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检查井爬梯安装的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553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检查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检查井爬梯安装的工具,包括设置在检查井上方的把手和设置在检查井底部的支撑节,所述把手和支撑节之间设置有若干标准节,所述标准节平行于检查井的侧壁设置,标准节的高度等于相邻的爬梯之间的间距,标准节和支撑节上均设置有踏板,相邻的踏板之间的间距等于爬梯之间的间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检查井爬梯安装费时费力且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检查井爬梯安装的工具
本技术涉及检查井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检查井爬梯安装的工具。
技术介绍
检查井是为城市地下基础设置的供电、给水、排污、通讯等维修安装方便而设置的,一般设置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段距离处,是便于定期检查附属建筑物的设施。为了方便施工人员进入检查,通常会在检查井的内壁上设置爬梯,目前大多数的检查井爬梯都是将铸铁材质的爬梯垂直于井壁并通过膨胀螺栓连接在井壁上。通常是在检查井浇筑施工结束后,工作人员通过吊装工具进入检查井内进行安装,但是由于检查井内空间较小,工作人员安装时费时费力,同时工作人员吊在半空中作业,不方便施力的同时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检查井爬梯安装费时费力且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检查井爬梯安装的工具。一种便于检查井爬梯安装的工具,包括设置在检查井上方的把手和设置在检查井底部的支撑节,所述把手和支撑节之间设置有若干标准节,所述标准节平行于检查井的侧壁设置,标准节的高度等于相邻的爬梯之间的间距,标准节和支撑节上均设置有踏板,相邻的踏板之间的间距等于爬梯之间的间距。进一步地,所述把手包括两根互相平行的“L”形的握持段和设置在握持段之间的连接杆,所述握持段水平段底部设置有橡胶垫,握持段竖直段的底部连接有标准节。进一步地,所述标准节包括两根平行的立杆,所述立杆的高度等于相邻的爬梯之间的间距,两根立杆的中部之间设置有踏板,立杆上部设置有垂直于立杆的支撑杆,支撑杆的前端抵至检查井的侧壁,相邻的标准节之间通过立杆插接连接,连接处设置有固定螺栓。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的端部设置有橡胶垫。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节包括互相平行的竖直杆,所述竖直杆之间设置有若干踏板,相邻的踏板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的爬梯之间的间距,竖直杆的上端设置有插杆、下端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插杆与最下端的标准节插接连接,连接处设置有固定螺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包括设置在把手和支撑节之间的若干标准节,可以根据检查井的深度选择标准节的数量,适用于不同深度的检查井,使用范围广;标准节的高度等于相邻爬梯之间的间距,方便工作人员安装爬梯;标准节和支撑节上均设置有踏板,方便工作人员上下;把手包括“L”形的握持段,握持段水平段的底部设置有橡胶防滑垫,可以增大摩擦,防止把手滑移;握持段之间设置有连接杆,能够增加把手强度,防止断裂。标准节包括两根平行的立杆,立杆的中部设置有踏板,便于工作人员上下,立杆的上部设置有垂直于立杆的支撑杆,支撑杆的前端抵至检查井的侧壁,可以对标准节起到支撑作用,防止立杆断裂;相邻的标准节之间通过立杆插接连接,拆装快捷,使用方便;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层,能够增大摩擦,防止支撑杆偏移;支撑节包括两根竖直杆,竖直杆之间设置有若干踏板,方便工作人员上下标准节安装爬梯,同时可以对标准节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便于检查井爬梯安装的工具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一种便于检查井爬梯安装的工具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一种便于检查井爬梯安装的工具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便于检查井爬梯安装的工具的标准节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便于检查井爬梯安装的工具的支撑节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便于检查井爬梯安装的工具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为:1为把手,2为支撑节,3为标准节,4为踏板,5为爬梯,6为检查井,101为握持段,102为连接杆,103为橡胶防滑垫,201为竖直杆,202为插杆,301为立杆,302为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解释说明:如图1~5所示,一种便于检查井爬梯安装的工具,包括设置在检查井6上方的把手1和设置在检查井6底部的支撑节2,所述把手1包括两根互相平行的“L”形的握持段101和设置在握持段101之间的连接杆102,所述握持段101水平段底部设置有橡胶防滑垫103,具体地,橡胶防滑垫103设置在握持段101水平段的端部,所述把手1和支撑节2之间设置有若干标准节3,具体地,握持段101竖直段的底部连接有标准节3,所述标准节3平行于检查井6的侧壁设置,标准节3的高度等于相邻的爬梯5之间的间距。标准节3包括两根平行的立杆301,所述立杆301的高度等于相邻的爬梯5之间的间距,两根立杆301的中部之间设置有踏板4,立杆301上部设置有垂直于立杆301的支撑杆302,支撑杆302的前端抵至检查井6的侧壁,具体地,支撑杆302的前端设置有橡胶层,相邻的标准节3之间通过立杆301插接连接,连接处设置有固定螺栓,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立杆301上端设置有插入端,下端设置有与插入段匹配的插槽,插入端的上端设置有水平的孔,固定螺栓穿过插槽和插入端的上端将相邻的立杆301连接。支撑节2包括互相平行的竖直杆201,所述竖直杆201之间设置有若干踏板4,相邻的踏板4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的爬梯5之间的间距,竖直杆201的上端设置有插杆202、下端设置有橡胶垫,插杆202与最下端的标准节3插接连接,连接处设置有固定螺栓,具体地,插杆202的尺寸与立杆301上的插槽尺寸相匹配,固定螺栓穿过最下端的立杆301底部和插杆202的上端将竖直杆201和最下端的立杆301连接,实现支撑节2和标准节3的连接。如图6所示,本技术在使用时,工作人员根据检查井6的深度计算需要安装爬梯5的数目,确定需要的标准节3的数目,然后将标准节3依次安装在支撑节2上,具体地,工作人员将立杆301底部的插槽对应插杆201连接,通过固定螺栓固定,然后将需要的标准节3通过固定螺栓依次插接连接,最上端的标准节3上端连接上把手1,连接完成后将整体工具通过吊装装置放入检查井6内,保证支撑节2底部稳定支撑在检查井6底部,同时标准节3上的支撑杆302支撑在检查井6的侧壁上,确保标准节3的稳定支撑,握持段101的端部设置的橡胶防滑垫103保证把手1稳定不滑动,多点支撑确保整个工具稳定放置,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在安装爬梯5时,工作人员通过标准节3上设置的踏板4进入检查井6内,从检查井6的底部开始逐步向上进行安装,具体地,工作人员站在踏板4上将爬梯5通过工具固定在检查井6的侧壁上,在踏板4的支撑下工作人员可以稳定施力,保证爬梯5安装牢固,同时相邻踏板4之间的间距等于爬梯5之间的间隔,工作人员每次上升的高度即为下一爬梯5的安装高度,方便施工,省时省力。在使用结束后工作人员可以将把手1、标准节3和支撑节2依次拆卸,方便保存和移动,在下次使用时根据检查井6的深度重新组装,适用多种深度的检查井,适用范围广。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申请专利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检查井爬梯安装的工具,包括设置在检查井(6)上方的把手(1)和设置在检查井(6)底部的支撑节(2),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和支撑节(2)之间设置有若干标准节(3),所述标准节(3)平行于检查井(6)的侧壁设置,标准节(3)的高度等于相邻的爬梯(5)之间的间距,标准节(3)和支撑节(2)上均设置有踏板(4),相邻的踏板(4)之间的间距等于爬梯(5)之间的间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检查井爬梯安装的工具,包括设置在检查井(6)上方的把手(1)和设置在检查井(6)底部的支撑节(2),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和支撑节(2)之间设置有若干标准节(3),所述标准节(3)平行于检查井(6)的侧壁设置,标准节(3)的高度等于相邻的爬梯(5)之间的间距,标准节(3)和支撑节(2)上均设置有踏板(4),相邻的踏板(4)之间的间距等于爬梯(5)之间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检查井爬梯安装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包括两根互相平行的“L”形的握持段(101)和设置在握持段(101)之间的连接杆(102),所述握持段(101)水平段底部设置有橡胶防滑垫(103),握持段(101)竖直段的底部连接有标准节(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检查井爬梯安装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节(3)包括两根平行的立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贺贺刘济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