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美琼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内空腔固体培养基人工栽培乌灵参子实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31342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内空腔固体培养基人工栽培乌灵参子实体的方法,属于乌灵参子实体人工栽培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乌灵参母种的制备、乌灵参原种制备、乌灵参菌丝体的培养、乌灵参子实体的培养几大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操作简单,乌灵参子实体生长模拟自然空腔环境,子实体生长迅速,培养周期短。培养基内空腔空气经过无菌透气膜过滤,非常干净,同时提高了内空腔的二氧化碳浓度,更有利于乌灵参子实体生长。乌灵参子实体在无污染环境中生长,幼嫩的鲜品乌灵参子实体可以直接生食,生物转化率30‑50%,无环境污染、无废弃物,可产业化生产,易于推广应用。

A method of artificial cultivation of fruiting body of Wuling ginseng using inner cavity solid mediu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artificially cultivating Wuling ginseng fruit body by using inner cavity solid culture medium,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rtificial cultivation of Wuling ginseng fruit body. The method includes the preparation of the mother species, the preparation of the original species, the Mycelium Culture and the fruiting body culture of Wuling ginseng. The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the fruit body growth of Wuling ginseng simulates the natural cavity environment, the fruit body grows rapidly and the culture cycle is shor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ir in the medium was very clean after being filtered by a sterile and breathable membrane.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centration of carbon dioxide in the inner cavity was increased, which was more conducive to the growth of Wuling ginseng fruit body. The fruiting bodies of Wuling ginseng grow in a pollution-free environment. The tender and fresh fruit bodies of Wuling ginseng can be eaten raw directly with a biological conversion rate of 30-50%. It has no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waste, and can be industrialized and applied easi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内空腔固体培养基人工栽培乌灵参子实体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乌灵参子实体人工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内空腔固体培养基人工栽培乌灵参子实体的方法。
技术介绍
乌灵参又名乌苓参、乌丽参、鸡茯苓、鸡枞胆、鸡枞蛋、吊金钟、雷震子等,它是一种生长在地下2-50米深处的废弃土栖白蚁巢中的珍稀药用真菌,是黑柄炭角菌菌丝体形成的菌核,是一种名贵的中药。在分类上,黑柄炭角菌的菌核[Xylarianigripes(Kl.)Sacc.]属真菌门(Eumycota),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炭角菌科(Xylariaceae),炭角菌属(Xylaria)(卯哓岚著《中国大型真菌》)。乌灵参分布于云南、四川、江西、湖南、福建等省,球形、椭球形或卵状至不规则形状,偶有扁块状,外表皮褐色至黑色,坚硬,直径1-8cm,一端与上部子实体连接形成假根,悬挂在白蚁窝内,另一端稍凹,内部白色,肉质,绵软,具有似鸡枞菌香味;清代《灌县志》载:“乌苓参其苗出土易长,根延数丈,结实虚悬空窟中,当雷震时必转动,故谓之雷震子。圆而黑,其内色白,能益气。”《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除湿镇惊,补心肾,利小便,止心悸,催乳;治失眠、衄血及产后失血等症。”乌灵参是功效非常广泛的一种中药材,我们很多地方可以用到乌灵参,乌灵参也在很多疾病的治疗和缓解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乌灵参生长环境特殊,喜爱二氧化碳的浓度高的地方。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为0.03-0.05%左右,而在地下白蚁巢之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最高时可达20%以上,是空气的400倍,一般的生物立即死亡。在这样的特殊环境成就了神奇的黑疙瘩乌灵参。乌灵参的形成很多时候是一种偶然。由于乌灵参生长在地下0.5米至2米黑翅土白蚁废弃蚁巢上,天然资源非常稀少,在自然界中极为珍贵,且产量极少,导致大多数人不知晓乌灵参,因此直至现在对乌灵参菌核功效的开发利用几乎是空白,乌灵参对人类健康的价值未得到发挥。目前药品市场上有乌灵参深层发酵技术生产的药品,关于乌灵参人工子实体可实现工厂化生产的培养方法报道较少,且大多采用液体菌种,对设备要求高,菌种污染风险高,一旦污染导致整批绝收,且具有运输不便,不耐储存的缺点。ZL201410242158.X公开一种同时获得富硒固体发酵菌丝体和富硒乌灵参子实体的方法,但其培养基制作复杂,产量较少。ZL201910073968.X公开一种乌灵参子实体的固体培养基及其人工培养方法,其菌丝培养时间过长;且采收时需将长好的子实体连同固体培养基一起混合采收,乌灵参子实体纯净度较差。ZL201911125279.5也公开一种乌灵参的人工栽培方法,但其培养周期过长。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是目前乌灵参子实体人工栽培
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内空腔固体培养基人工栽培乌灵参子实体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乌灵参子实体生长模拟自然空腔环境,子实体生长迅速,培养周期短。培养基内空腔空气经过无菌透气膜过滤,非常干净,同时提高了内空腔的二氧化碳浓度,更有利于乌灵参子实体生长。乌灵参子实体在无污染环境中生长,幼嫩的鲜品乌灵参子实体可以直接生食,生物转化率30-50%,无环境污染、无废弃物,可产业化生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利用内空腔固体培养基人工栽培乌灵参子实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乌灵参母种的制备:在无菌条件下,将从乌灵参子座上采集的孢子接种到母种培养基斜面上,22℃-26℃暗培养7-10天,得到一代母种;然后在无菌条件下,将得到的一代母种中无污染、健壮的乌灵参菌丝接种至新的母种培养基斜面上,22℃-26℃暗培养5-7天,得到纯化母种;所述的母种培养基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去皮土豆150-250份、葡萄糖15-25份、琼脂粉15-25份、蛋白胨1-3份、磷酸二氢钾1-3份、硫酸镁1-2份、石膏粉1-2份、水85-115份;步骤(2),乌灵参原种制备:在无菌条件下,将步骤(1)得到的纯化母种接种到原种培养基上,控制温度在20℃-28℃范围内、空气湿度在40%-65%范围内,暗培养7-15天,待乌灵参菌丝长满后获得乌灵参原种;所述的原种培养基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锯末屑36-48份、大米粉20-40份、米糠15-25份、黄豆粉1-3份、葡萄糖1-3份、蛋白胨0.5-1.5份、磷酸二氢钾0.5-1.5份、硫酸镁0.5-1.5份、石膏粉0.5-1.5份、水85-115份;步骤(3),乌灵参菌丝体的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步骤(2)得到的乌灵参原种接种到内空腔固体培养基上,暗培养直至乌灵参菌丝体布满整个固体培养基;暗培养的条件为温度20-33℃,湿度40-65%;所述的内空腔固体培养基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锯末屑36-48份、大米粉20-40份、米糠15-25份、黄豆粉1-3份、葡萄糖1-3份、蛋白胨0.5-1.5份、磷酸二氢钾0.5-1.5份、硫酸镁0.5-1.5份、石膏粉0.5-1.5份、水85-115份;步骤(4),乌灵参子实体的培养:将步骤(3)得到的布满有乌灵参菌丝体的内空腔固体培养基置于温度26℃-30℃、空气湿度60%-70%条件下,暗培养2-3天,得到纯白色乌灵参子实体幼体,然后温度控制在22℃-28℃,空气湿度60%-80%,暗培养5-15天,得到乌灵参子实体。进一步,优选的是,步骤(1)中,母种培养基斜面的制备方法为:步骤(1.1),去皮土豆切小块,加原料总水量75%-85%的水煮烂,过滤,取滤液;步骤(1.2),向步骤(1.1)滤液中加入葡萄糖、琼脂粉、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石膏粉;步骤(1.3),加原料中余下的水,混匀后,密封,121℃灭菌25-30min,后取出放入无菌工作台中制成斜面。优选,步骤(1.3)具体为:加原料中余下的水,混匀后,分装到直径20mm×高度220mm试管中,每支试管装10-15毫升,塞上试管塞,121℃灭菌25-30min;待压力表自动降到“0”时,打开高压灭菌锅盖子,趁热取出试管摆放成斜面,冷却后即成母种培养基斜面。进一步,优选的是,步骤(2)中,原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步骤(2.1),将原种培养基中各原料搅拌均匀至含水量为60-65%,得到混合物料;步骤(2.2),将混合物料置于组培瓶中,每瓶装料压实至瓶高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中间打个直径2-2.5厘米直至瓶底的孔,盖上盖子;步骤(2.3),采用温度121℃高压蒸汽灭菌1h-1.5h,灭菌完成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得到原种培养基。进一步,优选的是,步骤(3)中,暗培养养时间为7-15天。进一步,优选的是,步骤(3)中,内空腔固体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步骤(3.1),将原种培养基中各原料搅拌均匀至含水量为60-65%,得到混合物料;步骤(3.2),将混合物料置于食用菌栽培瓶中,每瓶装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内空腔固体培养基人工栽培乌灵参子实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乌灵参母种的制备:在无菌条件下,将从乌灵参子座上采集的孢子接种到母种培养基斜面上,22℃-26℃暗培养7-10天,得到一代母种;/n然后在无菌条件下,将得到的一代母种中无污染、健壮的乌灵参菌丝接种至新的母种培养基斜面上,22℃-26℃暗培养5-7天,得到纯化母种;/n所述的母种培养基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去皮土豆150-250份、葡萄糖15-25份、琼脂粉15-25份、蛋白胨1-3份、磷酸二氢钾1-3份、硫酸镁1-2份、石膏粉1-2份、水85-115份;/n步骤(2),乌灵参原种制备:在无菌条件下,将步骤(1)得到的纯化母种接种到原种培养基上,控制温度在20℃-28℃范围内、空气湿度在40%-65%范围内,暗培养7-15天,待乌灵参菌丝长满后获得乌灵参原种;/n所述的原种培养基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锯末屑36-48份、大米粉20-40份、米糠15-25份、黄豆粉1-3份、葡萄糖1-3份、蛋白胨0.5-1.5份、磷酸二氢钾0.5-1.5份、硫酸镁0.5-1.5份、石膏粉0.5-1.5份、水85-115份;/n步骤(3),乌灵参菌丝体的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步骤(2)得到的乌灵参原种接种到内空腔固体培养基上,暗培养直至乌灵参菌丝体布满整个固体培养基;暗培养的条件为温度20-33℃,湿度40-65%;/n所述的内空腔固体培养基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锯末屑36-48份、大米粉20-40份、米糠15-25份、黄豆粉1-3份、葡萄糖1-3份、蛋白胨0.5-1.5份、磷酸二氢钾0.5-1.5份、硫酸镁0.5-1.5份、石膏粉0.5-1.5份、水85-115份;/n步骤(4),乌灵参子实体的培养:将步骤(3)得到的布满有乌灵参菌丝体的内空腔固体培养基置于温度26℃-30℃、空气湿度60%-70%条件下,暗培养2-3天,得到纯白色乌灵参子实体幼体,然后温度控制在22℃-28℃,空气湿度60%-80%,暗培养5-15天,得到乌灵参子实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内空腔固体培养基人工栽培乌灵参子实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乌灵参母种的制备:在无菌条件下,将从乌灵参子座上采集的孢子接种到母种培养基斜面上,22℃-26℃暗培养7-10天,得到一代母种;
然后在无菌条件下,将得到的一代母种中无污染、健壮的乌灵参菌丝接种至新的母种培养基斜面上,22℃-26℃暗培养5-7天,得到纯化母种;
所述的母种培养基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去皮土豆150-250份、葡萄糖15-25份、琼脂粉15-25份、蛋白胨1-3份、磷酸二氢钾1-3份、硫酸镁1-2份、石膏粉1-2份、水85-115份;
步骤(2),乌灵参原种制备:在无菌条件下,将步骤(1)得到的纯化母种接种到原种培养基上,控制温度在20℃-28℃范围内、空气湿度在40%-65%范围内,暗培养7-15天,待乌灵参菌丝长满后获得乌灵参原种;
所述的原种培养基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锯末屑36-48份、大米粉20-40份、米糠15-25份、黄豆粉1-3份、葡萄糖1-3份、蛋白胨0.5-1.5份、磷酸二氢钾0.5-1.5份、硫酸镁0.5-1.5份、石膏粉0.5-1.5份、水85-115份;
步骤(3),乌灵参菌丝体的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步骤(2)得到的乌灵参原种接种到内空腔固体培养基上,暗培养直至乌灵参菌丝体布满整个固体培养基;暗培养的条件为温度20-33℃,湿度40-65%;
所述的内空腔固体培养基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锯末屑36-48份、大米粉20-40份、米糠15-25份、黄豆粉1-3份、葡萄糖1-3份、蛋白胨0.5-1.5份、磷酸二氢钾0.5-1.5份、硫酸镁0.5-1.5份、石膏粉0.5-1.5份、水85-115份;
步骤(4),乌灵参子实体的培养:将步骤(3)得到的布满有乌灵参菌丝体的内空腔固体培养基置于温度26℃-30℃、空气湿度60%-70%条件下,暗培养2-3天,得到纯白色乌灵参子实体幼体,然后温度控制在22℃-28℃,空气湿度60%-80%,暗培养5-15天,得到乌灵参子实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内空腔固体培养基人工栽培乌灵参子实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母种培养基斜面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1.1),去皮土豆切小块,加原料总水量75%-85%的水煮烂,过滤,取滤液;
步骤(1.2),向步骤(1.1)滤液中加入葡萄糖、琼脂粉、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石膏粉;
步骤(1.3),加原料中余下的水,混匀后,密封,121℃灭菌25-30min,后取出放入无菌工作台中制成斜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美琼
申请(专利权)人:黄美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