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朝阳专利>正文

茶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410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活日用品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茶壶。茶壶,包括顶部开口的壶体和滤筒,滤筒顶部设有凸檐并由此扣挂于壶口而置于壶体之中,滤筒顶部开口内套接有壶盖,滤筒的壁上及底部设置有狭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茶壶结构简单,使用时可以使茶叶得到充分浸泡及混合,而且很容易清洗。(*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中的饮品装置,尤其涉及是一种茶壶
技术介绍
常用的茶壶是将茶叶直接浸泡于壶体的水中,使用的时候时常会将茶叶渣随水倒出,影响口感,另一方面也不便于清除壶体内部的茶叶残渣。也有采用在壶体内部设置有滤筒的茶壶,所使用的滤筒是致密的金属网,泡茶的时候茶叶渣经常会堵塞滤孔,导致滤筒内部的茶汁不能充分地与壶体内的水混合,造成茶叶的浪费,而且这种滤筒也不便于清洗。专利CN00250907.5公开了一种具有活塞及滤筒的茶壶,其滤筒上设置有锥形滤孔,其滤孔孔径由滤筒内向外逐渐减小,因此滤孔与存在被堵塞的问题,而且也不容易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茶水浸泡及混合充分的茶壶。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容易清洗的茶壶。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茶壶,包括顶部开口的壶体和滤筒,滤筒顶部设有凸檐并由此扣挂于壶口而置于壶体之中,滤筒顶部开口内套接有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筒的玻璃筒壁及底部设置有滤孔。在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滤孔为穿通滤筒壁及底部的狭缝。所述茶壶的制备可选用符合卫生要求的材料耐热玻璃。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的茶壶制造简单,使用时可以使茶叶得到充分浸泡及混合,而且很容易清洗。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茶壶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茶壶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及图2,一种茶壶包括壶体3、滤筒2及壶盖1。壶体3是具有开口的由两平行平面与中空的近似球形相切而形成的容器,在其外壁的一侧设有握把31,在其外壁与握把31相对的另一侧上设有壶嘴32。滤筒2的顶部具有凸檐21,通过凸檐21滤筒2扣挂于壶体3的开口并置于壶体3的内部。凸檐21以下的滤筒2的高度比壶体3内腔的高度小,滤筒2的外径与壶体3开口的内径相当,由此可以方便安装或取下滤筒2。滤筒2的壁下部及底部开设有数条穿通滤筒的狭缝22,使泡茶时滤筒2内部较浓的茶汁与壶体3中的茶汁得以充分的混合,也使得茶叶被充分浸泡。滤筒2的开口内套接壶盖1,两者间可紧密配合,也可轻松取下壶盖1,以方便保温或者散热。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在滤筒壁及底部设有圆形滤孔,其余部分与上面的相同。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没有使用握把,而是采用一提手,该提手跨过壶盖,其两端与壶体外壁连接,其余部分与上面的相同。以上通过事实例对技术进行了具体描述,但是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在权利要求范围内的任何改动均受本技术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壶,包括顶部开口的壶体和滤筒,滤筒顶部设有凸檐并由此扣挂于壶口而置于壶体之中,滤筒顶部开口内套接有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筒的玻璃筒壁及底部设置有滤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壶,包括项部开口的壶体和滤筒,滤筒顶部设有凸檐并由此扣挂于壶口而置于壶体之中,滤筒顶部开口内套接有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筒的玻璃筒壁及底部设置有滤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孔为穿通滤筒壁及底部的狭缝。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李朝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