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消防管路减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0435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消防管路减震结构,包括主管体、减震固定轴和固定底座,所述主管体的外侧设置有泡沫隔音层,且主管体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管道连接口,所述管道连接口的内侧均安装有防水密封圈,且管道连接口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凹槽带,所述管道连接口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凸槽带,且固定凸槽带的外侧均设置有减震连接块,所述减震固定轴均安装在减震连接块的内侧,且减震固定轴的下方均设置有减震固定块,所述减震固定块的下方均焊接有减震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消防管路减震结构,通过设置泡沫隔音层,这样可以对该装置进行隔音处理,这样可以隔绝该装置内部流动水撞击造成的噪音,避免出现噪音污染带来的不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消防管路减震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门窗框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消防管路减震结构。
技术介绍
消防管路结构作为建筑消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在大量建筑中广泛安装使用,大量的火灾案例表明,完好有效的消防给水系统,能够在火灾初期及时进行火势控制和扑救,对于最大限度减小火灾损失、实现建筑火灾自防自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传统的建筑消防管路,不具备抗震结构,该装置在使用时,由于水压过高,容易使该装置出现晃动,长期使用,会导致该装置的损坏,造成经济损失,提高该装置的维护成本及人工成本。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建筑消防管路减震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消防管路减震结构,解决了不具备抗震结构,该装置在使用时,由于水压过高,容易使该装置出现晃动,长期使用,会导致该装置的损坏,造成经济损失,提高该装置的维护成本及人工成本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消防管路减震结构,包括主管体、减震固定轴和固定底座,所述主管体的外侧设置有泡沫隔音层,且主管体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管道连接口,所述管道连接口的内侧均安装有防水密封圈,且管道连接口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凹槽带,所述管道连接口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凸槽带,且固定凸槽带的外侧均设置有减震连接块,所述减震固定轴均安装在减震连接块的内侧,且减震固定轴的下方均设置有减震固定块,所述减震固定块的下方均焊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下方设置有固定钢板,且固定钢板的内部设置有镀铬防水层,所述固定钢板的上方均设置有立管,且立管的上方均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上方均设置有固定底座。优选的,所述泡沫隔音层与主管体之间紧密贴合,且泡沫隔音层的内径与主管体的外径相同。优选的,所述防水密封圈与管道连接口之间紧密贴合,且防水密封圈的外径小于管道连接口的内径。优选的,所述固定凹槽带与固定凸槽带之间为卡槽连接,且固定凹槽带的上端外壁与固定凸槽带的下端外壁均为开孔式设计。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与减震固定块之间为焊接连接,且减震弹簧的外径与减震固定块的外径相同。优选的,所述镀铬防水层与固定钢板之间紧密贴合,且镀铬防水层的外径小于与固定钢板的外径。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的下端通过升降杆的外壁与立管的内壁构成升降结构,且升降杆关于固定钢板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消防管路减震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消防管路减震结构,通过设置泡沫隔音层,这样可以对该装置进行隔音处理,这样可以隔绝该装置内部流动水撞击造成的噪音,避免出现噪音污染带来的不便;2、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消防管路减震结构,通过设置防水密封圈,这样可以对该装置进行密封处理,避免该装置管道连接口往外渗透水带来的不便;3、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消防管路减震结构,通过设置固定凹槽带,这样便于将该装置管道连接口进行固定,避免该装置在使用时出现晃动,从而导致该装置的固定处出现松懈,提高该装置的使用寿命,增加该装置的抗震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消防管路减震结构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消防管路减震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消防管路减震结构的顶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主管体,2、泡沫隔音层,3、管道连接口,4、防水密封圈,5、固定凹槽带,6、固定凸槽带,7、减震连接块,8、减震固定轴,9、减震固定块,10、减震弹簧,11、固定钢板,12、镀铬防水层,13、立管,14、升降杆,15、固定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消防管路减震结构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消防管路减震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消防管路减震结构的顶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一种建筑消防管路减震结构,包括主管体1、减震固定轴8和固定底座15,主管体1的外侧设置有泡沫隔音层2,且主管体1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管道连接口3,管道连接口3的内侧均安装有防水密封圈4,且管道连接口3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凹槽带5,管道连接口3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凸槽带6,且固定凸槽带6的外侧均设置有减震连接块7,减震固定轴8均安装在减震连接块7的内侧,且减震固定轴8的下方均设置有减震固定块9,减震固定块9的下方均焊接有减震弹簧10,减震弹簧10的下方设置有固定钢板11,且固定钢板11的内部设置有镀铬防水层12,固定钢板11的上方均设置有立管13,且立管13的上方均设置有升降杆14,升降杆14的上方均设置有固定底座15。泡沫隔音层2与主管体1之间紧密贴合,且泡沫隔音层2的内径与主管体1的外径相同,通过设置泡沫隔音层2,这样可以对该装置进行隔音处理,这样可以隔绝该装置内部流动水撞击造成的噪音,避免出现噪音污染带来的不便。防水密封圈4与管道连接口3之间紧密贴合,且防水密封圈4的外径小于管道连接口3的内径,通过设置防水密封圈4,这样可以对该装置进行密封处理,避免该装置管道连接口3往外渗透水带来的不便。固定凹槽带5与固定凸槽带6之间为卡槽连接,且固定凹槽带5的上端外壁与固定凸槽带6的下端外壁均为开孔式设计,通过设置固定凹槽带5,这样便于将该装置管道连接口3进行固定,避免该装置在使用时出现晃动,从而导致该装置的固定处出现松懈,提高该装置的使用寿命,增加该装置的抗震性。减震弹簧10与减震固定块9之间为焊接连接,且减震弹簧10的外径与减震固定块9的外径相同,通过设置减震弹簧10,这样可以对该装置进行减震处理,增加该装置的抗震性,提高该装置的使用寿命。镀铬防水层12与固定钢板11之间紧密贴合,且镀铬防水层12的外径小于与固定钢板11的外径,通过设置镀铬防水层12,这样可以对该装置固定钢板11进行防水处理,避免固定钢板11内部渗水,从而导致固定钢板11内部出现氧化的现象。固定底座15的下端通过升降杆14的外壁与立管13的内壁构成升降结构,且升降杆14关于固定钢板1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通过设置固定底座15,这样可以将固定底座15通过升降杆14升降至合适位置,这样可以根据工作需求将该装置固定在所需安装位置,调节该装置的高度。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消防管路减震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将该装置移动至所需工作位置,然后根据工作需求将固定底座15通过升降杆14升降至合适位置,对该装置进行固定,通过设置泡沫隔音层2,这样可以对该装置进行隔音处理,这样可以隔绝该装置内部流动水撞击造成的噪音,避免出现噪音污染带来的不便,通过设置防水密封圈4,这样可以对该装置进行密封处理,避免该装置管道连接口3往外渗透水带来的不便,通过设置固定凹槽带5,这样便于将该装置管道连接口3进行固定,避免该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消防管路减震结构,包括主管体(1)、减震固定轴(8)和固定底座(1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体(1)的外侧设置有泡沫隔音层(2),且主管体(1)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管道连接口(3),所述管道连接口(3)的内侧均安装有防水密封圈(4),且管道连接口(3)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凹槽带(5),所述管道连接口(3)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凸槽带(6),且固定凸槽带(6)的外侧均设置有减震连接块(7),所述减震固定轴(8)均安装在减震连接块(7)的内侧,且减震固定轴(8)的下方均设置有减震固定块(9),所述减震固定块(9)的下方均焊接有减震弹簧(10),所述减震弹簧(10)的下方设置有固定钢板(11),且固定钢板(11)的内部设置有镀铬防水层(12),所述固定钢板(11)的上方均设置有立管(13),且立管(13)的上方均设置有升降杆(14),所述升降杆(14)的上方均设置有固定底座(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消防管路减震结构,包括主管体(1)、减震固定轴(8)和固定底座(1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体(1)的外侧设置有泡沫隔音层(2),且主管体(1)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管道连接口(3),所述管道连接口(3)的内侧均安装有防水密封圈(4),且管道连接口(3)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凹槽带(5),所述管道连接口(3)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凸槽带(6),且固定凸槽带(6)的外侧均设置有减震连接块(7),所述减震固定轴(8)均安装在减震连接块(7)的内侧,且减震固定轴(8)的下方均设置有减震固定块(9),所述减震固定块(9)的下方均焊接有减震弹簧(10),所述减震弹簧(10)的下方设置有固定钢板(11),且固定钢板(11)的内部设置有镀铬防水层(12),所述固定钢板(11)的上方均设置有立管(13),且立管(13)的上方均设置有升降杆(14),所述升降杆(14)的上方均设置有固定底座(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消防管路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隔音层(2)与主管体(1)之间紧密贴合,且泡沫隔音层(2)的内径与主管体(1)的外径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贺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柏创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