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梭式窑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30146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梭式窑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梭式窑、烟道、换热器、风机和烘干窑,梭式窑包括第三烟气出气口,换热器包括第一烟气进气口、第一烟气出气口、冷空气进气口和热空气出气口,烘干窑包括烘干进气口和烘干出气口,烘干窑底部设有内腔,烘干窑底部设有用于连通内腔的第二烟气进气口和第二烟气出气口,风机和冷空气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热空气出气口和烘干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第三烟气出气口和第一烟气进气口通过烟道连通,第一烟气出气口和第二烟气进气口通过烟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行了两次热交换,可将高温烟气的热量用于烘干,从而有效减少能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梭式窑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梭式窑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梭式窑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梭式窑是间歇烧成的窑,把产品装入窑内,其工艺流程为点火、升温、保温、完成烧成工艺。现有技术中,梭式窑内产生的烟气会携带大量的热能排放到大气,造成了能源的极大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梭式窑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梭式窑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梭式窑、烟道、换热器、风机和烘干窑;梭式窑包括第三烟气出气口,换热器包括第一烟气进气口、第一烟气出气口、冷空气进气口和热空气出气口,烘干窑包括烘干进气口和烘干出气口,烘干窑底部设有内腔,烘干窑底部设有用于连通内腔的第二烟气进气口和第二烟气出气口;风机和冷空气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热空气出气口和烘干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第三烟气出气口和第一烟气进气口通过烟道连通,第一烟气出气口和第二烟气进气口通过烟道连通。优选地,换热器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内壳体同轴布置在外壳体内部,且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留有间隙,第一烟气进气口设置在内壳体第一端,第一烟气出气口设置在内壳体第二端,冷空气进气口设置在外壳体第一端或外壳体第二端,热空气出气口设置在外壳体第二端或外壳体第一端。优选地,内壳体外壁沿内壳体第一端向内壳体第二端的方向螺旋设有隔板,隔板将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的间隙隔成螺旋通道,螺旋通道第一端与冷空气进气口或热空气出气口连通,螺旋通道第二端与热空气出气口或冷空气进气口连通。优选地,内壳体采用耐高温的导热材料制成,外壳体内壁和/或外壁上均设有保温层。优选地,热空气出气口和烘干进气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保温层。优选地,还包括烟气尾气处理装置,第二烟气出气口和烟气尾气处理装置连通。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连接风机用于控制风机的进风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风机抽取冷空气并通过冷空气进气口进入换热器内,梭式窑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第二烟气出气口、烟道和第一烟气进气口进入换热器内,冷空气与高温烟气发生热交换变成热空气,热空气通过管道进入烘干窑内对烘干窑的物品进行烘干,将高温烟气的热量用于烘干其他物品可减少能量的浪费。(2)通过在烘干窑底部设置余热交换室,换热器排出的烟气经过烘干窑的余热交换室进行了二次热交换,可使室烘干窑窑腔内壁始终保持高温和干燥,进一步减少了能量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梭式窑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梭式窑2-烟道3-外壳体4-内壳体5-隔板6-风机7-烘干窑8-余热交换室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梭式窑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梭式窑1、烟道2、换热器、风机6和烘干窑7;梭式窑1包括第三烟气出气口,换热器包括第一烟气进气口、第一烟气出气口、冷空气进气口和热空气出气口,烘干窑7包括烘干进气口和烘干出气口,烘干窑7底部设有余热交换室8,烘干窑7底部设有用于连通余热交换室8的第二烟气进气口和第二烟气出气口;风机6和冷空气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热空气出气口和烘干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第三烟气出气口和第一烟气进气口通过烟道2连通,第一烟气出气口和第二烟气进气口通过烟道2连通。本技术通过风机6抽取冷空气并通过冷空气进气口进入换热器内,梭式窑1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第二烟气出气口、烟道2和第一烟气进气口进入换热器内,冷空气与高温烟气发生热交换变成热空气,热空气通过管道进入烘干窑7内对烘干窑7的物品进行烘干,将高温烟气的热量用于烘干其他物品可减少能量的浪费,而且换热器排出的烟气经过烘干窑7的余热交换室进行了二次热交换,可使烘干窑7窑腔内壁始终保持高温和干燥,进一步减少了能量的浪费。为了使冷空气与高温烟气发生热交换,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换热器包括外壳体3和内壳体4,内壳体4同轴布置在外壳体3内部,且外壳体3和内壳体4之间留有间隙,第一烟气进气口设置在内壳体4第一端,第一烟气出气口设置在内壳体4第二端,冷空气进气口设置在外壳体3第一端或外壳体3第二端,热空气出气口设置在外壳体3第二端或外壳体3第一端。为了提高热交换效率,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内壳体4外壁沿内壳体4第一端向内壳体4第二端的方向螺旋设有隔板5,隔板5将外壳体3和内壳体4之间的间隙隔成螺旋通道,螺旋通道第一端与冷空气进气口或热空气出气口连通,螺旋通道第二端与热空气出气口或冷空气进气口连通。为了提高热交换效率和减少热量损失,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内壳体4采用耐高温的导热材料制成,外壳体3内壁和/或外壁上均设有保温层。为了减少热空气在进入到烘干窑7之前的热量损失,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热空气出气口和烘干进气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保温层。为了避免排放的烟气污染大气,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烟气尾气处理装置,第二烟气出气口和烟气尾气处理装置连通。为了便于控制热空气的速度,从而控制干燥速率,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连接风机6用于控制风机6的进风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梭式窑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梭式窑(1)、烟道(2)、换热器、风机(6)和烘干窑(7);/n梭式窑(1)包括第三烟气出气口,换热器包括第一烟气进气口、第一烟气出气口、冷空气进气口和热空气出气口,烘干窑(7)包括烘干进气口和烘干出气口,烘干窑(7)底部设有余热交换室(8),烘干窑(7)底部设有用于连通余热交换室(8)的第二烟气进气口和第二烟气出气口;/n风机(6)和冷空气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热空气出气口和烘干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第三烟气出气口和第一烟气进气口通过烟道(2)连通,第一烟气出气口和第二烟气进气口通过烟道(2)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梭式窑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梭式窑(1)、烟道(2)、换热器、风机(6)和烘干窑(7);
梭式窑(1)包括第三烟气出气口,换热器包括第一烟气进气口、第一烟气出气口、冷空气进气口和热空气出气口,烘干窑(7)包括烘干进气口和烘干出气口,烘干窑(7)底部设有余热交换室(8),烘干窑(7)底部设有用于连通余热交换室(8)的第二烟气进气口和第二烟气出气口;
风机(6)和冷空气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热空气出气口和烘干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第三烟气出气口和第一烟气进气口通过烟道(2)连通,第一烟气出气口和第二烟气进气口通过烟道(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梭式窑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换热器包括外壳体(3)和内壳体(4),内壳体(4)同轴布置在外壳体(3)内部,且外壳体(3)和内壳体(4)之间留有间隙,第一烟气进气口设置在内壳体(4)第一端,第一烟气出气口设置在内壳体(4)第二端,冷空气进气口设置在外壳体(3)第一端或外壳体(3)第二端,热空气出气口设置在外壳体(3)第二端或外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明汪政南梁建平耿传胜林长清杨坤徐高崎李孔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宁火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