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轨道车辆车体防撞柱的准静态压缩试验的加载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车辆准静态压缩试验
,特别涉及用于轨道车辆车体防撞柱的准静态压缩试验的加载装置。
技术介绍
根据轨道车辆车体结构设计及制造标准的要求,需要对车体端墙防撞柱进行准静态压缩试验。防撞柱准静态压缩试验具有施加载荷大且防撞柱发生塑性变形的特点,属于破坏性试验。准静态压缩试验过程中采集压缩载荷以及变形位移两个关键数据并计算所吸收的能量,通过能量吸收与变形位移评价车体结构。目前,准静态压缩试验通常是以刚性墙为约束端来实现车体的固定,采用通过油缸固定座与地基相连接的加载液压油缸对水平放置的车体施加载荷。在加载液压油缸与车体之间安装测力传感器,以实现载荷的测量。在相应位置对地安装位移传感器,采集位移数据。这样的准静态压缩试验用的测试系统具有以下缺点:(1)建设刚性墙需要夯实的地基,建设成本极高;(2)油缸固定座需要固定在地基上,受地脚螺栓预埋位置的限制,被试车体长度固定,不能调整。另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车体端墙防撞柱进行准静态压缩试验:以铸铁平台为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轨道车辆车体防撞柱的准静态压缩试验的加载装置,其中,所述加载装置包括:/n回力框架,所述回力框架包括2个平行设置的螺纹杆(101)、若干螺纹杆支座(102)、固定端架(110)和加载端架(120),2个所述螺纹杆(101)经由所述螺纹杆支座(102)安装到地面上,所述固定端架(110)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到2个所述螺纹杆(101)上,所述加载端架(120)的左右两侧可拆卸地安装2个所述螺纹杆(101)上;所述固定端架(110)与所述加载端架(120)相对设置,所述固定端架(110)在其面向所述加载端架(120)的一侧具有用于与轨道车辆车体(500)的车钩连接的顶棒(1 ...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轨道车辆车体防撞柱的准静态压缩试验的加载装置,其中,所述加载装置包括:
回力框架,所述回力框架包括2个平行设置的螺纹杆(101)、若干螺纹杆支座(102)、固定端架(110)和加载端架(120),2个所述螺纹杆(101)经由所述螺纹杆支座(102)安装到地面上,所述固定端架(110)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到2个所述螺纹杆(101)上,所述加载端架(120)的左右两侧可拆卸地安装2个所述螺纹杆(101)上;所述固定端架(110)与所述加载端架(120)相对设置,所述固定端架(110)在其面向所述加载端架(120)的一侧具有用于与轨道车辆车体(500)的车钩连接的顶棒(111);
加载组件(200),用于设置在所述固定端架(110)和所述加载端架(120)之间,所述加载组件(200)包括2个固定座(210)、固定垫块(250)、加载横梁(220)、防护梁(230)、至少2个拉杆和加载油缸组件(260);2个所述固定座(210)左右设置并且它们的底部设有用于将它们固定到地面的固定座安装孔,所述固定垫块(250)安装在2个所述固定座(210)上并且用于与所述加载框架(120)接触;所述防护梁(230)与2个所述固定座(210)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垫块(250)的上方,每个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防护梁(230)连接且另一端用于连接到所述螺纹杆(101)以向内拉紧所述固定座(210);每个所述固定座(210)在面向所述固定端架(110)的一侧在高度方向上设置有至少1排第一螺栓孔(211),所述加载横梁(220)经由所述第一螺栓孔(211)固定到2个所述固定座(210)上,所述加载横梁(220)在水平方向上设置有至少1排第二螺栓孔(221);所述加载油缸组件(260)包括加载油缸和第一荷重传感器,所述加载油缸经由所述第二螺栓孔(221)安装到所述加载横梁(220)上,所述第一荷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加载油缸和所述加载横梁(220)之间;
至少2个转向架组件(300),用于移动轨道车辆车体(5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装置,其中,所述螺纹杆(101)由若干螺纹杆件经由连接螺母(103)连接而成;
优选地,所述螺纹杆(101)在所述连接螺母(103)处通过所述螺纹杆支座(102)安装到地面上;
优选地,每个所述螺纹杆(101)包括5~10个所述螺纹杆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载装置,其中,所述拉杆包括长拉杆(241)和短拉杆(242),所述加载组件(200)包括2个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鑫龙,丁学彬,王云峰,薛彬彬,黄金宝,郭强,薛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