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壳制备食用菌栽培基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661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油茶壳制备食用菌栽培基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碱液处理油茶壳;S2:蒸汽爆破;S3:将S2处理后油茶壳粉末干燥后,200~300℃碳化3~6h,得到碳化油茶壳;S4:25℃,将碳化油茶壳加入复合肥水溶液中,搅拌吸附3~6h,再加入包膜剂,45℃搅拌反应1~3h后,自然风干;S5:a.备料;b.将糠醛渣、锯末、麦麸、牛粪、草木灰、蚯蚓土、水混合均匀后,接种EM菌,堆垛发酵15~25d后,发酵期间,每隔5d翻垛1次;c.将所得混合发酵料与碳化油茶壳基缓释肥、载银磷酸锆混合,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出的食用菌栽培基质保水保肥性能优良,药肥兼用,具有抗菌杀虫效果,有效提高了食用菌的产量,实现六茬连收,减少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茶壳制备食用菌栽培基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茶壳资源化利用
,还涉及食用菌栽培基质制备
,具体涉及油茶壳制备食用菌栽培基质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大多数食用菌都是通过孢子进行无性繁殖的,具有反复进行,产生个体多的特点,只要生长环境适宜,食用菌可不断生长繁殖,实现多茬连收,但目前食用菌培养基普遍存在肥力释放过快,导致后期养分不足,反而限制了食用菌的采收次数,影响产量。油茶壳是油茶果实加工茶油的副产品,一般占整个茶果鲜质量的50~60%,主要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多缩戊糖等物质。目前,油茶壳的二次资源化利用方向主要为用于制备有机肥料、活性炭、培养基等,有关研究报道,利用油茶壳代替棉籽壳作为食用菌培养基时,能一定程度上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其含有的油茶皂素还具有抗菌驱虫的作用。因此,基于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利用油茶壳制备出具有缓释控肥的食用菌栽培基质,以实现食用菌的多茬连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油茶壳制备食用菌栽培基质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油茶壳制备食用菌栽培基质方法,利用碳化油茶壳负载复合肥,并进行包膜处理,制备出具有缓释效应的基质;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碱液处理油茶壳:将油茶壳粉碎至20目后,加入5~7.5%NaOH溶液中浸渍处理3~8h,中和后,用清水洗涤2~3次;S2:蒸汽爆破:将S1处理后油茶壳粉末加入蒸汽爆破罐中,通入180~220℃蒸汽,并升压至1.8~3Mpa,保压10~30min后进行爆破处理;S3:碳化处理:将S2处理后油茶壳粉末干燥后,200~300℃碳化3~6h,得到碳化油茶壳;S4:制备碳化油茶壳基缓释肥:25℃,将碳化油茶壳加入复合肥水溶液中,搅拌吸附3~6h,再加入包膜剂,控制碳化油茶壳、复合肥水溶液、包膜剂的质量比为1:(1~1.25):(0.1~0.15),45℃搅拌反应1~3h后,自然风干后,得到碳化油茶壳基缓释肥;S5:制备栽培基质:a.备料:按质量份依次称取10~15份糠醛渣、20~30份锯末、15~25份麦麸、15~20份牛粪、10~15份草木灰、10~15份蚯蚓土、8~10份水、0.03~0.05份EM菌、30~50份碳化油茶壳基缓释肥、0.02~0.04份载银磷酸锆;b.制备混合发酵料:将糠醛渣、锯末、麦麸、牛粪、草木灰、蚯蚓土、水混合均匀后,接种EM菌,堆垛发酵15~25d后,发酵期间,每隔5d翻垛1次,制出混合发酵料;c.将所得混合发酵料与碳化油茶壳基缓释肥、载银磷酸锆混合均匀后,即得所述食用菌栽培基质。优选的是,所述复合肥水溶液由尿素、磷酸铵、水按照(0.8~1):(0.2~0.25):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优选的是,所述包膜剂由双醛纤维素、海藻酸按照1:(1.2~1.8)的质量比混合而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利用多孔、高比表面积的碳化油茶壳充分吸附尿素、磷酸铵,再利用双醛纤维素、海藻酸对碳化油茶壳进行表面包膜处理,同时,双醛纤维素、海藻酸还进一步与碳化油茶壳吸附的尿素、磷酸铵发生化学交联反应,提高成膜稳定性,并抑制尿素、磷酸铵的降解,进一步提高缓释控肥效果。2、本专利技术利用载银磷酸锆代替传统农药,具有广谱抗菌抗虫,不产生抗药性,避免了传统农药残留问题,无毒无害,提高食用菌的安全性和产量。3、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油茶壳预先进行碱处理、蒸汽爆破处理,破坏油茶壳纤维素分子结构,进而提高碳化油茶壳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增大吸附性能。4、本专利技术制出的食用菌栽培基质保水保肥性能优良,药肥兼用,具有抗菌杀虫效果,有效提高了食用菌的产量,实现六茬连收,降低农户种植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油茶壳制备食用菌栽培基质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实施例1油茶壳制备食用菌栽培基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碱液处理油茶壳:将油茶壳粉碎至20目后,加入5%NaOH溶液中浸渍处理3h,中和后,用清水洗涤2次;S2:蒸汽爆破:将S1处理后油茶壳粉末加入蒸汽爆破罐中,通入180℃蒸汽,并升压至1.8Mpa,保压10min后进行爆破处理;S3:碳化处理:将S2处理后油茶壳粉末干燥后,200℃碳化3h,得到碳化油茶壳;S4:制备碳化油茶壳基缓释肥:a.制备复合肥水溶液:按照0.8:0.2:1的质量比将尿素、磷酸铵溶解于水中,得到复合肥水溶液;b.制备包膜剂:按照1:1.2的质量比将双醛纤维素、海藻酸混合均匀,即得包膜剂;c.25℃,将碳化油茶壳加入复合肥水溶液中,搅拌吸附3h,再加入包膜剂,控制碳化油茶壳、复合肥水溶液、包膜剂的质量比为1:1:0.1,45℃搅拌反应3h后,自然风干后,得到碳化油茶壳基缓释肥;S5:制备栽培基质:a.备料:按质量份依次称取10份糠醛渣、20份锯末、15份麦麸、15份牛粪、10份草木灰、10份蚯蚓土、8份水、0.03份EM菌、30份碳化油茶壳基缓释肥、0.02份载银磷酸锆;b.制备混合发酵料:将糠醛渣、锯末、麦麸、牛粪、草木灰、蚯蚓土、水混合均匀后,接种EM菌,堆垛发酵15d后,发酵期间,每隔5d翻垛1次,制出混合发酵料;c.将所得混合发酵料与碳化油茶壳基缓释肥、载银磷酸锆混合均匀后,即得所述食用菌栽培基质。实施例2油茶壳制备食用菌栽培基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碱液处理油茶壳:将油茶壳粉碎至20目后,加入6%NaOH溶液中浸渍处理6h,中和后,用清水洗涤3次;S2:蒸汽爆破:将S1处理后油茶壳粉末加入蒸汽爆破罐中,通入200℃蒸汽,并升压至2.4Mpa,保压20min后进行爆破处理;S3:碳化处理:将S2处理后油茶壳粉末干燥后,250℃碳化5h,得到碳化油茶壳;S4:制备碳化油茶壳基缓释肥:a.制备复合肥水溶液:按照0.9:0.2:1的质量比将尿素、磷酸铵溶解于水中,得到复合肥水溶液;b.制备包膜剂:按照1:1.5的质量比将双醛纤维素、海藻酸混合均匀,即得包膜剂;c.25℃,将碳化油茶壳加入复合肥水溶液中,搅拌吸附5h,再加入包膜剂,控制碳化油茶壳、复合肥水溶液、包膜剂的质量比为1:1:0.12,45℃搅拌反应2h后,自然风干后,得到碳化油茶壳基缓释肥;S5:制备栽培基质:a.备料:按质量份依次称取12.5份糠醛渣、25份锯末、20份麦麸、17.5份牛粪、12.5份草木灰、12.5份蚯蚓土、9份水、0.04份EM菌、40份碳化油茶壳基缓释肥、0.03份载银磷酸锆;b.制备混合发酵料:将糠醛渣、锯末、麦麸、牛粪、草木灰、蚯蚓土、水混合均匀后,接种EM菌,堆垛发酵20d后,发酵期间,每隔5d翻垛1次,制出混合发酵料;...

【技术保护点】
1.油茶壳制备食用菌栽培基质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碳化油茶壳负载复合肥,并进行包膜处理,制备出具有缓释效应的基质;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S1:碱液处理油茶壳:将油茶壳粉碎至20目后,加入5~7.5%NaOH溶液中浸渍处理3~8h,中和后,用清水洗涤2~3次;/nS2:蒸汽爆破:将S1处理后油茶壳粉末加入蒸汽爆破罐中,通入180~220℃蒸汽,并升压至1.8~3Mpa,保压10~30min后进行爆破处理;/nS3:碳化处理:将S2处理后油茶壳粉末干燥后,200~300℃碳化3~6h,得到碳化油茶壳;/nS4:制备碳化油茶壳基缓释肥:25℃,将碳化油茶壳加入复合肥水溶液中,搅拌吸附3~6h,再加入包膜剂,控制碳化油茶壳、复合肥水溶液、包膜剂的质量比为1:(1~1.25):(0.1~0.15),45℃搅拌反应1~3h后,自然风干后,得到碳化油茶壳基缓释肥;/nS5:制备栽培基质:/na.备料:按质量份依次称取10~15份糠醛渣、20~30份锯末、15~25份麦麸、15~20份牛粪、10~15份草木灰、10~15份蚯蚓土、8~10份水、0.03~0.05份EM菌、30~50份碳化油茶壳基缓释肥、0.02~0.04份载银磷酸锆;/nb.制备混合发酵料:将糠醛渣、锯末、麦麸、牛粪、草木灰、蚯蚓土、水混合均匀后,接种EM菌,堆垛发酵15~25d后,发酵期间,每隔5d翻垛1次,制出混合发酵料;/nc.将所得混合发酵料与碳化油茶壳基缓释肥、载银磷酸锆混合均匀后,即得所述食用菌栽培基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油茶壳制备食用菌栽培基质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碳化油茶壳负载复合肥,并进行包膜处理,制备出具有缓释效应的基质;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碱液处理油茶壳:将油茶壳粉碎至20目后,加入5~7.5%NaOH溶液中浸渍处理3~8h,中和后,用清水洗涤2~3次;
S2:蒸汽爆破:将S1处理后油茶壳粉末加入蒸汽爆破罐中,通入180~220℃蒸汽,并升压至1.8~3Mpa,保压10~30min后进行爆破处理;
S3:碳化处理:将S2处理后油茶壳粉末干燥后,200~300℃碳化3~6h,得到碳化油茶壳;
S4:制备碳化油茶壳基缓释肥:25℃,将碳化油茶壳加入复合肥水溶液中,搅拌吸附3~6h,再加入包膜剂,控制碳化油茶壳、复合肥水溶液、包膜剂的质量比为1:(1~1.25):(0.1~0.15),45℃搅拌反应1~3h后,自然风干后,得到碳化油茶壳基缓释肥;
S5:制备栽培基质:
a.备料:按质量份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必琼尹和山魏显威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裕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