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236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包括主板和固定件,所述主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且主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槽,且连接槽分别开设在主板的左右两侧,所述主板内开设有第一浇筑槽,且第一浇筑槽贯穿第一限位件和主板顶部,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在主板的底部,且第一限位件的后侧设置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后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主板左侧的连接槽与第一连接件相连接,且第一连接件分别设置在连接板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三限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具有较高的拆装便捷性,提高了整体的施工的施工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
本技术涉及剪力墙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
技术介绍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破坏,又称抗震墙,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做成。而目前部分剪力墙在进行建造时,通常是现场进行浇筑,在部分需要快速完工的临时建筑建造时会大大延长建造时间,且在进行拆除时难度大,因此在使用时存在弊端。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解决了目前部分剪力墙在进行建造时,通常是现场进行浇筑,在部分需要快速完工的建筑场所会大大延长使用时间,且在进行拆除时难度大,因此在使用时存在弊端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包括主板和固定件,所述主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且主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槽,且连接槽分别开设在主板的左右两侧,所述主板内开设有第一浇筑槽,且第一浇筑槽贯穿第一限位件和主板顶部,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在主板的底部,且第一限位件的后侧设置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后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主板左侧的连接槽与第一连接件相连接,且第一连接件分别设置在连接板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三限位槽,且连接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四限位槽,所述第四限位槽分别开设在连接板同侧相邻的第一连接件之间,且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限位件,所述主板右侧的连接槽与第二连接件相连接,且第二连接件分别设置在转接板的左端和后端,所述转接板内部开设有第二浇筑槽,且第二浇筑槽贯穿转接板的上下两端,所述固定件分别设置在转接板同侧相邻的第二连接件之间,且左侧的固定件与第二限位槽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槽呈对称式设置有2个,且第二限位槽的竖截面呈梯形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浇筑槽呈等间距分布有11个,且第一浇筑槽的竖截面均呈圆形,同时第一浇筑槽的中轴线与主板的中轴线均在同一个竖直平面上。优选的,所述支撑条呈等间距分布有5个,且每个支撑条后侧均呈对称式开设有2个固定槽,同时支撑条的长度与主板的长度相等。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与连接槽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连接槽与第二连接件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四限位槽呈对称式设置有2个,且第四限位槽的横截面积与第二限位槽的横截面积相等。优选的,所述转接板呈等间距分布有3个第二浇筑槽,且转接板侧面的固定件与第二限位槽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设置有主板、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连接槽、第一浇筑槽和第一限位件,通过第一限位槽配合第一限位件便于将多个主板进行上下叠加连接,同时配合第一浇筑槽便于通过钢筋配合水泥浇筑进行连接加固,同时在水泥凝固时可继续进行安装建造,节省了建造时间,提高了实用性。2、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设置有连接件、连接板、第三限位槽、第四限位槽和第二限位件,通过连接件与连接槽便于在进行建造时对连接板和主板之间的连接进行临时固定,随后向第二限位槽和第四限位槽组成的空腔内注入混凝土便于进一步对连接板和主板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固,同时不会对建造进行造成影响。3、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设置有支撑条和固定槽,通过支撑条对主板的内侧提动一定的支撑作用,提高主板的抗弯折能力,同时通过固定槽便于将建筑内板与支撑条进行连接,提高了使用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连接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主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主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主板,2、第一限位槽,3、第二限位槽,4、连接槽,5、第一浇筑槽,6、第一限位件,7、支撑条,8、固定槽,9、第一连接件,10、连接板,11、第三限位槽,12、第四限位槽,13、第二限位件,14、第二连接件,15、转接板,16、第二浇筑槽,17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连接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主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主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包括主板1和固定件17,主板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2,且主板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3,第二限位槽3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槽4,且连接槽4分别开设在主板1的左右两侧,主板1内开设有第一浇筑槽5,且第一浇筑槽5贯穿第一限位件6和主板1顶部,第一限位件6设置在主板1的底部,且第一限位件6的后侧设置有支撑条7,支撑条7后侧开设有固定槽8,主板1左侧的连接槽4与第一连接件9相连接,且第一连接件9分别设置在连接板10的左右两侧,连接板10的顶部开设有第三限位槽11,且连接板10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四限位槽12,第四限位槽12分别开设在连接板10同侧相邻的第一连接件9之间,且连接板1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限位件13,主板1右侧的连接槽4与第二连接件14相连接,且第二连接件14分别设置在转接板15的左端和后端,转接板15内部开设有第二浇筑槽16,且第二浇筑槽16贯穿转接板15的上下两端,固定件17分别设置在转接板15同侧相邻的第二连接件14之间,且左侧的固定件17与第二限位槽3相连接。第二限位槽3呈对称式设置有2个,且第二限位槽3的竖截面呈梯形结构,通过竖截面呈梯形结构的第二限位槽3,便于第二限位槽3与固定件17存在一定夹角的情况下也可使第二限位槽3与固定件17顺利进行连接,提高了使用便捷性。第一浇筑槽5呈等间距分布有11个,且第一浇筑槽5的竖截面均呈圆形,同时第一浇筑槽5的中轴线与主板1的中轴线均在同一个竖直平面上,通过第一浇筑槽5便于对钢筋和混凝土提供凝固的空间,且有效降低了主板1的整体重量,进而降低了运输难度。支撑条7呈等间距分布有5个,且每个支撑条7后侧均呈对称式开设有2个固定槽8,同时支撑条7的长度与主板1的长度相等,通过支撑条7对主板1提供一定的抗弯折能力,且配合固定槽8便于将支撑条7于内部墙板进行连接,提高了使用便捷性。第一连接件9与连接槽4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连接槽4与第二连接件14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通过第一连接件9与连接槽4进行连接便于对主板1和连接板10的连接进行临时固定,同时避免第二限位槽3和第四限位槽12形成的浇筑空间内的混凝土发生泄漏,提高了实用性。第四限位槽12呈对称式设置有2个,且第四限位槽12的横截面积与第二限位槽3的横截面积相等,通过第四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包括主板(1)和固定件(17),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2),且主板(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3),所述第二限位槽(3)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槽(4),且连接槽(4)分别开设在主板(1)的左右两侧,所述主板(1)内开设有第一浇筑槽(5),且第一浇筑槽(5)贯穿第一限位件(6)和主板(1)顶部,所述第一限位件(6)设置在主板(1)的底部,且第一限位件(6)的后侧设置有支撑条(7),所述支撑条(7)后侧开设有固定槽(8),所述主板(1)左侧的连接槽(4)与第一连接件(9)相连接,且第一连接件(9)分别设置在连接板(10)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接板(10)的顶部开设有第三限位槽(11),且连接板(10)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四限位槽(12),所述第四限位槽(12)分别开设在连接板(10)同侧相邻的第一连接件(9)之间,且连接板(1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限位件(13),所述主板(1)右侧的连接槽(4)与第二连接件(14)相连接,且第二连接件(14)分别设置在转接板(15)的左端和后端,所述转接板(15)内部开设有第二浇筑槽(16),且第二浇筑槽(16)贯穿转接板(15)的上下两端,所述固定件(17)分别设置在转接板(15)同侧相邻的第二连接件(14)之间,且左侧的固定件(17)与第二限位槽(3)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包括主板(1)和固定件(17),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2),且主板(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3),所述第二限位槽(3)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槽(4),且连接槽(4)分别开设在主板(1)的左右两侧,所述主板(1)内开设有第一浇筑槽(5),且第一浇筑槽(5)贯穿第一限位件(6)和主板(1)顶部,所述第一限位件(6)设置在主板(1)的底部,且第一限位件(6)的后侧设置有支撑条(7),所述支撑条(7)后侧开设有固定槽(8),所述主板(1)左侧的连接槽(4)与第一连接件(9)相连接,且第一连接件(9)分别设置在连接板(10)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接板(10)的顶部开设有第三限位槽(11),且连接板(10)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四限位槽(12),所述第四限位槽(12)分别开设在连接板(10)同侧相邻的第一连接件(9)之间,且连接板(1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限位件(13),所述主板(1)右侧的连接槽(4)与第二连接件(14)相连接,且第二连接件(14)分别设置在转接板(15)的左端和后端,所述转接板(15)内部开设有第二浇筑槽(16),且第二浇筑槽(16)贯穿转接板(15)的上下两端,所述固定件(17)分别设置在转接板(15)同侧相邻的第二连接件(14)之间,且左侧的固定件(17)与第二限位槽(3)相连接。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诗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柏创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