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孔吸音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6289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孔吸音板,涉及吸音板领域,包括透音板,所述透音板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上层板,所述透音板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下层板,所述透音板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左侧板,所述透音板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右侧板,所述透音板的中部开设有透音孔,所述下层板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上下连接块。通过支撑柱的设置,支撑柱有益于对吸音板进行支撑,其支撑柱的三角型结构有益于增加吸音板的稳定性,在使用时更加牢固稳定,通过上层板、下层板、左侧板与右侧板的设置,有益于吸音板的安装与拼接,在使用时能够提高吸音板的拼接效率,方便快捷且较为环保,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多孔吸音板
本技术涉及吸音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多孔吸音板。
技术介绍
吸音板是一种理想的吸声装饰材料,具有吸音、环保、阻燃、隔热、保温、防潮、防霉变、易除尘、易切割、可拼花、独立性好、性价比高等优点,有丰富多种的颜色可供选择,可满足不同风格和层次的吸音装饰需求,常用于音乐厅、影剧院、录音室、演播厅、监听室、会议室、体育馆、展览馆、歌舞厅、KTV包房、家庭影视厅工厂、静音室、法庭、报告厅、审讯室等声学场所的吸音纺织厂和噪声超标准的厂房以及大型公共建筑的吸声墙板、天花吊顶板,但现有的吸音板结构简单,不便于进行拼接,且现有的吸音板抗压力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多孔吸音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多孔吸音板,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多孔吸音板,包括透音板,所述透音板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上层板,所述透音板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下层板,所述透音板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左侧板,所述透音板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右侧板,所述透音板的中部开设有透音孔,所述下层板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上下连接块,所述右侧板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左右连接块,所述左侧板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左右连接孔,所述透音板的后端外表面均设置有吸音棉,所述吸音棉的中部均设置有支撑柱,所述上层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螺丝与上下连接孔,所述固定螺丝均位于上下连接孔的四周。优选的,所述透音板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螺丝与上层板的下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螺丝的数量为四组,所述透音板与下层板之间设置有米字螺丝,所述透音板的下端外表面通过米字螺丝与下层板的上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透音板的数量为两组。优选的,所述透音板与左侧板之间设置有十字螺丝,所述透音板的一侧外表面通过十字螺丝与左侧板的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左侧板的数量为两组,所述左侧板与左右连接孔之间通过机械车装加工而成。优选的,所述透音板与右侧板之间设置有六角螺丝,所述透音板的另一侧外表面通过六角螺丝与右侧板的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右侧板的数量为两组,所述右侧板与左右连接块之间通过机械车装加工而成。优选的,所述透音板与透音孔之间通过机械车装加工而成,所述透音板与吸音棉之间设置有粘合剂,所述透音板的后端外表面均通过粘合剂的吸音棉的前端外表面规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吸音棉与支撑柱之间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吸音棉的后端外表面均通过固定槽与支撑柱的两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两组,所述透音板、上层板、下层板、左侧板、右侧板、吸音棉与支撑柱均为聚酯纤维材料合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新型多孔吸音板,通过支撑柱的设置,支撑柱有益于对吸音板进行支撑,其支撑柱的三角型结构有益于增加吸音板的稳定性,在使用时更加牢固稳定,通过上层板、下层板、左侧板与右侧板的设置,有益于吸音板的安装与拼接,在使用时能够提高吸音板的拼接效率,方便快捷且较为环保,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多孔吸音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多孔吸音板透音板1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多孔吸音板上层板2的俯视图;图中:1、透音板;2、上层板;3、下层板;4、左侧板;5、右侧板;6、透音孔;7、上下连接块;8、左右连接块;9、左右连接孔;10、吸音棉;11、支撑柱;12、固定螺丝;13、上下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多孔吸音板,包括透音板1,透音板1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上层板2,透音板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下层板3,透音板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左侧板4,透音板1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右侧板5,透音板1的中部开设有透音孔6,下层板3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上下连接块7,右侧板5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左右连接块8,左侧板4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左右连接孔9,透音板1的后端外表面均设置有吸音棉10,吸音棉10的中部均设置有支撑柱11,上层板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螺丝12与上下连接孔13,固定螺丝12均位于上下连接孔13的四周。进一步的,透音板1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螺丝12与上层板2的下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固定螺丝12的数量为四组,透音板1与下层板3之间设置有米字螺丝,透音板1的下端外表面通过米字螺丝与下层板3的上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透音板1的数量为两组,上层板2有益于吸音板进行上下安装。进一步的,透音板1与左侧板4之间设置有十字螺丝,透音板1的一侧外表面通过十字螺丝与左侧板4的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左侧板4的数量为两组,左侧板4与左右连接孔9之间通过机械车装加工而成,左侧板4有益与吸音板左右进行安装。进一步的,透音板1与右侧板5之间设置有六角螺丝,透音板1的另一侧外表面通过六角螺丝与右侧板5的一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右侧板5的数量为两组,右侧板5与左右连接块8之间通过机械车装加工而成,左右连接块8有益于进固定连接。进一步的,透音板1与透音孔6之间通过机械车装加工而成,透音板1与吸音棉10之间设置有粘合剂,透音板1的后端外表面均通过粘合剂的吸音棉10的前端外表面规定连接,吸音棉10有益于对声音进行吸收。进一步的,吸音棉10与支撑柱11之间设置有固定槽,吸音棉10的后端外表面均通过固定槽与支撑柱11的两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支撑柱11的数量为两组,透音板1、上层板2、下层板3、左侧板4、右侧板5、吸音棉10与支撑柱11均为聚酯纤维材料合成,聚酯纤维材料具有良好的受热稳定性和防潮性。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新型多孔吸音板,在使用时,在需要横向拼接时,将两块相同的吸音板通过左右连接块8外表面均匀的涂抹上固定胶与左右连接孔9进行拼接,能够增强其连接的稳定性,在需要纵向拼接时,使两块相同的吸音板通过将上下连接块7外表面均匀的涂抹上固定胶使其与上下连接孔13进行固定安装,能够使其进行纵向延伸,当声音通过透音孔6穿过透音板1时会被吸音棉10所吸收,两块透音板1中间被支撑柱11支撑为中空结构,当吸音棉10吸收的声音在中空结构时会被进行消散,其支撑柱11的三角型结构有益于增加吸音板的稳定性,在使用时更加牢固稳定,较为实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多孔吸音板,包括透音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音板(1)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上层板(2),所述透音板(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下层板(3),所述透音板(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左侧板(4),所述透音板(1)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右侧板(5),所述透音板(1)的中部开设有透音孔(6),所述下层板(3)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上下连接块(7),所述右侧板(5)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左右连接块(8),所述左侧板(4)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左右连接孔(9),所述透音板(1)的后端外表面均设置有吸音棉(10),所述吸音棉(10)的中部均设置有支撑柱(11),所述上层板(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螺丝(12)与上下连接孔(13),所述固定螺丝(12)均位于上下连接孔(13)的四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孔吸音板,包括透音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音板(1)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上层板(2),所述透音板(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下层板(3),所述透音板(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左侧板(4),所述透音板(1)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右侧板(5),所述透音板(1)的中部开设有透音孔(6),所述下层板(3)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上下连接块(7),所述右侧板(5)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左右连接块(8),所述左侧板(4)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左右连接孔(9),所述透音板(1)的后端外表面均设置有吸音棉(10),所述吸音棉(10)的中部均设置有支撑柱(11),所述上层板(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螺丝(12)与上下连接孔(13),所述固定螺丝(12)均位于上下连接孔(13)的四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孔吸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音板(1)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螺丝(12)与上层板(2)的下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螺丝(12)的数量为四组,所述透音板(1)与下层板(3)之间设置有米字螺丝,所述透音板(1)的下端外表面通过米字螺丝与下层板(3)的上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透音板(1)的数量为两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孔吸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音板(1)与左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梦曾庆东余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鲲世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