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成型品技术

技术编号:2647266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成型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得到含有无卤素阻燃剂并且阻燃性和长期耐热性良好的成型品的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其含有(A)聚酰胺、(B)含磷阻燃剂和(C)苯乙烯共聚物,其中,相对于所述(A)聚酰胺、所述(B)含磷阻燃剂和所述(C)苯乙烯共聚物的合计质量,所述(C)苯乙烯共聚物的含量为0.1质量%以上且7.0质量%以下。聚酰胺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为制造上述聚酰胺组合物的方法,其中,对含有所述(A)聚酰胺、所述(B)含磷阻燃剂和所述(C)苯乙烯共聚物的原料成分进行熔融混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成型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成型品
技术介绍
基于脂肪族聚酰胺的组合物具有卓越的特性性能,因此在非常多的用途中被用于制造成型品。特别是为了保证适当的防火,具有阻燃特性的聚酰胺组合物对于电气和电子产业中的构成要素是必需的。聚酰胺经常通过添加卤素化合物来实施阻燃处理。但是,最近,根据RoHS(限制有害物质指令)和PoHS(消费性产品中禁用特定有害物质)等有害物质规定,制定了各种规定以使得在电气电子部件中不使用含有含卤素化合物的产品。因此,开发了用于聚酰胺的多种无卤素阻燃剂。作为无卤素阻燃剂,例如可以列举磷化合物。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用作为聚酰胺用阻燃剂的次膦酸或二次膦酸的钙盐和铝盐。由含有这些无卤素阻燃剂并且利用相对于组合物的总质量为30质量%的玻璃纤维进行了强化的聚酰胺组合物制造的试样厚度为1.2mm的试验片达到基于UL94的可燃性分级V-0。为了达到UL94的可燃性分级V-0,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以聚酰胺6作为主要成分的玻璃纤维增强聚酰胺组合物中,相对于组合物的总质量,需要远大于20质量%的量的次膦酸铝;在以聚酰胺66作为主要成分的玻璃纤维增强聚酰胺组合物中,需要大于30质量%的次膦酸铝。可见,为了使用次膦酸类阻燃剂达到可燃性分级V-0,必须添加大量的次膦酸类阻燃剂,由此对机械特性产生不良影响,这成为问题。因此,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含有次膦酸盐作为阻燃剂的基于脂肪族聚酰胺和半芳香族聚酰胺的混合物的聚酰胺组合物。报道了通过添加半芳香族聚酰胺,可以减少阻燃剂的使用量,拉伸伸长率改善。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使用次膦酸盐作为阻燃剂并且基于含有芳香族聚酰胺的聚酰胺和聚苯硫醚的混合物的聚酰胺组合物。报道了通过在含有芳香族聚酰胺的聚酰胺中添加阻燃性优异的聚苯硫醚,可以减少阻燃剂的使用量,并且可以减少来自于阻燃剂的释气的排放量。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94726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698789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614959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9-270107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5-179362号公报专利文献6:欧洲专利申请公开第699708号说明书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平08-07372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聚酰胺组合物虽然通过减少阻燃剂的使用量来改善拉伸断裂伸长率,但是在汽车和各种电气部件所要求的长期耐热性等方面还有改良的余地。另外,专利文献4中记载的聚酰胺组合物虽然通过添加聚苯硫醚而减少了阻燃剂的使用量并且减少了释气,但是担心当增加相对于芳香族聚酰胺的脂肪族聚酰胺的比例时难以保持基于UL94的可燃性分级V-0。可见,现有技术中,尚不知道使用无卤素阻燃剂并且兼具阻燃性和长期耐热性的聚酰胺组合物。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得到含有无卤素阻燃剂并且阻燃性和长期耐热性良好的成型品的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包含上述聚酰胺组合物的成型品。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添加苯乙烯共聚物作为阻燃助剂的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即,本专利技术包含以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式所涉及的聚酰胺组合物,其含有:(A)聚酰胺、(B)含磷阻燃剂、和(C)苯乙烯共聚物,其中,相对于所述(A)聚酰胺、所述(B)含磷阻燃剂和所述(C)苯乙烯共聚物的合计质量,所述(C)苯乙烯共聚物的含量为0.1质量%以上且7.0质量%以下。所述(A)聚酰胺可以含有(A1)脂肪族聚酰胺和(A2)半芳香族聚酰胺,所述(A2)半芳香族聚酰胺含有二元胺单元和二元羧酸单元。所述(A2)半芳香族聚酰胺在构成所述(A2)半芳香族聚酰胺的全部二元羧酸单元中可以含有50摩尔%以上的间苯二甲酸单元。所述(A2)半芳香族聚酰胺在构成所述(A2)半芳香族聚酰胺的全部二元羧酸单元中可以含有75摩尔%以上的间苯二甲酸单元。所述(A2)半芳香族聚酰胺在构成所述(A2)半芳香族聚酰胺的全部二元羧酸单元中可以含有100摩尔%的间苯二甲酸单元。所述(C)苯乙烯共聚物可以含有丙烯腈单元和苯乙烯单元。所述(C)苯乙烯共聚物可以含有丙烯腈单元和苯乙烯单元,并且相对于所述(C)苯乙烯共聚物的构成单元的总质量,所述丙烯腈单元的含量可以为30质量%以上。所述(B)含磷阻燃剂可以含有选自由以下述通式(1)表示的次膦酸盐、以下述通式(2)表示的二次膦酸盐以及它们的缩合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次膦酸盐类,(在通式(1)中,R11和R12各自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以上且6以下的烷基或碳原子数6以上且10以下的芳基;Mn11+为n11价的金属离子;M为属于元素周期表第2族或第15族的元素、过渡元素、锌或铝;n11为2或3;在n11为2或3的情况下,存在的多个R11和多个R12各自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通式(2)中,R21和R22各自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以上且6以下的烷基或碳原子数6以上且10以下的芳基;Y21为碳原子数1以上且10以下的亚烷基或碳原子数6以上且10以下的亚芳基;M’xm21+为m21价的金属离子;M’为属于元素周期表第2族或第15族的元素、过渡元素、锌或铝;n21为1以上且3以下的整数;在n21为2或3的情况下,存在的多个R21、多个R22和多个Y21各自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m21为2或3;x为1或2;在x为2的情况下,存在的多个M’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n21、x和m21为满足2×n21=m21×x的关系式的整数)。相对于所述(A)聚酰胺、所述(B)含磷阻燃剂和所述(C)苯乙烯共聚物的合计质量,所述(B)含磷阻燃剂的含量可以为0.1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所述聚酰胺组合物的tanδ峰值温度可以为90℃以上。所述聚酰胺组合物的重均分子量可以为10000以上且50000以下。上述第1方式所涉及的聚酰胺组合物可以还含有至少一种(D)填充材料。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式所涉及的成型品通过将上述第1方式所涉及的聚酰胺组合物成型而得到。本专利技术的第3方式所涉及的聚酰胺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为制造上述第1方式所涉及的聚酰胺组合物的方法,其中,对含有所述(A)聚酰胺、所述(B)含磷阻燃剂和所述(C)苯乙烯共聚物的原料成分进行熔融混炼。本专利技术的第4方式所涉及的方法为在含有聚酰胺和含磷阻燃剂的树脂组合物中添加苯乙烯共聚物作为阻燃助剂的方法。专利技术效果根据上述方式的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能够得到含有无卤素阻燃剂并且阻燃性和长期耐热性良好的成型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以下简称为“本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以下的本实施方式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例示,并不旨在将本专利技术限定于以下的内容。本专利技术可以在其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变形后实施。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其含有:/n(A)聚酰胺、/n(B)含磷阻燃剂、和/n(C)苯乙烯共聚物,其中,/n相对于所述(A)聚酰胺、所述(B)含磷阻燃剂和所述(C)苯乙烯共聚物的合计质量,所述(C)苯乙烯共聚物的含量为0.1质量%以上且7.0质量%以下。/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21 JP 2019-0951421.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其含有:
(A)聚酰胺、
(B)含磷阻燃剂、和
(C)苯乙烯共聚物,其中,
相对于所述(A)聚酰胺、所述(B)含磷阻燃剂和所述(C)苯乙烯共聚物的合计质量,所述(C)苯乙烯共聚物的含量为0.1质量%以上且7.0质量%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中,所述(A)聚酰胺含有(A1)脂肪族聚酰胺和(A2)半芳香族聚酰胺,所述(A2)半芳香族聚酰胺含有二元胺单元和二元羧酸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中,所述(A2)半芳香族聚酰胺在构成所述(A2)半芳香族聚酰胺的全部二元羧酸单元中含有50摩尔%以上的间苯二甲酸单元。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中,所述(A2)半芳香族聚酰胺在构成所述(A2)半芳香族聚酰胺的全部二元羧酸单元中含有75摩尔%以上的间苯二甲酸单元。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中,所述(A2)半芳香族聚酰胺在构成所述(A2)半芳香族聚酰胺的全部二元羧酸单元中含有100摩尔%的间苯二甲酸单元。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中,所述(C)苯乙烯共聚物含有丙烯腈单元和苯乙烯单元。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中,所述(C)苯乙烯共聚物含有丙烯腈单元和苯乙烯单元,并且
相对于所述(C)苯乙烯共聚物的构成单元的总质量,所述丙烯腈单元的含量为30质量%以上。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中,所述(B)含磷阻燃剂含有选自由以下述通式(1)表示的次膦酸盐、以下述通式(2)表示的二次膦酸盐以及它们的缩合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次膦酸盐类,



在通式(1)中,R11和R12各自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以上且6以下的烷基或碳原子数6以上且10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将史永濑康一家田真次
申请(专利权)人:旭化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