具有很高的自防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DMOS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在衬底上方形成外延层;/n在所述外延层中形成漂移区与阱区;/n在所述外延层上方形成具有第一开口的第一掩模,部分所述漂移区被所述第一开口暴露,/n经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漂移区中形成至少一个反型区;/n经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漂移区中形成所述漏区,所述漏区与每个所述反型区分隔;以及/n在所述阱区中形成所述源区,/n其中,所述衬底、所述阱区以及所述反型区为第一掺杂类型,所述漂移区、所述外延层、所述源区以及所述漏区为第二掺杂类型,所述第一掺杂类型与所述第二掺杂类型相反。/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LDMOS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衬底上方形成外延层;
在所述外延层中形成漂移区与阱区;
在所述外延层上方形成具有第一开口的第一掩模,部分所述漂移区被所述第一开口暴露,
经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漂移区中形成至少一个反型区;
经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漂移区中形成所述漏区,所述漏区与每个所述反型区分隔;以及
在所述阱区中形成所述源区,
其中,所述衬底、所述阱区以及所述反型区为第一掺杂类型,所述漂移区、所述外延层、所述源区以及所述漏区为第二掺杂类型,所述第一掺杂类型与所述第二掺杂类型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经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漂移区中形成至少一个反型区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掩模,经所述第一开口对所述漂移区进行至少一次离子注入,以在所述漂移区内形成所述至少一个反型区,每个所述反型区位于所述阱区与所述漏区之间和/或所述漏区与所述衬底之间,
所述至少一个反型区在形成所述漏区之前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所述离子注入的注入角度与所述外延层表面呈锐角或钝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离子注入的次数为多次的情况下,形成的多个所述反型区位于所述漏区下方并呈环状围绕所述漏区;
和/或形成的至少两个所述反型区位于所述漏区的不同侧。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掩模还位于所述阱区上方的第二开口,部分所述阱区被所述第二开口暴露,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形成至少一个掺杂区,每个所述掺杂区为第一掺杂类型,
其中,所述源区与每个所述掺杂区经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阱区中形成,每个所述掺杂区分别与所述源区分隔。
技术研发人员:葛薇薇,
申请(专利权)人:杰华特微电子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