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盾构机长距离分体始发的液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5632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盾构机长距离分体始发的液压系统,包括盾构机液压油箱、盾构机液压马达、中继油箱以及排油泵;所述盾构机液压马达的出油口通过回油管道一与所述中继油箱连通,所述排油泵的进油口与所述中继油箱连通,所述排油泵的出油口通过回油管道二与所述盾构机液压油箱连通,所述盾构机液压马达与所述中继油箱的上下高度差不超过30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与盾构机液压马达高度差小的中继油箱、排油泵、回油管道一、回油管道二与盾构机液压马达和盾构机液压油箱配合,可以避免对盾构机液压马达产生过大的背压,避免造成盾构机液压马达超载工作,延长液压马达及液压泵的使用寿命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盾构机长距离分体始发的液压系统
本技术涉及液压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盾构机长距离分体始发的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在各个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交通作为城市发展的血液同样在飞速发展,除了地面交通,地下交通也是城市拓宽交通面的重要一环,地铁应运而生。因为城市地面环境错综复杂,为了能够在尽可能小的影响地表环境情况下进行地下隧道的开挖,盾构机作为目前最先进的隧道开挖技术,在地铁隧道的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盾构机长度一般都在80米左右,由于场地及始发井口限制,现在越来越多的盾构机采用分体转接管线进行始发。盾构机主要通过液压系统驱动盾构机进行的盾构机刀盘的旋转、推进油缸的伸缩前进、螺旋机的旋转出渣、注浆泵的壁后注浆、拼装机的管片拼装等,因此,盾构机在小井口进行分体始发时,除了对盾构机的控制电缆线等进行延长转接以外,还需要对所有的液压管进行延长转接。由于现在地铁中间换乘站的增加,盾构机的转接管线越变越长,盾构机分体始发时,转接油管长度超过150米,油管上下高度差超过30米时,由液压管内的液压油本身重力造成盾构机的刀盘驱动液压马达负载增大,易造成液压马达超载工作,影响液压马达及液压泵站的使用寿命,并且对盾构机的液压马达产生背压,容易出现因背压过大造成管脱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避免对盾构机液压马达产生过大的背压,避免造成盾构机液压马达超载工作的用于盾构机长距离分体始发的液压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盾构机长距离分体始发的液压系统,包括盾构机液压油箱、盾构机液压马达、中继油箱以及排油泵;所述盾构机液压马达的进油口通过进油管道与所述盾构机液压油箱连通,所述盾构机液压马达的出油口通过回油管道一与所述中继油箱连通,所述排油泵的进油口与所述中继油箱连通,所述排油泵的出油口通过回油管道二与所述盾构机液压油箱连通,所述盾构机液压马达与所述中继油箱的上下高度差不超过30米。进一步地,所述中继油箱的上部设有液位开关一,所述中继油箱的下部设有液位开关二,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液位开关一、所述液位开关二以及所述排油泵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盾构机液压马达设置在盾构机的1号台车上,所述盾构机液压油箱设置在盾构机的2号台车上。进一步地,所述中继油箱设置在由盾构始发井的侧壁伸出的中板上。进一步地,还包括短接管,所述短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回油管道一连通,所述短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油管道二连通,所述短接管上连接有阀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通过与盾构机液压马达高度差小的中继油箱、排油泵、回油管道一、回油管道二与盾构机液压马达和盾构机液压油箱配合,可以避免对盾构机液压马达产生过大的背压,避免造成盾构机液压马达超载工作,从而解决了盾构机分体始发时长距离转接管线连接时由于液压油造成井下盾构主机刀盘液压马达及螺旋机液压马达等运转过程当中背压过大的问题,减少转接管线因为背压过大造成管脱节能够有效减少液压系统故障,延长液压马达及液压泵的使用寿命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为:1盾构机液压油箱、2盾构机液压马达、3中继油箱、4排油泵、5进油管道、6回油管道一、7回油管道二、8短接管、9控制单元,10液位开关一、11液位开关二、12盾构机的1号台车、13盾构机的2号台车、14中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多个”指两个以上。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参见图1。本技术用于盾构机长距离分体始发的液压系统,包括盾构机液压油箱1、盾构机液压马达2、中继油箱3以及排油泵4;所述盾构机液压马达2的进油口通过进油管道5与所述盾构机液压油箱1连通,所述盾构机液压马达2的出油口通过回油管道一6与所述中继油箱3连通,所述排油泵4的进油口与所述中继油箱3连通,所述排油泵4的出油口通过回油管道二7与所述盾构机液压油箱1连通,所述盾构机液压马达2与所述中继油箱3的上下高度差不超过30米。本技术适用于长距离高垂直落差的分体始发,盾构机盾体及盾构机的1号台车部分已下井,盾构机的2号台车及后续台车仍位于井口地面,盾构机的液压马达位于井下,盾构机的液压油箱位于井口地面,始发条件垂直落差大,液压马达负载与液压油箱距离过长,这种情况会出现盾构机液压系统所用的液压进油及回油管过长的情况,导致盾构机的液压马达产生背压和盾构机的液压马达超载工作的问题。而本技术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使用时,盾构机液压马达的回油通过回油管道一进入中继油箱中,而盾构机液压马达与中继油箱的上下高度差是不超过30米的,因此,回油管道一和中继油箱不会对盾构机液压马达产生过大的背压,也不会造成盾构机液压马达超载工作,而当中继油箱内的液压油将满时,则可以启动排油泵,将中继油箱内的液压油通过回油管道二送回盾构机液压油箱中,既不影响中继油箱的使用,也能保证盾构机液压油箱内有充足的液压油,保证盾构机液压马达正常工作。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中继油箱3的上部设有液位开关一10,所述中继油箱3的下部设有液位开关二11,还包括控制单元9,所述液位开关一10、所述液位开关二11以及所述排油泵4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9连接。液位开关一、液位开关二用于检测中继油箱内液压油是否达到设定液位,达到相应液位则触发相应液位开关一,当中继油箱的液位到达液位开关一设置的上限时,触发液位开关一,液位开关一发出信号,信号由控制元件发送给排油泵,然后排油泵得电启动,将中继油箱内的液压油通过回油管道二泵送往地面上的盾构机液压油箱,当中继油箱的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盾构机长距离分体始发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盾构机液压油箱、盾构机液压马达、中继油箱以及排油泵;/n所述盾构机液压马达的进油口通过进油管道与所述盾构机液压油箱连通,所述盾构机液压马达的出油口通过回油管道一与所述中继油箱连通,所述排油泵的进油口与所述中继油箱连通,所述排油泵的出油口通过回油管道二与所述盾构机液压油箱连通,所述盾构机液压马达与所述中继油箱的上下高度差不超过30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盾构机长距离分体始发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盾构机液压油箱、盾构机液压马达、中继油箱以及排油泵;
所述盾构机液压马达的进油口通过进油管道与所述盾构机液压油箱连通,所述盾构机液压马达的出油口通过回油管道一与所述中继油箱连通,所述排油泵的进油口与所述中继油箱连通,所述排油泵的出油口通过回油管道二与所述盾构机液压油箱连通,所述盾构机液压马达与所述中继油箱的上下高度差不超过30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盾构机长距离分体始发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油箱的上部设有液位开关一,所述中继油箱的下部设有液位开关二,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液位开关一、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文江张岩姜学广尉传龙梁超陆跃杨仲杰王圣涛赵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