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门窗框抗震连接一体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015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门窗框抗震连接一体化结构,包括钛合金窗框、连接凸槽、保护木板和移动挂扣,所述钛合金窗框的内部设置有加固钢筋,且加固钢筋的外侧设置有泡沫隔音层,所述泡沫隔音层的外侧设置有镀铬防水层,且镀铬防水层的内侧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侧均设置有门窗对接块,所述旋转杆的左方均安装有固定连接块,所述连接凸槽均安装在钛合金窗框的上下两侧,且连接凸槽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的外侧均设置有减震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门窗框抗震连接一体化结构,通过设置加固钢筋,这样可以对该装置进行加固处理,增加该装置自身硬度,增加该装置的使用寿命,增加该装置的抗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门窗框抗震连接一体化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门窗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门窗框抗震连接一体化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对于建筑低碳的要求日益迫切,建筑结构抗震加固和节能改造已经日益被国家和行业所关注。目前,我国已有的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节能性能几乎都不能满足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传统的建筑门窗框,自身硬度不够,导致抗震功能不佳,在建筑施工途中往往因为该装置自身硬度不够,导致在施工中容易使该装置因为受力被挤压变形,更严重的使该装置出现断裂,增加人工成本,提高维护成本。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建筑门窗框抗震连接一体化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门窗框抗震连接一体化结构,解决了自身硬度不够,导致抗震功能不佳,在建筑施工途中往往因为该装置自身硬度不够,导致在施工中容易使该装置因为受力被挤压变形,更严重的使该装置出现断裂,增加人工成本,提高维护成本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门窗框抗震连接一体化结构,包括钛合金窗框、连接凸槽、保护木板和移动挂扣,所述钛合金窗框的内部设置有加固钢筋,且加固钢筋的外侧设置有泡沫隔音层,所述泡沫隔音层的外侧设置有镀铬防水层,且镀铬防水层的内侧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侧均设置有门窗对接块,且门窗对接块的左方均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左方均安装有固定连接块,所述连接凸槽均安装在钛合金窗框的上下两侧,且连接凸槽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的外侧均设置有减震盒,且减震盒的内部均焊接有减震弹簧,所述保护木板安装在钛合金窗框的外侧,且保护木板的内侧设置有橡胶软垫,所述保护木板的外侧均安装有移动挂扣。优选的,所述加固钢筋与钛合金窗框之间紧密贴合,且加固钢筋的外径小于钛合金窗框的内径1CM。优选的,所述泡沫隔音层与加固钢筋之间紧密贴合,且泡沫隔音层的内径大于加固钢筋的外径1CM。优选的,所述镀铬防水层与泡沫隔音层之间紧密贴合,且镀铬防水层的内径为80CM,所述泡沫隔音层的外径为80CM。优选的,所述密封圈与钛合金窗框之间为卡槽连接,且密封圈与钛合金窗框之间紧密贴合。优选的,所述固定连接块的右端通过旋转杆的外壁与门窗对接块的左端构成旋转连接,且门窗对接块的左端与钛合金窗框的内壁均为开孔式设计。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与减震盒之间为焊接连接,且减震弹簧关于减震盒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移动挂扣的外壁与保护木板的外壁均为开孔式设计,且移动挂扣关于外壁与保护木板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门窗框抗震连接一体化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门窗框抗震连接一体化结构,通过设置加固钢筋,这样可以对该装置进行加固处理,增加该装置自身硬度,增加该装置的使用寿命,增加该装置的抗震效果;2、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门窗框抗震连接一体化结构,通过设置泡沫隔音层,这样可以对该装置进行隔音处理,这样可以隔绝户外的噪音,避免造成噪音污染;3、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门窗框抗震连接一体化结构,通过设置镀铬防水层,这样可以对该装置进行防水镀铬处理,避免该装置外部雨水渗透至该装置内部,对该装置内部造成腐蚀,增加该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该装置的维护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门窗框抗震连接一体化结构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门窗框抗震连接一体化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门窗框抗震连接一体化结构的顶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钛合金窗框,101、加固钢筋,102、泡沫隔音层,103、镀铬防水层,2、密封圈,3、门窗对接块,4、旋转杆,5、固定连接块,6、连接凸槽,7、连接凹槽,8、减震盒,9、减震弹簧,10、保护木板,11、橡胶软垫,12、移动挂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门窗框抗震连接一体化结构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门窗框抗震连接一体化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门窗框抗震连接一体化结构的顶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一种建筑门窗框抗震连接一体化结构,包括钛合金窗框1、连接凸槽6、保护木板10和移动挂扣12,钛合金窗框1的内部设置有加固钢筋101,且加固钢筋101的外侧设置有泡沫隔音层102,泡沫隔音层102的外侧设置有镀铬防水层103,且镀铬防水层103的内侧设置有密封圈2,密封圈2的内侧均设置有门窗对接块3,且门窗对接块3的左方均设置有旋转杆4,旋转杆4的左方均安装有固定连接块5,连接凸槽6均安装在钛合金窗框1的上下两侧,且连接凸槽6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凹槽7,连接凹槽7的外侧均设置有减震盒8,且减震盒8的内部均焊接有减震弹簧9,保护木板10安装在钛合金窗框1的外侧,且保护木板10的内侧设置有橡胶软垫11,保护木板10的外侧均安装有移动挂扣12。加固钢筋101与钛合金窗框1之间紧密贴合,且加固钢筋101的外径小于钛合金窗框1的内径1CM,通过设置加固钢筋101,这样可以对该装置进行加固处理,增加该装置自身硬度,增加该装置的使用寿命,增加该装置的抗震效果。泡沫隔音层102与加固钢筋101之间紧密贴合,且泡沫隔音层102的内径大于加固钢筋101的外径1CM,通过设置泡沫隔音层102,这样可以对该装置进行隔音处理,这样可以隔绝户外的噪音,避免造成噪音污染。镀铬防水层103与泡沫隔音层102之间紧密贴合,且镀铬防水层103的内径为80CM,泡沫隔音层102的外径为80CM,通过设置镀铬防水层103,这样可以对该装置进行防水镀铬处理,避免该装置外部雨水渗透至该装置内部,对该装置内部造成腐蚀,增加该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该装置的维护成本。密封圈2与钛合金窗框1之间为卡槽连接,且密封圈2与钛合金窗框1之间紧密贴合,通过设置密封圈2,这样可以对所需对接的门窗进行密封处理,避免对接中因为出现缝隙,导致漏风、漏水的现象。固定连接块5的右端通过旋转杆4的外壁与门窗对接块3的左端构成旋转连接,且门窗对接块3的左端与钛合金窗框1的内壁均为开孔式设计,通过设置固定连接块5,这样可以将固定连接块5通过旋转杆4旋转至合适位置,这样方便将所需对接门窗与该装置对接。减震弹簧9与减震盒8之间为焊接连接,且减震弹簧9关于减震盒8的中轴线对称设置,通过设置减震弹簧9,这样可以对该装置进行减震处理,增加该装置的抗震性,提高该装置的使用寿命。移动挂扣12的外壁与保护木板10的外壁均为开孔式设计,且移动挂扣12关于外壁与保护木板10的中轴线对称设置,通过设置移动挂扣12,这样可以方便将该装置进行移动与运输,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门窗框抗震连接一体化结构,包括钛合金窗框(1)、连接凸槽(6)、保护木板(10)和移动挂扣(12),其特征在于:所述钛合金窗框(1)的内部设置有加固钢筋(101),且加固钢筋(101)的外侧设置有泡沫隔音层(102),所述泡沫隔音层(102)的外侧设置有镀铬防水层(103),且镀铬防水层(103)的内侧设置有密封圈(2),所述密封圈(2)的内侧均设置有门窗对接块(3),且门窗对接块(3)的左方均设置有旋转杆(4),所述旋转杆(4)的左方均安装有固定连接块(5),所述连接凸槽(6)均安装在钛合金窗框(1)的上下两侧,且连接凸槽(6)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凹槽(7),所述连接凹槽(7)的外侧均设置有减震盒(8),且减震盒(8)的内部均焊接有减震弹簧(9),所述保护木板(10)安装在钛合金窗框(1)的外侧,且保护木板(10)的内侧设置有橡胶软垫(11),所述保护木板(10)的外侧均安装有移动挂扣(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门窗框抗震连接一体化结构,包括钛合金窗框(1)、连接凸槽(6)、保护木板(10)和移动挂扣(12),其特征在于:所述钛合金窗框(1)的内部设置有加固钢筋(101),且加固钢筋(101)的外侧设置有泡沫隔音层(102),所述泡沫隔音层(102)的外侧设置有镀铬防水层(103),且镀铬防水层(103)的内侧设置有密封圈(2),所述密封圈(2)的内侧均设置有门窗对接块(3),且门窗对接块(3)的左方均设置有旋转杆(4),所述旋转杆(4)的左方均安装有固定连接块(5),所述连接凸槽(6)均安装在钛合金窗框(1)的上下两侧,且连接凸槽(6)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凹槽(7),所述连接凹槽(7)的外侧均设置有减震盒(8),且减震盒(8)的内部均焊接有减震弹簧(9),所述保护木板(10)安装在钛合金窗框(1)的外侧,且保护木板(10)的内侧设置有橡胶软垫(11),所述保护木板(10)的外侧均安装有移动挂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门窗框抗震连接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钢筋(101)与钛合金窗框(1)之间紧密贴合,且加固钢筋(101)的外径小于钛合金窗框(1)的内径1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门窗框抗震连接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隔音层(102)与加固钢筋(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东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柏创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