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电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驱动与传动
,尤其涉及一种混合电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基于行星排的功率分流混合电驱动装置,利用单个分流行星排将发动机的动力分解成两路,一路动力流驱动第一电机发电给蓄电装置充电或者向第二电机供电,另一路动力流与第二电机的动力汇流后驱动车辆。然而,现有结构的功率分流混合电驱动装置存在着以下不足:1)只有一种功率分流比,难以保证混合动力行驶模式下宽广的车速范围内性能均较优;2)发动机不能直接驱动车辆,特别是在最高车速时,多次能量转换导致综合能效较低;3)纯电动行驶模式下的最高车速由于受到第一电机最高转速的限制而较低,不能满足较高的纯电动行驶模式最高车速要求;4)纯电动行驶模式下只有第二电机减速后驱动车辆,当该模式下的最高车速提高时效率较低。因此,还期待提供一种综合性能更高的功率分流混合电驱动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合电驱动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发动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分流变速机构和输出轴,所述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一齿圈,所述第二行星排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和第二齿圈,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二行星架固接并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二太阳轮固接并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分流变速机构可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齿圈和/或所述第二齿圈与所述输出轴连接,从而将经由所述第一齿圈和/或所述第二齿圈输出的动力与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汇流后输出驱动车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分流变速机构和输出轴,所述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一齿圈,所述第二行星排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和第二齿圈,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二行星架固接并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二太阳轮固接并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分流变速机构可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齿圈和/或所述第二齿圈与所述输出轴连接,从而将经由所述第一齿圈和/或所述第二齿圈输出的动力与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汇流后输出驱动车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流变速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一分离接合元件和第二分离接合元件,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圈固接,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圈固接,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空套在所述输出轴上,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一分离接合元件和第二分离接合元件安设在所述输出轴上并可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三齿轮和/或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输出轴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分离接合元件接合,所述第二分离接合元件分离,所述发动机的动力经所述第一行星排分流后从所述第一齿圈输出到所述输出轴,并与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汇流后驱动所述车辆,实现第一功率分流模式;
所述第一分离接合元件分离,所述第二分离接合元件接合,所述发动机的动力经所述第二行星排分流后从所述第二齿圈输出到所述输出轴,并与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汇流后驱动所述车辆,实现第二功率分流模式。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庆文,华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兴康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