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踏步装置及橇装电控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5553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式踏步装置及橇装电控一体化装置,涉及爬升领域,一种折叠式踏步装置,包括:第一折叠机构以及第二折叠机构;所述第一折叠机构与所述第二折叠机构之间具有若干踏板(5),以及所述第一折叠机构与所述第二折叠机构的一端分别具有连接机构(2),所述第一折叠机构与所述第二折叠机构的另一端分别具有支脚(10);所述连接机构(2),用于连接待攀登机构;所述支脚(10),用于支撑所述折叠式踏步装置;以解决现有橇体或箱式变电站人员进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式踏步装置及橇装电控一体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爬升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折叠式踏步装置及橇装电控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电控橇(橇装电控一体化装置)或箱式变电站在现场施工安装完毕后,土建基础一般要高于地面一定高度,而且电控橇体或箱式变电站的底座为工字钢或H型钢,所以室外地面距室内高度一般大于半米,人员进出电控橇或箱式变电站比较不安全、不方便。原有均采用橇装现场安装完毕后再行焊接钢踏步,现场施工不方便,施工时还要破坏和修复原有橇装防腐涂覆层,整体效果也极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式踏步装置及橇装电控一体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橇体或箱式变电站人员进出的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式踏步装置,包括:第一折叠机构以及第二折叠机构;所述第一折叠机构与所述第二折叠机构之间具有若干踏板,以及所述第一折叠机构与所述第二折叠机构的一端分别具有连接机构,所述第一折叠机构与所述第二折叠机构的另一端分别具有支脚;所述连接机构,用于连接待攀登机构;所述支脚,用于支撑所述折叠式踏步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折叠机构与所述第二折叠机构的结构相同,都包括:若干水平连板和若干竖直连板;所述若干水平连板与所述若干竖直连板之间通过第一销轴连接,所述若干水平连板与所述若干竖直连板沿所述第一销轴进行折叠。优选地,所述若干水平连板的第一个水平连板的一端具有所述连接机构,所述若干水平连板的最后一个水平连板的主体下侧具有所述支脚。优选地,所述支脚具有连接头和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为所述连接头,所述底座用于支撑所述折叠式踏步装置;所述连接头插入所述最后一个水平连板的主体内。优选地,所述若干踏板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二销轴与所述第一折叠机构与所述第二折叠机构连接;所述若干踏板可沿着所述第二销轴转动。优选地,所述第二销轴为2个,1个所述第二销轴将若干踏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折叠机构连接;另1个所述第二销轴将若干踏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折叠机构连接。优选地,所述若干踏板具有通透的网格。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为工形结构,所述工形结构的一侧内部具有延展面,所述延展面上具有连接孔,通过所述连接孔连接所述待攀登机构。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橇装电控一体化装置,包括:如上述的折叠式踏步装置;其中,所述待攀登机构为橇装电控一体化装置。优选地,所述的橇装电控一体化装置具有底座或者H型钢,所述底座或者所述H型钢通过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的折叠式踏步装置连接。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式踏步装置及橇装电控一体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橇体或箱式变电站人员进出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更为清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折叠式踏步装置及橇装电控一体化装置展开时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折叠式踏步装置及橇装电控一体化装置展开时的左(右)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折叠式踏步装置及橇装电控一体化装置展开时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图1和图2中连接点的具体示意图;其中,图4(a)为若干踏板与第一折叠机构或第二折叠机构的连接示意图;图4(b)为橇装电控一体化装置与折叠式踏步装置的连接示意图;图4(c)为支脚与最后一个水平连板的连接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折叠式踏步装置及橇装电控一体化装置折叠时的主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折叠式踏步装置及橇装电控一体化装置折叠时的左(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描述,但是值得说明的是,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技术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然而,对于没有详尽描述的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完全理解本技术。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提供的附图只是为了说明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附图并不是实际按照比例绘制的。同时,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含但不限于”的含义。为解决现有橇体或箱式变电站人员进出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式踏步装置及橇装电控一体化装置,使用时打开,人员离开时折叠于橇体或箱式变电站底座侧面。这样就方便了人员进出电控橇体或箱式变电站,增加了电控橇体或箱式变电站外形美观性。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折叠式踏步装置及橇装电控一体化装置展开时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折叠式踏步装置及橇装电控一体化装置展开时的左(右)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折叠式踏步装置及橇装电控一体化装置展开时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折叠式踏步装置及橇装电控一体化装置折叠时的主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折叠式踏步装置及橇装电控一体化装置折叠时的左(右)视图。在图1-3、5、6中,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折叠式踏步装置,第一折叠4机构以及第二折叠机构;所述第一折叠机构4与所述第二折叠机构之间具有若干踏板5,以及所述第一折叠机构4与所述第二折叠机构的一端分别具有连接机构2,所述第一折叠机构4与所述第二折叠机构的另一端分别具有支脚10;所述连接机构2,用于连接待攀登机构;所述支脚10,用于支撑所述折叠式踏步装置。以解决现有橇体或箱式变电站人员进出的问题。在本技术中,第一折叠机构4以及第二折叠机构为斜形的机构。在图5和图6中,一种折叠式踏步装置处于折叠状态,将连接机构2固定在待攀登机构上,拉动第一折叠机构4以及第二折叠机构,随着第一折叠机构4以及第二折叠机构展开,如图1-3中的展开状态:所述第一折叠机构4与所述第二折叠机构的另一端的2个支脚10与地面接触,若干踏板5成水平状态;此时,工作人员就可通过若干踏板5进入攀登机构内。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折叠机构4与所述第二折叠机构的结构相同,都包括:若干水平连板和若干竖直连板3;所述若干水平连板与所述若干竖直连板3之间通过第一销轴连接,所述若干水平连板与所述若干竖直连板3沿所述第一销轴进行折叠。其中,若干水平连板和若干竖直连板3中的水平或者竖直是以折叠式踏步装置展开使用时的状态进行定义的。图4(c)为支脚与最后一个水平连板的连接示意图。所述支脚10具有连接头和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为所述连接头,所述底座用于支撑所述折叠式踏步装置;所述连接头插入所述最后一个水平连板9的主体内。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本领域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对所述第一折叠机构4与所述第二折叠机构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以所述第一折叠机构4为例,若干水平连板的数量为4个,若干水平连板,包括:第一个水平连板1、第二个水平连板、第三个水平连板以及最后一个水平连板9;若干竖直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式踏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折叠机构以及第二折叠机构;/n所述第一折叠机构与所述第二折叠机构之间具有若干踏板(5),以及所述第一折叠机构与所述第二折叠机构的一端分别具有连接机构(2),所述第一折叠机构与所述第二折叠机构的另一端分别具有支脚(10);/n所述连接机构(2),用于连接待攀登机构;/n所述支脚(10),用于支撑所述折叠式踏步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踏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折叠机构以及第二折叠机构;
所述第一折叠机构与所述第二折叠机构之间具有若干踏板(5),以及所述第一折叠机构与所述第二折叠机构的一端分别具有连接机构(2),所述第一折叠机构与所述第二折叠机构的另一端分别具有支脚(10);
所述连接机构(2),用于连接待攀登机构;
所述支脚(10),用于支撑所述折叠式踏步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踏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折叠机构与所述第二折叠机构的结构相同,都包括:若干水平连板和若干竖直连板;
所述若干水平连板与所述若干竖直连板之间通过第一销轴连接,所述若干水平连板与所述若干竖直连板沿所述第一销轴进行折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踏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水平连板的第一个水平连板(1)的一端具有所述连接机构(2),所述若干水平连板的最后一个水平连板(9)的主体下侧具有所述支脚(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式踏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脚(10)具有连接头和底座;
所述底座的一侧为所述连接头,所述底座用于支撑所述折叠式踏步装置;
所述连接头插入所述最后一个水平连板(9)的主体内。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广庆于胜杰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广利达智能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