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粘度排水沥青混凝土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4093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粘度排水沥青混凝土制备装置,包括壳体、混合罐,壳体的底部焊接有支腿,壳体的内部开设有混合间,混合间的内壁镀有镀银层,壳体顶部的右端焊接有进料斗,进料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破碎辊,壳体的右端面通过螺钉连接有支撑架、电机,电机位于支撑架的下方,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混合罐焊接在混合间内,混合罐的左端面贯穿出壳体,混合罐的左端面铰接有密封盖,混合罐的外圆周面缠绕有第一加热管,混合罐内部的内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凹槽。通过第一加热管与第二加热管的配合,第一加热管可以对混合罐的罐体进行加热,第二加热管可以对搅拌轴进行加热,使得沥青混凝土加热更均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粘度排水沥青混凝土制备装置
本技术涉及排水沥青混凝土制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粘度排水沥青混凝土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沥青混凝土俗称沥青砼,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或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在沥青混凝土的制备过程中,需要对沥青混凝土进行混合,而对于高粘度排水沥青混凝土而言,由于其粘度高,在混合过程中如果加热温度不够、加热不均匀,容易导致部分沥青混凝土发生结块,影响沥青混凝土的混合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高粘度排水沥青混凝土制备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粘度排水沥青混凝土制备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加热温度不够、加热不均匀导致沥青混凝土发生结块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粘度排水沥青混凝土制备装置,包括壳体、混合罐,所述壳体的底部焊接有支腿,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混合间,所述混合间的内壁镀有镀银层,所述壳体顶部的右端焊接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破碎辊,所述壳体的右端面通过螺钉连接有支撑架、电机,所述电机位于支撑架的下方,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混合罐焊接在混合间内,所述混合罐的左端面贯穿出壳体,所述混合罐的左端面铰接有密封盖,所述混合罐的外圆周面缠绕有第一加热管,所述混合罐内部的内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混合罐的内部转动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外圆周面焊接有螺旋叶片,所述搅拌轴的右端贯穿过混合罐、壳体,所述搅拌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的底部与主动锥齿轮啮合,所述搅拌轴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管的右端贯穿出空腔,所述第二加热管的右端面与支撑架下端的左侧面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斗的底部贯穿进混合间并与混合罐的顶部焊接,而且进料斗与混合罐的内部相通。进一步的,所述混合罐、搅拌轴、螺旋叶片均由高导热金属制成。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热管呈螺旋状缠绕在混合罐的外表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加热管不与空腔的内壁接触。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下端位于从动锥齿轮的右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通过第一加热管与第二加热管的配合设置,第一加热管呈螺旋状缠绕在混合罐的外表面,可以对混合罐的罐体进行加热,加热更加均匀,而第二加热管可以对搅拌轴进行加热,使得在沥青混凝土混合时,搅拌轴也可以对沥青混凝土进行加热,进一步提高加热的均匀度,而通过混合间内壁的镀银层,使得混合间具有较好的保温能力,使得减少混合罐热量的流失,可以很好的提高加热效果,减小耗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混合罐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混合罐的截面图。图1-4中:1-壳体,101-混合间,2-支腿,3-镀银层,4-进料斗,5-破碎辊,6-混合罐,601-凹槽,7-密封盖,8-第一加热管,9-搅拌轴,901-空腔,10-螺旋叶片,11-第二加热管,12-支撑架,13-从动锥齿轮,14-主动锥齿轮,15-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高粘度排水沥青混凝土制备装置,包括壳体1、混合罐6,下面对一种高粘度排水沥青混凝土制备装置的各个部件进行详细描述:壳体1的底部焊接有支腿2,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混合间101,混合间101的内壁镀有镀银层3,壳体1顶部的右端焊接有进料斗4,进料斗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破碎辊5,壳体1的右端面通过螺钉连接有支撑架12、电机15,电机15位于支撑架12的下方,电机15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14;具体的,镀银层3能够反射热量,使得混合间101具有较好的保温能力,减少混合罐6的热量流失,减少加热耗能,而通过进料斗4可往混合罐6内添加沥青混凝土制备所需的砾石、添加剂等,而破碎辊5可在砾石添加时,对体积较大的砾石进行破碎,以此提高沥青混凝土的制备品质;根据以上所述,混合罐6焊接在混合间101内,混合罐6的左端面贯穿出壳体1,混合罐6的左端面铰接有密封盖7,混合罐6的外圆周面缠绕有第一加热管8,混合罐6内部的内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凹槽601,混合罐6的内部转动设置有搅拌轴9,搅拌轴9的外圆周面焊接有螺旋叶片10,搅拌轴9的右端贯穿过混合罐6、壳体1,搅拌轴9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轮13,从动锥齿轮13的底部与主动锥齿轮14啮合,搅拌轴9的内部开设有空腔901,空腔90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加热管11,第二加热管11的右端贯穿出空腔901,第二加热管11的右端面与支撑架12下端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具体的,第一加热管8可以对混合罐6的罐体进行加热,而后混合罐6再将热量传递至沥青混凝土内,以此可以对沥青混凝土进行加热,而采用此种结构,可以提高沥青混凝土的加热均匀度,而混合罐6内部的凹槽601,可在沥青混凝土搅拌时,提高混合罐6与沥青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搅拌效果,同时凹槽601还可以增大混合罐6与沥青混凝土的接触面积,提高热量的传递效果;电机15可通过主动锥齿轮14与从动锥齿轮13的啮合带动搅拌轴9进行转动,而搅拌轴9再带动螺旋叶片10进行转动,于是螺旋叶片10可以对混合罐6内部的沥青混凝土进行搅拌、混合,而在搅拌轴9的搅拌过程中,第二加热管11可以对搅拌轴9、螺旋叶片10进行加热,而加热后的搅拌轴9、螺旋叶片10再将热量传递至沥青混凝土内,以此可对混合罐6内部中央的沥青混凝土进行加热,极大的提高了沥青混凝土的加热均匀度,而在第二加热管11加热时,由于第二加热管11不与搅拌轴9直接接触,所以当搅拌轴9转动时,不会影响到第二加热管11的正常使用,接着当沥青混凝土混合制备完后,便可打开混合罐6的密封盖7,以此混合罐6内部的沥青混凝土可以取出。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粘度排水沥青混凝土制备装置,包括壳体(1)、混合罐(6),其特征在于:/n所述壳体(1)的底部焊接有支腿(2),所述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混合间(101),所述混合间(101)的内壁镀有镀银层(3),所述壳体(1)顶部的右端焊接有进料斗(4),所述进料斗(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破碎辊(5),所述壳体(1)的右端面通过螺钉连接有支撑架(12)、电机(15),所述电机(15)位于支撑架(12)的下方,所述电机(15)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14);/n所述混合罐(6)焊接在混合间(101)内,所述混合罐(6)的左端面贯穿出壳体(1),所述混合罐(6)的左端面铰接有密封盖(7),所述混合罐(6)的外圆周面缠绕有第一加热管(8),所述混合罐(6)内部的内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凹槽(601),所述混合罐(6)的内部转动设置有搅拌轴(9),所述搅拌轴(9)的外圆周面焊接有螺旋叶片(10),所述搅拌轴(9)的右端贯穿过混合罐(6)、壳体(1),所述搅拌轴(9)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轮(13),所述从动锥齿轮(13)的底部与主动锥齿轮(14)啮合,所述搅拌轴(9)的内部开设有空腔(901),所述空腔(90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加热管(11),所述第二加热管(11)的右端贯穿出空腔(901),所述第二加热管(11)的右端面与支撑架(12)下端的左侧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粘度排水沥青混凝土制备装置,包括壳体(1)、混合罐(6),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的底部焊接有支腿(2),所述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混合间(101),所述混合间(101)的内壁镀有镀银层(3),所述壳体(1)顶部的右端焊接有进料斗(4),所述进料斗(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破碎辊(5),所述壳体(1)的右端面通过螺钉连接有支撑架(12)、电机(15),所述电机(15)位于支撑架(12)的下方,所述电机(15)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14);
所述混合罐(6)焊接在混合间(101)内,所述混合罐(6)的左端面贯穿出壳体(1),所述混合罐(6)的左端面铰接有密封盖(7),所述混合罐(6)的外圆周面缠绕有第一加热管(8),所述混合罐(6)内部的内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凹槽(601),所述混合罐(6)的内部转动设置有搅拌轴(9),所述搅拌轴(9)的外圆周面焊接有螺旋叶片(10),所述搅拌轴(9)的右端贯穿过混合罐(6)、壳体(1),所述搅拌轴(9)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轮(13),所述从动锥齿轮(13)的底部与主动锥齿轮(14)啮合,所述搅拌轴(9)的内部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康胡逸汤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道工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江苏东道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