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隙式煤沟叶轮给煤机输出轴端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5672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缝隙式煤沟叶轮给煤机输出轴端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钢板上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外制作一圆钢密封套并与叶轮六方体保持20mm间距,钢板与密封圈自扣配合,防止密封圈沿减速机输出轴轴向窜动,圆钢密封套与原煤落料形成一级隔离,密封圈形成轴端密封,能有效减少煤渣及煤粉进入减速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缝隙式煤沟叶轮给煤机输出轴端密封装置
本技术涉及火力发电厂领域,具体涉及缝隙式煤沟叶轮给煤机输出轴端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叶轮给煤机在运行过程中因运行时间过长材料老化及设备运行磨损等情况下出现漏粉漏煤现象,叶轮给煤机轴端漏粉会影响到减速机油质污染,整机密封磨损密封不严,煤粉进入减速机导致油质变差造成齿轮磨损异常事件时有发生,造成设备损坏造成经济损失;漏煤同时严重影响文明生产形象,同时潜在火险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缝隙式煤沟叶轮给煤机输出轴端密封装置,能够减少煤渣及煤粉进入减速机。为达到该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缝隙式煤沟叶轮给煤机输出轴端密封装置,包括减速机、叶轮六方体和叶轮给煤机叶轮下部的钢板,其特征在于:在钢板上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外制作一圆钢密封套并与叶轮六方体保持20mm间距,钢板与密封圈自扣配合,防止密封圈沿减速机输出轴轴向窜动,圆钢密封套与原煤落料形成一级隔离,密封圈形成轴端密封,能有效减少煤渣及煤粉进入减速机。其中叶轮给煤机叶轮下部的钢板为碳素钢。其中密封圈内环设计为双凹槽密封形式,内环与减速机输出轴紧密接触。本技术的优点:经过轴端密封改造后,能有效减少煤渣及煤粉进入减速机,延长减速机使用寿命,减少因油质变差更换齿轮润滑油的频次。经改造后的轴端漏粉现象得到明显改善,减速机可靠性得到提高,现场文明生产形象得到提升。附图说明图1是叶轮给煤机输出轴端密封及设备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耐磨橡胶圈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附图标号说明:钢板-1,密封圈-2,圆钢密封套-3,叶轮六方体-4,减速机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视为对本技术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采用对叶轮给煤机叶轮下部钢板1进行修补或更换为Q235碳素钢,钢板1与密封圈2自扣配合,防止减速机5输出轴轴向窜动,密封圈2外制作圆钢密封套3并与叶轮六方体4间距保持20mm,圆钢密封套3与原煤落料形成一级隔离,再利用耐磨密封圈2形成轴端密封,能有效减少煤渣及煤粉进入减速机5。用钢板1卡住密封圈2外环凹槽,内环与减速机5输出轴紧密接触。密封圈2采用聚氨酯橡胶材料,提高其抗磨性和机械强度。如图2、图3所示,密封圈2内环设计为双凹槽密封形式,有利于提高其密封性。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缝隙式煤沟叶轮给煤机输出轴端密封装置,包括减速机(5)、叶轮六方体(4)和叶轮给煤机叶轮下部的钢板(1),其特征在于:在钢板(1)上设有密封圈(2),密封圈(2)外制作一圆钢密封套(3)并与叶轮六方体(4)保持20mm间距,钢板(1)与密封圈(2)自扣配合,防止密封圈(2)沿减速机(5)输出轴轴向窜动,圆钢密封套(3)与原煤落料形成一级隔离,密封圈(2)形成轴端密封,能有效减少煤渣及煤粉进入减速机(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隙式煤沟叶轮给煤机输出轴端密封装置,包括减速机(5)、叶轮六方体(4)和叶轮给煤机叶轮下部的钢板(1),其特征在于:在钢板(1)上设有密封圈(2),密封圈(2)外制作一圆钢密封套(3)并与叶轮六方体(4)保持20mm间距,钢板(1)与密封圈(2)自扣配合,防止密封圈(2)沿减速机(5)输出轴轴向窜动,圆钢密封套(3)与原煤落料形成一级隔离,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青山李海浩杨大锚屈涛张健洪澎苟建伟东秦洲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铜川照金煤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