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面拉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8423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5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墙面拉毛装置,涉及墙面装修技术领域,解决了拉毛滚筒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在每次粉刷的间隙对于物料进行蘸取,然后才能够进行粉刷,蘸取物料时不仅会中断粉刷过程,影响粉刷效率,而且在蘸料过程中容易使得大量的物料滴落到地面上的问题。一种墙面拉毛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采用矩形板结构;底座的前侧设置有U形板结构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部设置有手柄;固定架的顶部内侧固定设置有下料槽;下料槽底部的矩形凹槽内通过合页旋转设置有矩形板结构的挡料板,且挡料板的大小与下料槽底部矩形通槽的大小相匹配;减少施工步骤,有利于施工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在蘸料过程中物料滴落的现象,减少物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墙面装修,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墙面拉毛装置


技术介绍

1、拉毛是指在墙壁表面制造粗糙面的过程,具体过程为,使用专业拉毛涂料,如专业拉毛滚筒,将涂料均匀地涂抹在墙面上,使用拉毛滚筒轻轻地在墙面上滚动,以产生粗糙的拉毛效果,等待涂料干燥即可;目的是提高界面附着力,提高灰浆与光滑墙体表面的粘结强度,防止后续贴瓷砖出现空鼓的现象。

2、经过检索例如专利号为cn21505498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内墙墙面无机高分子弹性拉毛涂饰施工装置。本技术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上方设有u形框,u形框内转动安装有拉毛辊筒,手柄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槽,第一槽内滑动安装有调节杆,调节杆的底端开设有螺纹槽,第一槽的底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丝杆,丝杆与螺纹槽转动连接,丝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锥形齿轮,第一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孔,第一孔内滑动安装有齿条杆,齿条杆的底端延伸至手柄的下方并固定安装有把手,手柄的一侧固定安装有l形板,l形板的一侧开设有转动孔。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对拉毛辊筒进行安装,且便于对手柄进行长度调节的,从而方便拉毛辊筒的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面拉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采用矩形板结构,且底座(1)的底部呈矩形阵列状设置有四组车轮;底座(1)的前侧设置有U形板结构的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的底部设置有手柄;固定架(2)的顶部内侧固定设置有下料槽(202),下料槽(202)采用矩形凹槽结构,且下料槽(202)的底部开设有贯穿式的矩形通槽结构;下料槽(202)底部的矩形凹槽内通过合页旋转设置有矩形板结构的挡料板(203),且挡料板(203)的大小与下料槽(202)底部矩形通槽的大小相匹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墙面拉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前侧顶部固定设置有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面拉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采用矩形板结构,且底座(1)的底部呈矩形阵列状设置有四组车轮;底座(1)的前侧设置有u形板结构的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的底部设置有手柄;固定架(2)的顶部内侧固定设置有下料槽(202),下料槽(202)采用矩形凹槽结构,且下料槽(202)的底部开设有贯穿式的矩形通槽结构;下料槽(202)底部的矩形凹槽内通过合页旋转设置有矩形板结构的挡料板(203),且挡料板(203)的大小与下料槽(202)底部矩形通槽的大小相匹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墙面拉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前侧顶部固定设置有气缸(101);底座(1)的顶部旋转设置有剪叉机构(102),且剪叉机构(102)与气缸(101)传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墙面拉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机构(10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矩形板结构的顶板(103),且顶板(103)的顶部中间开设有贯穿式的矩形通槽结构;顶板(103)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圆筒形结构的容器桶(104),且容器桶(104)的底部通过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栗佳樊金辉杨贺勇李伟李琦丁晓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