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隧道分段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0826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隧道分段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1:将整个基坑划分为先行段和若干后续段,在先行段与后续段相邻处施工封隔墙;步骤S103:先对先行段进行开挖,再在先行段内依次施工支撑组件、主体结构,最后在主体结构与封隔墙之间施工传力带;步骤S105:对若干后续段依次进行施工,直至整个基坑施工完毕;后续段的施工步骤与步骤S101施工先行段及封隔墙、步骤S103施工先行段及传力带相同。本施工方法的封隔墙采用与基坑围护结构相同的类型,保证分隔成的若干小基坑围护结构封闭的完整性,提高小基坑的围护结构施工质量;且根据封隔墙的不同类型,传力带采用不同的结构,灵活配合,施工方法多样,提升施工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施工,涉及明挖的大隧道,尤其是一种大隧道分段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明挖隧道施工流程主要为首先施工围护结构,再进行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最后进行隧道主体结构施工,但在城市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往往受地下管线、交通以及征地拆迁等因素影响,较长、较大的隧道基坑不能整体同时施工,需要根据上述影响因素的先后解决时间分段施工,必然将整个隧道基坑分成若干小基坑。

2、传统的隧道基坑分段施工在先施工段的基坑底板完成后,在底板与分段的封堵墙之间满浇混凝土传力带,底板以上位置架设钢管换撑来平衡封堵墙后的土压力,存在以下问题:

3、1、传统的分段施工方法对于不同深度、不同围护结构的基坑采取相同的处理方法,施工方法单一,施工效果不好,且施工效率低,施工成本高;

4、2、传统的分段施工方法中采用整条混凝土传力带,导致后期拆除时,对隧道主体结构的施工、变形缝防水节点破坏较为严重,需要二次修补,成本高、效率低;且后期存在渗漏水的隐患,施工质量差。

5、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大隧道分段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隧道分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隧道分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1施工封隔墙(7)中,在所述先行段(2)的周侧施工围护结构,所述封隔墙(7)与所述围护结构的类型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隧道分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隔墙(7)为地下连续墙、排桩或者SMW工法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隧道分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3施工先行段(2)及传力带(6)中,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混凝土支撑(31)和钢支撑(32),所述混凝土支撑(31)固定安装在所述先行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隧道分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隧道分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1施工封隔墙(7)中,在所述先行段(2)的周侧施工围护结构,所述封隔墙(7)与所述围护结构的类型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隧道分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隔墙(7)为地下连续墙、排桩或者smw工法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隧道分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3施工先行段(2)及传力带(6)中,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混凝土支撑(31)和钢支撑(32),所述混凝土支撑(31)固定安装在所述先行段(2)的顶端部,所述钢支撑(32)固定安装在所述先行段(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隧道分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3施工先行段(2)及传力带(6)中,所述主体结构包括底板(5)和顶板(4),先施工所述底板(5),再拆除所述底板(5)与所述顶板(4)之间的所述钢支撑(32),从所述底板(5)向上施工侧墙、所述顶板(4),最后拆除所述顶板(4)以上的所述钢支撑(32)和所述混凝土支撑(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隧道分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所述顶板(4)靠近所述传力带(6)的一端部均设置止水带(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文利刘桂东孙宝鑫郇备备王胜元王海鹏孙卫东赵全东梁兴陈欣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