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结构缝止水后期补强处理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结构缝止水后期补强处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0823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结构缝止水后期补强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混凝土结构缝距离已有止水片截面轴线上下游处骑缝取芯钻孔多个,多个钻孔的方向与现有止水片布设方向保持一致,钻孔深度完全覆盖止水片延伸布设的长度范围;对钻孔孔道进行高压水冲洗,并且高压风干孔道积水;在钻孔内密实填充柔性止水材料;在所述柔性止水材料上侧回填砂浆。本发明专利技术施工方便,孔道填充材料为兼具防水性、膨胀性的柔性材料,既可以在不破坏结构缝适应变形能力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对结构缝止水进行辅助补强,以增强该部位止水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结构上述结构缝处的长期防渗效果,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水电工程,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缝止水后期补强处理的方法


技术介绍

1、作为混凝土结构体系中的一部分,结构缝系指为避免温度胀缩、地基沉降和地震碰撞等影响建筑物结构整体安全性而在相邻两建筑物或建筑物两部分之间设置的伸缩缝、沉降缝或防震缝等的总称。

2、特别是在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很多结构缝部位会涉及防渗问题,往往需要在结构缝部位设置足够数量的止水结构,止水结构的状态好坏往往影响后期结构物额防渗效果甚至结构安全,实际工程中由于施工防护措施不当或者其它外界因素的影响,结构缝止水结构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缩短结构缝止水的使用寿命,影响结构本身防渗效果及安全。

3、由于结构缝止水属于隐蔽工程,在施工完成后若存在损坏,进行直接修复存在极大的困难,实际工程中在面临此种止水损坏的问题时往往是通过直接对结构缝进行灌浆处理将结构缝直接灌浆封堵,由于灌浆的浆料凝固之后会形成刚性结构,这种做法在起到防渗效果的同时,也会导致结构缝失去原有的适应变形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缝止水后期补强处理的方法,施工方便,孔道填充材料为兼具防水性、膨胀性的柔性材料,既可以在不破坏结构缝适应变形能力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对结构缝止水进行辅助补强,以增强该部位止水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结构上述结构缝处的长期防渗效果。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结构缝止水后期补强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在混凝土结构缝距离已有止水片截面轴线上下游处骑缝取芯钻孔多个,多个钻孔的方向与所述止水片布设方向保持一致,钻孔深度完全覆盖所述止水片延伸布设的长度范围;

5、对所述钻孔的孔道进行高压水冲洗,并且高压风干孔道积水;

6、在钻孔内密实填充柔性止水材料;

7、在所述柔性止水材料上侧回填砂浆。

8、优选的,所述钻孔的孔径大于100mm,钻孔穿过混凝土结构缝并伸入基岩的深度大于50cm,相邻两个所述钻孔之间的间距为15cm~20cm。

9、优选的,待柔性止水材料回填完成之后,沿所在迎水面的混凝土结构缝走向布置柔性表面止水结构闭缝。

10、优选的,所述柔性表面止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用塑性防渗保护盖片将塑性填料包裹覆盖形成包裹后的塑性填料;

12、将所述包裹后的塑性填料填充在迎水面的混凝土结构缝内;

13、利用紧固件结合压条将防渗保护盖片固定于结构面。

14、优选的,所述包裹后的塑性填料骑缝布设在迎水面的混凝土结构缝上,且包裹后的塑性填料的深度在5~10cm。

15、优选的,所述柔性止水材料包括止水条带或者聚氨酯化学浆液。

16、优选的,在钻孔内填充柔性止水材料时,所述柔性止水材料的上表面距离钻孔孔口表面高程9.5cm-10.5cm位置处停止填充。

17、优选的,在钻孔内填充柔性止水材料时,所述柔性止水材料的上表面距离钻孔孔口表面高程10cm位置处停止填充。

18、优选的,所述砂浆采用高强度水泥砂浆。

19、优选的,对钻孔孔道进行高压水冲洗时采用风水联合、从孔底向孔外冲洗的方法进行,冲洗水压0.5mpa直至回水清净为止。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结构缝止水后期补强处理的方法,施工方便,孔道填充材料为兼具防水性、膨胀性的柔性止水材料,既可以在不破坏结构缝适应变形能力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对结构缝止水进行辅助补强,以增强该部位止水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结构上述结构缝处的长期防渗效果,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构缝止水后期补强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缝止水后期补强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的孔径大于100mm,钻孔穿过混凝土结构缝(1)并伸入基岩的深度大于50cm,相邻两个所述钻孔之间的间距为15cm~2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缝止水后期补强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待柔性止水材料(5)回填完成之后,沿所在迎水面(3)的混凝土结构缝(1)走向布置柔性表面止水结构(6)闭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构缝止水后期补强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表面止水结构(6)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构缝止水后期补强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后的塑性填料骑缝布设在迎水面的混凝土结构缝(1)上,且包裹后的塑性填料的深度在5~1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缝止水后期补强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止水材料(5)包括止水条带或者聚氨酯化学浆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缝止水后期补强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钻孔内填充柔性止水材料(5)时,所述柔性止水材料(5)的上表面距离钻孔孔口表面高程9.5cm-10.5cm位置处停止填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结构缝止水后期补强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钻孔内填充柔性止水材料(5)时,所述柔性止水材料(5)的上表面距离钻孔孔口表面高程10cm位置处停止填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缝止水后期补强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浆(7)采用高强度水泥砂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缝止水后期补强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钻孔孔道进行高压水冲洗时采用风水联合、从孔底向孔外冲洗的方法进行,冲洗水压0.5MPa直至回水清净为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缝止水后期补强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缝止水后期补强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的孔径大于100mm,钻孔穿过混凝土结构缝(1)并伸入基岩的深度大于50cm,相邻两个所述钻孔之间的间距为15cm~2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缝止水后期补强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待柔性止水材料(5)回填完成之后,沿所在迎水面(3)的混凝土结构缝(1)走向布置柔性表面止水结构(6)闭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构缝止水后期补强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表面止水结构(6)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构缝止水后期补强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后的塑性填料骑缝布设在迎水面的混凝土结构缝(1)上,且包裹后的塑性填料的深度在5~10cm。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俊磊张华明邓成进祝玉珊张鑫李天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