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333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池包和车辆。该电池包包括电池模组和冷却装置电池模组包括电池直连组层,每层电池直连组层至少包括两个并排且间隔布置的电池直连组,电池直连组包括一个或多个电芯堆叠体,相邻且并排布置的两个电池直连组同一端的两个第一极耳支架相连且该两个电池直联组与两端的第一极耳支架之间限定出容纳空间;冷却装置中液冷板上连有导热板并与电池直连组层热贴合,电池模组上、下表面均布置有液冷板,其中一个液冷板与所述容纳空间围合成容纳槽,导热板插入容纳槽内且容纳槽由另一个液冷板封合,导热胶设置在电池直连组与导热板之间。该电池包中冷却装置兼具散热及防护效果,内部结构简单且电池导热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和车辆
本技术属于动力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电池包和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新能源汽车多采用液冷电池模组来提供动力。但软包电池液冷系统设计难度大,往往采用导热板接触软包电池,一个导热板接触一个电芯或者两个电芯共用一个导热板,导热板从电芯厚度方向将电芯的热量导出来,这种方式不仅导热效率低,还会增加电池重量,且电芯数量越多,导热板数量越多,组装也越复杂。另外,目前行业内期望电池包的高度不断降低,但传统的软包电池往往采用立着组装方式,这样模组的高度往往较高,而由于软包电池的制作工艺和成本等多种要求又无法降低高度,难以适应电池系统高度降低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电池包和车辆。该电池包中冷却装置兼具散热及防护效果,且可以使多个电芯堆叠体可以共用一个导热板,不仅内部结构简单且电池导热效率高、组装难度小,还能更好的适应电池系统高度降低的需求。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池包。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该电池包包括: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一层电池直连组层,每层所述电池直连组层至少包括两个电池直连组,所述电池直连组包括一个或多个电芯堆叠体,每个所述电芯堆叠体分别独立地包括多个沿所述电池模组高度方向叠放的电芯,每层所述电池直连组层中多个所述电池直连组并排且间隔布置,每个所述电池直连组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两端分别独立地设有第一极耳支架,相邻且并排布置的两个所述电池直连组同一端的两个所述第一极耳支架相连、且该两个所述电池直联组与两端的所述第一极耳支架之间限定出容纳空间;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导热胶、导热板和至少两个液冷板,所述液冷板上连接有所述导热板,所述液冷板与所述电池直连组层热接触且所述电池模组上表面及下表面均布置有所述液冷板,其中一个所述液冷板与所述容纳空间围合形成容纳槽,所述导热板插入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容纳槽由另一个所述液冷板封合,任意两个相邻且并排布置的所述电池直连组之间均布置有所述导热板,所述导热胶设置在所述电池直连组与所述导热板之间,所述导热板在所述液冷板上的投影可以为波浪线或Z形曲折线。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电池包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电芯堆叠体采用电芯平躺的方式,由此可以通过调节电芯堆叠体中多层电芯的叠放厚度及电池直连组层的层数来适应电池包的高度要求;2)冷却采用导热胶直接填充导热板和电芯堆叠体间隙的方式直接接触电芯,导热胶填充分布在电芯堆叠体中各个并联电芯的侧面,冷却效率更高;3)可以利用电池模组的堆叠结构来固定液冷板及导热板,利用电池包的固有结构代替支撑固定冷却装置的零件,从而既能提高电池散热效率,又能简化电池内部结构并降低电池成本;4)可以将现有电池模组的防护板结构替换为液冷板,使液冷板兼具冷却及防护效果,由此可以在不增加现有电池模组结构的基础上增加冷却部件,从而既能提高冷却效果,又能简化电池内部结构;5)可以使相邻两个并联布置的电池直连组,甚至多层电池直连组层中相邻并排布置的两列电池直连组共用一个导热板,由此可以大大降低冷却装置中导热板的数量,从而使电池内部结构更为简单;6)通过使导热板在液冷板上的投影为曲线,可以进一步提高导热板与导热胶、液冷板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电池包中冷却装置兼具散热及防护效果,且可以使多个电芯堆叠体可以共用一个导热板,不仅内部结构简单且电池导热效率高、组装难度小,还能更好的适应电池系统高度降低的需求。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电池包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任选地,所述导热板与所述液冷板T型连接并分布在所述液冷板的上侧和/或下侧。任选地,每层所述电池直连组层共用一个所述液冷板,至少一层所述电池直连组层中相邻两列并排布置的所述电池直连组共用一个所述导热板。任选地,所述冷却装置包括两个液冷板,一个所述液冷板布置在所述电池模组下表面且所述导热板分布在所述液冷板的上侧,另一个所述液冷板布置在所述电池模组上表面且所述导热板分布在所述液冷板的下侧。任选地,每个所述液冷板分别独立的设有导热胶填充口和与所述导热胶填充口匹配的盖体。任选地,任意相邻两层所述电芯堆叠体之间分别独立的设有隔热泡棉,所述液冷板与任意一个所述电池直连组层之间分别独立的设有隔热泡棉。任选地,所述第一极耳支架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液冷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对应的第一连接孔或第一凸起。任选地,每个所述电池直连组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所述电芯堆叠体且相邻两个所述电芯堆叠体之间分别独立地设有第二极耳支架,所述第二极耳支架上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液冷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固定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或第二凸起。任选地,所述导热板在垂直于所述电池直连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与相邻两个并排布置的所述电池直连组之间的距离的比值为(0.2~0.7):1。根据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车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该车辆包括上述的电池包。该车辆中动力电池的散热效果好且重量轻,续航能力更稳定。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包内部结构示意简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单层电池直连组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单层电池直连组层的平面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并排布置的电池直连组中第一极耳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并排布置的电池直连组中第二极耳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直连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的单层电池直连组层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液冷板的结构示意简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再一个实施例的液冷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隔热泡棉与电池直连组层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一层电池直连组层,每层所述电池直连组层至少包括两个电池直连组,所述电池直连组包括一个或多个电芯堆叠体,每个所述电芯堆叠体分别独立地包括多个沿所述电池模组高度方向叠放的电芯,每层所述电池直连组层中多个所述电池直连组并排且间隔布置,每个所述电池直连组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两端分别独立地设有第一极耳支架,相邻且并排布置的两个所述电池直连组同一端的两个所述第一极耳支架相连、且该两个所述电池直联组与两端的所述第一极耳支架之间限定出容纳空间;/n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导热胶、导热板和至少两个液冷板,所述液冷板上连接有所述导热板,所述液冷板与所述电池直连组层热接触且所述电池模组上表面及下表面均布置有所述液冷板,其中一个所述液冷板与所述容纳空间围合形成容纳槽,所述导热板插入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容纳槽由另一个所述液冷板封合,任意两个相邻且并排布置的所述电池直连组之间均布置有所述导热板,所述导热胶设置在所述电池直连组与所述导热板之间,所述导热板在所述液冷板上的投影为波浪线或Z形曲折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一层电池直连组层,每层所述电池直连组层至少包括两个电池直连组,所述电池直连组包括一个或多个电芯堆叠体,每个所述电芯堆叠体分别独立地包括多个沿所述电池模组高度方向叠放的电芯,每层所述电池直连组层中多个所述电池直连组并排且间隔布置,每个所述电池直连组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两端分别独立地设有第一极耳支架,相邻且并排布置的两个所述电池直连组同一端的两个所述第一极耳支架相连、且该两个所述电池直联组与两端的所述第一极耳支架之间限定出容纳空间;
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导热胶、导热板和至少两个液冷板,所述液冷板上连接有所述导热板,所述液冷板与所述电池直连组层热接触且所述电池模组上表面及下表面均布置有所述液冷板,其中一个所述液冷板与所述容纳空间围合形成容纳槽,所述导热板插入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容纳槽由另一个所述液冷板封合,任意两个相邻且并排布置的所述电池直连组之间均布置有所述导热板,所述导热胶设置在所述电池直连组与所述导热板之间,所述导热板在所述液冷板上的投影为波浪线或Z形曲折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与所述液冷板T型连接并分布在所述液冷板的上侧和/或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电池直连组层共用一个所述液冷板,至少一层所述电池直连组层中相邻两列并排布置的所述电池直连组共用一个所述导热板。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重科冯帅赵亮李成亮翁志福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