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二次结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1920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二次结构施工方法,该方法利用revit软件,分别创建各个专业的BIM模型,并对各个专业的BIM模型进行整合优化;接着,对机电专业的BIM模型进行深化设计,并根据机电专业的BIM模型的深化设计结果,对构造柱BIM模型进行深化设计;然后,对墙体留洞平立面进行深化设计,使每一处预留洞口的尺寸和标高均满足预设条件,而当墙体留洞平立面深化设计完成后,生成预留洞口二维图,最后,根据预留洞口二维图预制混凝土过梁,并在墙体砌筑时,运用预制的混凝土过梁砌筑预留洞口。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精准控制预留洞口的尺寸与标高,可提高施工质量与加快施工进度,还能避免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造成材料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二次结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BIM技术与二次结构施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的二次结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二次结构施工通常处于主体结构即将完成,并与其它专业(机电、内装、外装等)进行穿插施工作业阶段。传统的二次结构施工模式为:一是先将整面墙体砌筑施工到一定高度后预留一部份墙体,待管线安装完成后再砌筑这一部分预留墙体,而这种模式不仅增加项目施工成本,还阻碍施工进度;二是将整面墙体砌筑完成后再在墙体上开洞,待管线安装完成后再封堵洞口,而这种模式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造成材料浪费,同时后期各分包之间的封堵责任难以确定,延误项目验收。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克服传统的二次结构施工模式存在缺陷的施工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二次结构施工方法,能够通过精准地控制预留洞口的尺寸和标高,提高施工质量与加快施工进度,并避免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造成材料浪费。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的二次结构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利用revit软件,分别创建各个专业的BIM模型,并对各个专业的BIM模型进行整合优化;对机电专业的BIM模型进行深化设计;以及根据机电专业的BIM模型的深化设计结果,对构造柱BIM模型进行深化设计,以调整构造柱的平面位置或调整预留洞口位置;进行墙体留洞平立面深化设计,使每一处预留洞口的尺寸和标高均满足预设条件;所述墙体留洞平立面深化设计完成后,生成预留洞口二维图。根据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基于BIM的二次结构施工方法,通过采用中心文件或模型链接的方式,对各个专业的BIM模型进行整合优化。进一步地,在对各个专业的BIM模型进行整合优化基础上,还统一各个专业的BIM模型导出CAD图纸的参数设置。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的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基于BIM的二次结构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利用revit软件,分别创建各个专业的BIM模型,并对各个专业的BIM模型进行整合优化;对机电专业的BIM模型进行深化设计;以及根据机电专业的BIM模型的深化设计结果,对构造柱BIM模型进行深化设计,以调整构造柱的平面位置或调整预留洞口位置;进行墙体留洞平立面深化设计,使每一处预留洞口的尺寸和标高均满足预设条件;所述墙体留洞平立面深化设计完成后,生成预留洞口二维图;打印所述预留洞口二维图,并根据所述预留洞口二维图预制混凝土过梁,并在墙体砌筑时,运用预制的混凝土过梁砌筑预留洞口。采用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够提供准确的预留洞口二维图,还根据预留洞口二维图预制混凝土过梁,并在墙体砌筑时,运用预制的混凝土过梁砌筑预留洞口,从而准确地控制预留洞口的尺寸和标高,不仅能够提高施工进度,还能够避免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造成材料浪费。根据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基于BIM的二次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每一处预留洞口进行编号,并将预制的混凝土过梁与预留洞口的编号一一对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基于BIM的二次结构施工方法,首先利用revit软件,分别创建各个专业的BIM模型,并对各个专业的BIM模型进行整合优化;接着,对机电专业的BIM模型进行深化设计,并根据机电专业的BIM模型的深化设计结果,对构造柱BIM模型进行深化设计,然后,再对墙体留洞平立面进行深化设计,使每一处预留洞口的尺寸和标高均满足预设条件,而当墙体留洞平立面的深化设计完成后,导出预留洞口二维图,并根据预留洞口二维图预制混凝土过梁,通过运用预制的混凝土过梁砌筑预留洞口。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利用精准的预留洞口二维图,预制混凝土过梁,并利用预制的混凝土过梁砌筑预留洞口,不仅能够精准控制预留洞口的尺寸与标高,提高施工质量,还能避免机电安装作业与其他专业穿插施工,有效缩短施工工期,同时,符合绿色施工,可避免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造成材料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基于BIM的二次结构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利用revit软件,分别创建各个专业的BIM模型,并对各个专业的BIM模型进行整合优化;对机电专业的BIM模型进行深化设计;以及根据机电专业的BIM模型的深化设计结果,对构造柱BIM模型进行深化设计,以调整构造柱的平面位置或调整预留洞口位置;对墙体留洞平立面进行深化设计,使每一处预留洞口的尺寸和标高均满足预设条件;所述墙体留洞平立面深化设计完成后,生成预留洞口二维图;打印所述预留洞口二维图,并根据所述预留洞口二维图预制混凝土过梁,并在墙体砌筑时,运用预制的混凝土过梁砌筑预留洞口。其中,建立BIM模型具体方式为:1、为使BIM模型的创建、流转和应用能够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需要确定建模标准;初期BIM模型应结合《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GB/T51212-2016、《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GB/T51269-2017、《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GB/T51235-2017中的相关规定来进行创建。2、建模流程为保障BIM模型搭建工作能够顺利、及时完成,应制定模型创建的标准流程:(1)根据BIM技术应用目标确定模型的搭建深度,同时制定相应的建模时间计划。(2)利用revit软件,结合相应的模型插件,快速完成建筑、结构、机电、内装等单专业BIM模型的创建。(3)采用中心文件或者模型链接的方式,进行不同专业的BIM模型协同配合,对BIM模型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4)统一各个专业的BIM模型导出CAD图纸的参数设置,规范出图。具体的,针对机电专业的BIM模型设计流程为:首先技术交底及图纸会审,接着了解合同技术要求,并征询业主意见,进而确定模型深化设计内容及深度,然后制作模型出图标准,制定详细的深化设计图纸及出图计划,然后按照出图计划,结合深化设计图纸,创建机电综合管线模型、机电预留预模型、设备基础模型和机房大样模型,完成BIM模型创建后,将BIM模型和深化设计图纸送设计、顾问、业主和监理审核,若通过,则进行二次机电及机电专业图纸深化绘制,否则,重新修订之前创建的机电综合管线模型、机电预留预模型、设备基础模型和机房大样模型。当二次机电及机电专业图纸深化绘制完成后,进一步完善机电综合管线模型、机电预留预模型、设备基础模型和机房大样模型,然后再次将BIM模型和深化设计图纸送设计、顾问、业主和监理审核,若通过,则深化模型交底、并对图纸和创建好的BIM模型进行存档,最后,完成竣工图的制作。若不通过,重新修订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的二次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利用revit软件,分别创建各个专业的BIM模型,并对各个专业的BIM模型进行整合优化;/n对机电专业的BIM模型进行深化设计;以及根据机电专业的BIM模型的深化设计结果,对构造柱BIM模型进行深化设计,以调整构造柱的平面位置或调整预留洞口位置;/n进行墙体留洞平立面深化设计,使每一处预留洞口的尺寸和标高均满足预设条件;所述墙体留洞平立面深化设计完成后,生成预留洞口二维图;/n根据所述预留洞口二维图预制混凝土过梁,并在墙体砌筑时,运用预制的混凝土过梁砌筑预留洞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二次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revit软件,分别创建各个专业的BIM模型,并对各个专业的BIM模型进行整合优化;
对机电专业的BIM模型进行深化设计;以及根据机电专业的BIM模型的深化设计结果,对构造柱BIM模型进行深化设计,以调整构造柱的平面位置或调整预留洞口位置;
进行墙体留洞平立面深化设计,使每一处预留洞口的尺寸和标高均满足预设条件;所述墙体留洞平立面深化设计完成后,生成预留洞口二维图;
根据所述预留洞口二维图预制混凝土过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刚郭林飞任杰范夕龙樊玙袁内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