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用助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727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用助行器,包括上框架、连接杆和底框架,上框架上设置有握把,底框架上设置有第二魔术贴;通过设置可拆卸的握把以及可调节的把手,可以满足不同儿童的使用需求,提高舒适性;另外通过魔术贴可以有效保证儿童在使用时的安全;而且可以通过限制滑动套的滑动距离来满足不同儿童的步伐大小,也进一步在保护安全的情况下提高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用助行器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儿童用助行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儿童助行器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满足不同儿童的差异需求,一方面没有足够强的针对性保护,不能针对不同儿童实现保护措施的调节,从而导致儿童在使用过程中摔伤或者造成其他一系列的问题;另一方面因现有的儿童助行器结构单一,无法进行零部件的调节,所以在使用的舒适性不高,儿童容易对使用助行器产生厌恶,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童用助行器,具有保护性能强,适用性广的特点,结构新颖。一种儿童用助行器,包括上框架和底框架,上框架和底框架平行,上框架包括两根第一长杆和一根第一圆弧杆,两根第一长杆通过第一圆弧杆固定连接,底框架包括两根第二长杆和一根第二圆弧杆,两根第二长杆通过第二圆弧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长杆和第一圆弧杆的连接处通过连接杆与第二长杆和第二圆弧杆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弧杆上可拆卸连接有两个握把;所述第二长杆后端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支撑座底部连接有万向轮,第二长杆前端底部连接有定滑轮,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用助行器,包括上框架(17)和底框架(6),上框架(17)和底框架(6)平行,上框架(17)包括两根第一长杆(26)和一根第一圆弧杆(28),两根第一长杆(26)通过第一圆弧杆(28)固定连接,底框架(6)包括两根第二长杆(25)和一根第二圆弧杆(23),两根第二长杆(25)通过第二圆弧杆(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长杆(26)和第一圆弧杆(28)的连接处通过连接杆(10)与第二长杆(25)和第二圆弧杆(23)的连接处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杆(28)上可拆卸连接有两个握把(24);所述第二长杆(25)后端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支撑座(2)底部连接有万向轮(3),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用助行器,包括上框架(17)和底框架(6),上框架(17)和底框架(6)平行,上框架(17)包括两根第一长杆(26)和一根第一圆弧杆(28),两根第一长杆(26)通过第一圆弧杆(28)固定连接,底框架(6)包括两根第二长杆(25)和一根第二圆弧杆(23),两根第二长杆(25)通过第二圆弧杆(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长杆(26)和第一圆弧杆(28)的连接处通过连接杆(10)与第二长杆(25)和第二圆弧杆(23)的连接处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杆(28)上可拆卸连接有两个握把(24);所述第二长杆(25)后端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支撑座(2)底部连接有万向轮(3),第二长杆(25)前端底部连接有定滑轮,所述支撑座(2)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杆(7),滑杆(7)后端与支撑座(2)固定连接,前端通过固定块(9)与第二长杆(25)固定连接;滑杆(7)上设有两个弹簧夹(4),两个弹簧夹(4)之间设置有滑动套(5),滑动套(5)可以在滑杆(7)上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用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24)包括连接件(16)和把手(13),所述连接件(16)前后两面中的任意一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软板(22),两个软板(22)的间距和第一圆弧杆(28)的直径相同,软板(22)开有第一通孔,在第一通孔内设有紧固螺栓(21);连接件(16)上下面之间贯穿有第二通孔,所述把手(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方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新盛医疗器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