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电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7865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0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合电驱动装置,包括功率分流机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壳体,功率分流机构包括第一行星排和第二行星排;第一行星架通过输入轴与发动机连接,第一太阳轮与第一转子轴固定连接,第一行星架与第二太阳轮固定连接,第一齿圈与第二齿圈固定连接,第二行星架与分流输出齿轮固定连接;输入轴与第一行星架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混合电驱动装置,采用了双行星排功率分流机构,且从发动机到第一电机依次同轴布置输入轴、分流输出齿轮、第二行星排和第一行星排,根据功率分流机构的内部连接和外部连接对相互固定连接的构件只需在两端分别设置轴承,无须采用滚针轴承,从而使得轴承的数量最少,提高了混合电驱动装置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驱动,尤其涉及车辆混合驱动,具体涉及一种混合电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基于行星排的功率分流混合电驱动装置,利用行星排将发动机的动力分解成两路,一路动力流驱动第一电机发电,另一路动力流与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汇流后驱动车辆。

2、然而,其存在着以下不足:轴承数量过多,由于空间受限制,因此采用了多个轴承,特别是滚针轴承和推力轴承以满足苛刻的空间布置要求,如此也带来装配不便且润滑困难;驻车发电时,需借助于电子油泵方可把润滑油导入行星排的太阳轮中向外传递进行润滑。因此,还期待提供一种综合性能更高的功率分流混合电驱动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综合性能更高的混合电驱动装置。

2、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合电驱动装置,包括功率分流机构、发动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壳体,所述第一电机设有第一转子轴,所述第二电机设有第二转子轴;

3、所述功率分流机构包括第一行星排和第二行星排,所述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一齿圈,所述第二行星排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和第二齿圈,所述第一行星架通过输入轴与发动机连接,所述第一太阳轮与第一转子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行星架与第二太阳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圈与第二齿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行星架与分流输出齿轮固定连接;

4、从发动机到第一电机依次同轴布置输入轴、分流输出齿轮、第二行星排和第一行星排;所述输入轴与第一行星架固定连接,所述输入轴一端由第一轴承支撑在壳体上,所述第一行星架一端由第二轴承支撑在第一转子轴上;所述第一齿圈与第二齿圈为一体构件,其外圆周面两端分别由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支撑在壳体上;所述第二行星架与分流输出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分流输出齿轮一端由第五轴承支撑在输入轴上,所述第二行星架一端由第六轴承支撑在输入轴上;所述第一转子轴由第七轴承和第八轴承支撑在壳体上。

5、优选地,所述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在轴向中间部位的圆周上开设有多个沿半径方向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将润滑油导入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的内部。

6、优选地,所述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在轴向中间部位的外圆周上设有多个沿轴向延伸的凸台,所述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抵靠所述凸台的两端安装,所述通孔开设在相邻凸台之间。

7、优选地,所述第一齿圈与第二齿圈具有相同的齿形参数和同步的齿轮相位。

8、优选地,还包括汇流齿轮轴,所述汇流齿轮轴上设有汇流齿轮和主减速小齿轮,所述分流输出齿轮与所述汇流齿轮啮合传动,所述汇流齿轮轴由第九轴承和第十轴承支撑在壳体上。

9、优选地,还包括第二电机输出齿轮,所述第二电机输出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二转子轴上且与汇流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转子轴由第十一轴承和第十二轴承支撑在壳体上。

10、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机输出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二转子轴上且位于第十一轴承和第十二轴承之间的抵近第十一轴承的位置。

11、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机的轴向长度基本等于第一电机、第一行星排和第二行星排的总轴向长度,且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一电机、第一行星排和第二行星排在轴向上的相同位置重叠配置。

12、优选地,所述壳体由前壳体、中壳体和后壳体组成,其中,所述输入轴的至少一部分、分流输出齿轮、汇流齿轮轴、第二电机输出齿轮均配置在前壳体里,所述第一轴承、第九轴承和第十一轴承均安设在前壳体上;所述输入轴的其余部分、所述第一行星排和第二行星排、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均配置在中壳体里,所述第三轴承、第四轴承、第七轴承和第十轴承均安设在中壳体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子位置传感器和第二电机的转子位置传感器配置在后壳体里,所述第八轴承和第十二轴承均安设在后壳体上。

13、优选地,所述第三轴承、第四轴承和第七轴承安设在中壳体内腔中的轴承座上,所述轴承座的外圆周面上设置了多个一体成形的沿半径方向延伸到中壳体的支撑板。

14、本技术的混合电驱动装置,采用了双行星排功率分流机构,且从发动机到第一电机依次同轴布置输入轴、分流输出齿轮、第二行星排和第一行星排,根据功率分流机构的内部连接和外部连接对相互固定连接的构件只需在两端分别设置轴承,无须采用滚针轴承,从而使得轴承的数量最少,提高了混合电驱动装置的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功率分流机构、发动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壳体,所述第一电机设有第一转子轴,所述第二电机设有第二转子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在轴向中间部位的圆周面上开设有多个沿半径方向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将润滑油导入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在轴向中间部位的外圆周上设有多个沿轴向延伸的凸台,所述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抵靠所述凸台的两端安装,所述通孔开设在相邻凸台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圈与第二齿圈具有相同的齿形参数和同步的齿轮相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汇流齿轮轴,所述汇流齿轮轴上设有汇流齿轮和主减速小齿轮,所述分流输出齿轮与所述汇流齿轮啮合传动,所述汇流齿轮轴由第九轴承和第十轴承支撑在壳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机输出齿轮,所述第二电机输出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二转子轴上且与汇流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转子轴由第十一轴承和第十二轴承支撑在壳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输出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二转子轴上且位于第十一轴承和第十二轴承之间的抵近第十一轴承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合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的轴向长度基本等于第一电机、第一行星排和第二行星排的总轴向长度,且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一电机、第一行星排和第二行星排在轴向上的相同位置重叠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5或6任一项所述的混合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前壳体、中壳体和后壳体组成,其中,所述输入轴的至少一部分、分流输出齿轮、汇流齿轮轴、第二电机输出齿轮均配置在前壳体里,所述第一轴承、第九轴承和第十一轴承均安设在前壳体上;所述输入轴的其余部分、所述第一行星排和第二行星排、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均配置在中壳体里,所述第三轴承、第四轴承、第七轴承和第十轴承均安设在中壳体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子位置传感器和第二电机的转子位置传感器配置在后壳体里,所述第八轴承和第十二轴承均安设在后壳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合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轴承、第四轴承和第七轴承安设在中壳体内腔中的轴承座上,所述轴承座的外圆周面上设置了多个一体成形的沿半径方向延伸到中壳体的支撑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功率分流机构、发动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壳体,所述第一电机设有第一转子轴,所述第二电机设有第二转子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在轴向中间部位的圆周面上开设有多个沿半径方向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将润滑油导入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在轴向中间部位的外圆周上设有多个沿轴向延伸的凸台,所述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抵靠所述凸台的两端安装,所述通孔开设在相邻凸台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圈与第二齿圈具有相同的齿形参数和同步的齿轮相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汇流齿轮轴,所述汇流齿轮轴上设有汇流齿轮和主减速小齿轮,所述分流输出齿轮与所述汇流齿轮啮合传动,所述汇流齿轮轴由第九轴承和第十轴承支撑在壳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机输出齿轮,所述第二电机输出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二转子轴上且与汇流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转子轴由第十一轴承和第十二轴承支撑在壳体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庆文熊伟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兴康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