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在能专利>正文

多功能三相电防窃电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4480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功能三相电防窃电控制器,属于交流供电线路控制设备,包括电源,信号传感器、电子开关、控制电路和执行机构,其信号传感器由互感器T1、T2、T3和T4、T5、T6组成,T1、T2、T3的原边分别接在电表表前的三根相线上,其副边相互串联,T4、T5、T6的原边接在电表表后的三根相线上,其副边亦相互串联,T1、T2、T3的副边信号与T4、T5、T6的副边信号分别经整流后反相地接在一个电位器的两端经叠加后形成窃电检测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成本低廉、功能齐全。(*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电力线路的防窃电控制设备,对用电电器设备及人身安全亦具保护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各种类型的集体及个体私营经济象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对三相电的需求亦不断增加,然而,尚有为数不少的业主无视国家用电管理法规,挖空心思偷盗国家电力,乱拉线,安全隐患随处可见,有的甚至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后果,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供电及电力管理部门对此忧心忡忡,然而却苦无良策。本技术正是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其目的在于为用电管理部门提供一种能预防各种窃电行为的防窃电控制器,使偷电者无法得逞,同时对电网的过压,过流及负载短路亦具保护作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三相电防窃电控制器,包括电源、信号传感器、电子开关、控制电路和执行机构,信号传感器将检测信号通过电子开关送到控制电路,再由控制电路控制执行机构动作,其信号传感器由匝比相同的互感器T1、T2、T3和T4、T5、T6组成,互感器T1、T2、T3的原边分别接在电表表前的三根相线上,其副边相互串联后与半波整流二极管VD1串联,VD1的另一端与电位器RP2的一端相接,由电位器RP2的滑动端输出第一路检测信号至电位器RP3的一端,互感器T4、T5、T6的原边分别接在电表表后的三根相线上,其副边亦互相串联后与整流二极管VD3串联,输出与第一路检测信号极性相反的第二路检测信号至电位器RP3的另一端,电位器RP3的滑动端输出第一与第二两路检测信号叠加后的检测信号至“或”门二极管VD2,所述的电子开关为由三极管VT组成的反相器,三极管VT的基极与“或”门二极管VD2相接,其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在正常情况下,互感器T1、T2、T3副边的叠加信号与互感器T4、T5、T6副边的叠加信号大小相等,但由于它们的极性相反,因此它们叠加后输出至“或”门二极管VD2的电平为“0”,VD2截止,三极管VT截止,VT输出高电平至控制电路输入端,使控制电路输出端为低电平,执行机构不动作。当发生窃电行为时,互感器T1、T2、T3副边的串联信号即大于T4、T5、T6副边的串联信号,这两个信号叠加后便会输出一个高电平至二极管VD2,使VD2导通,至使三极管VT随之饱和,此时VT便输出一个低电平至控制电路,控制电路随之便输出高电平至执行机构,使执行机构得电动作,切断交流接触器的供电电源。本技术可防止各种表前、表后与表内窃电行为,而且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图1是多功能三相防窃电控制器电原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描述一种多功能三相防窃电控制器,包括电源、信号传感器、电子开关、控制电路和执行机构,信号传感器将检测信号通过电子开关送到控制电路,再由控制电路控制执行机构动作,其信号传感器由匝比相同的互感器T1、T2、T3和T4、T5、T6组成,互感器T1、T2、T3的原边分别接在电表表前的三根相线上,其副边相互串联后与半波整流二极管VD1串联,VD1的另一端与电位器RP2的一端相接,由电位器RP2的滑动端输出第一路检测信号至电位器RP3的一端,互感器T4、T5、T6的原边分别接在电表表后的三根相线上,其副边亦互相串联后反相地与整流二极管VD3串联,输出与第一路检测信号极性相反的第二路检测信号至电位器RP3的另一端,电位器RP3的滑动端输出第一与第二两路检测信号叠加后的检测信号至“或”门二极管VD2,所述的电子开关为由三极管VT组成的反相器,三极管VT的基极与“或”门二极管VD2相接,其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接。下面对电路各部分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分别叙述 1、窃电信号检测窃电信号检测由互感器T1、T2、T3和T4、T5、T6组成,T1、T2、T3的原边分别接在电表表前的三根相线上,其副边相互串联后与半波整流二极管VD1串联,VD1的另一端与电位器RP2的一端相接,由电位器RP2的滑动端输出第一路检测信号至电位器RP3的一端,互感器T4、T5、T6的原边分别接在电表表后的三根相线上,其副边亦互相串联后反相地与整流二极管VD3串联,输出与第一路检测信号极性相反的第二路检测信号至电位器RP3的另一端,电位器RP3的滑动端输出第一与第二两路检测信号叠加后的检测信号至“或”门二极管VD2,所述的电子开关为由三极管VT组成的反相器,三极管VT的基极与“或”门二极管VD2相接,其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接。正常情况下,互感器T1、T2、T3副边串联信号与互感器T4、T5、T6副边串联信号大小相等、极性相反,其叠加后输出为“0”,此时“或”门二极管VD2截止,三极管VT亦截止并输出高电平,控制电路输出低电平,执行机构不动作。当发生窃电行为时,T1+T2+T3>T4+T5+T6,叠加后输出高电平使二极管VD2导通,三极管VT随之饱和而输出低电平,控制电路输出高电平,使执行机构得电动作,切断交流接触器的供电电源,使窃电者无法得逞。2、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由集成块IC1构成,集成块IC1为NE555型,其输出端“3”脚接执行机构,该执行机构由发光二极管VD6及继电器J组成,继电器J的常闭触点。接在交流接触器的线圈上,继电器J上亦可并联一只二极管VD7,IC1的“2”脚作为输入端与三极管VT的输出端相接。3、过流与负载短路检测电路为限制用电量,作到计划用电,同时在负载发生短路时能迅速切断供电线路,以避免发生火灾事故,本技术在系统中设置了一个过流与负载短路检测电路,该检测电路由电位器RP1、二极管VD4、稳压管VD5及电容C1组成,电位器RP1的两端与互感器T1、T2、T3的副边串联支路并联,检测电路的输出端接在三极管VT的基极上,电位器RP1为过流设定电位器,当负载电流未超过设定值时,三极管VT截止,IC1的“2”脚为高电平,“3”脚输出低电平,继电器J不动作。当负载电流大于设定值或负载短路时,三极管VT饱和导通,IC1的“2”脚变为低电平,“3”脚输出高电平,从而点亮发光二极管并使继电器J得电动作,切断交流接触器的供电线路。4、电源系统电源由降压元件电阻R7、电容C9,二极管VD10-VD13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电阻R5、R6及稳压管VD9、滤波电容C8组成,由稳压管VD9输出一路稳定的直流电作为各部分电路的工作电源,同时由电阻R5输出一路脉动直流信号做为电网电压的过压检测信号,该检测信号通过电阻R4、电位器RP4送至过压检测电路IC2的输入端,IC2选用TWH8778型集成块,其输出端通过二极管VD8与三极管VT的基极相联。正常情况下,IC2输出至二极管VD8的电位小于1.6V,此时三极管VT截止,IC1的“2”脚为高电平,其“3”脚为低电平,执行机构不动作。当电网电压超过设定值时(三相450V,单相280V),则整流出来的脉动电压也随之升高,致使IC2输出至VD8的电位大于1.6V,此时三极管VT饱和导通,IC1的“2”脚变为低电平,“3”脚变为高电平,点亮发光二极管VD6示警,同时继电器J得电动作,断开交流接触器供电线路。5、为保护电冰箱等高档电器,本技术可在控制电路上接入延时保护电路,该延时保护电路由电阻R2、R3,电容C4、C6组成,R2、C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三相电防窃电控制器,包括电源、信号传感器、电子开关、控制电路和执行机构,信号传感器将检测信号通过电子开关送到控制电路,再由控制电路控制执行机构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传感器由匝比相同的互感器T1、T2、T3和T4、T5、T6组成,互感器T1、T2、T3的原边分别接在电表表前的三根相线上,其副边相互串联后与半波整流二极管VD1串联,VD1的另一端与电位器RP2的一端相接,由电位器RP2的滑动端输出第一路检测信号至电位器RP3的一端,互感器T4、T5、T6的原边分别接在电表表后的三根相线上,其副边亦互相串联后反相地与整流二极管串联,输出与第一路检测信号极性相反的第二路检测信号至电位器RP3的另一端,电位器RP3的滑动端输出第一与第二两路检测信号叠加后的检测信号至“或”门二极管VD2,所述的电子开关为由三极管VT组成的反相器,三极管VT的基极与“或”门二极管VD2相接,其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在能
申请(专利权)人:刘在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