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合导板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6725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合导板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三维扫描技术获取患者上颌三维模型和下颌三维模型,并获取其上颌牙列和下颌牙列的不同状态的三维位置关系;基于所述三维位置关系获得患者不同状态下的咬合接触关系;在三维软件中将患者不同状态下的下颌位置进行集合,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上颌前牙的修复形态,形成诊断模型;基于诊断模型通过三维设计得到患者上前牙理想修复效果及其与不同状态下的下颌牙列的位置关系;通过调整下颌前牙切端形态使其避免咬合干扰,基于调整后的下颌前牙切端形态通过三维软件设计调合导板;通过三维打印的方式获取所述诊断模型和调合导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制作的调合导板能快速准确的调磨牙体组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合导板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机械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调合导板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口腔美容的目的是改善笑容,涉及到牙齿、牙龈的综合医疗,特别是上前牙。首先需要确定的原则是美应该以健康为基础,所以不健康的美不是口腔美容的追求目标。牙齿的美主要改善排列、颜色和形态。但设计的修复体会造成咬合干扰,特别是非正中咬合干扰时,现有的技术手段通常是医生根据经验对对颌牙牙齿进行调磨,这种方式需要牙科医生具有丰富的经验,而且医生在调磨过程中,需要不断检查,患者随之也要积极配合,因此会耗费医生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患者也因为不断配合而体验不佳,因此需要改变现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合导板制作方法,能快速准确的调磨牙体组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调合导板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三维扫描技术获取患者上颌三维模型和下颌三维模型,并获取其上颌牙列和下颌牙列的不同状态的三维位置关系;(2)基于所述三维位置关系获得患者不同状态下的咬合接触关系;(3)在三维软件中将患者不同状态下的下颌位置进行集合,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上颌前牙的修复形态,形成诊断模型;(4)基于诊断模型通过三维设计得到患者上前牙理想修复效果及其与不同状态下的下颌牙列的位置关系;(5)通过调整下颌前牙切端形态使其避免咬合干扰,基于调整后的下颌前牙切端形态通过三维软件设计调合导板;(6)通过三维打印的方式获取所述诊断模型和调合导板。所述上颌牙列和下颌牙列的不同状态包括上颌牙列和下颌牙列的正中合、前伸合、左侧方合及右侧方合。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将数字化技术引入到牙齿咬合调磨过程,既通过虚拟咬合运动,获得牙齿咬合干扰信息,然后设计调合导板,有效保证调合的效果,从而能快速准确的调磨牙体组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调合导板制作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三维扫描技术获取患者上颌三维模型和下颌三维模型,并获取其上颌牙列和下颌牙列的正中合、前伸合、左侧方合及右侧方合的三维位置关系;(2)基于所述三维位置关系获得患者正中合、前伸合、左侧方合及右侧方合的咬合接触关系;(3)在三维软件中将患者不同状态下的下颌位置进行集合,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上颌前牙的修复形态,形成诊断模型;(4)基于诊断模型通过三维设计得到患者上前牙理想修复效果及其与不同状态下的下颌牙列的位置关系;(5)为了保证上颌前牙的美观,通过调整下颌前牙切端形态使其避免咬合干扰,基于调整后的下颌前牙切端形态通过三维软件设计调合导板,该调合导板用于辅助最后下前牙的调合操作。(6)通过三维打印获取树脂材料的上颌诊断模型和下颌调合导板。不难发现,本专利技术将数字化技术引入到牙齿咬合调磨过程,既通过虚拟咬合运动,获得牙齿咬合干扰信息,然后设计调合导板,有效保证调合的效果,从而能快速准确的调磨牙体组织。与现有技术先比,本专利技术能实现快速、准确地调合,而且调合前就知道需要调磨的位置及牙体组织的量,能预判对对颌牙的影响。如果需要调磨的牙体组织较多,可能造成患者义齿敏感等问题时,可以在修复体设计时就考虑进去,避免牙体组织调磨过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合导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利用三维扫描技术获取患者上颌三维模型和下颌三维模型,并获取其上颌牙列和下颌牙列的不同状态的三维位置关系;/n(2)基于所述三维位置关系获得患者不同状态下的咬合接触关系;/n(3)在三维软件中将患者不同状态下的下颌位置进行集合,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上颌前牙的修复形态,形成诊断模型;/n(4)基于诊断模型通过三维设计得到患者上前牙理想修复效果及其与不同状态下的下颌牙列的位置关系;/n(5)通过调整下颌前牙切端形态使其避免咬合干扰,基于调整后的下颌前牙切端形态通过三维软件设计调合导板;/n(6)通过三维打印的方式获取所述诊断模型和调合导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合导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三维扫描技术获取患者上颌三维模型和下颌三维模型,并获取其上颌牙列和下颌牙列的不同状态的三维位置关系;
(2)基于所述三维位置关系获得患者不同状态下的咬合接触关系;
(3)在三维软件中将患者不同状态下的下颌位置进行集合,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上颌前牙的修复形态,形成诊断模型;
(4)基于诊断模型通过三维设计得到患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欣泉顾晓宇曾德良王洁刘畅曹玲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