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转向架的导向框以及具有其的转向架、轨道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1489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转向架的导向框以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导向框包括:第一导向框;第二导向框,所述第二导向框与所述第一导向框上下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导向框和所述第一导向框之间设有左右间隔设置的至少四个导向轮轴;至少四个导向轮,至少四个所述导向轮分别套设在至少四个所述导向轮轴上,至少四个所述导向轮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框和所述第二导向框之间,至少四个所述导向轮相对于所述第一导向框和所述第二导向框可转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导向框,可以改善导向轮轴受力分布,同时降低导向轮的受力,提高导向轮的使用寿命,且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转向架的导向框以及具有其的转向架、轨道车辆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转向架的导向框以及具有其的转向架、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轨道车辆在转弯时,转向架上的导向轮会受到轨道梁极大的反作用力,直接迫使走行轮转向,从而实现轨道车辆的转弯。然而,这种转向方式,使得导向轮受力大,容易发生局部疲劳失效,且导向轮与安装其的安装座之间的螺栓受力较大,有断裂松脱的可能,导向轮磨损严重,缩短了导向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转向架的导向框,减小导向框的体积,改善导向轮轴受力分布,同时降低导向轮受力,提高导向轮的使用寿命,同时保证导向框结构简单。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导向框的转向架。本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转向架的轨道车辆。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导向框,包括:第一导向框;第二导向框,所述第二导向框与所述第一导向框上下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导向框和所述第一导向框之间设有左右间隔设置的至少四个导向轮轴;至少四个导向轮,至少四个所述导向轮分别套设在至少四个所述导向轮轴上,至少四个所述导向轮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框和所述第二导向框之间,至少四个所述导向轮相对于所述第一导向框和所述第二导向框可转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用于转向架的导向框,通过在第一导向框和第二导向框之间设有间隔设置的至少四个导向轮和至少四个导向轮轴,至少四个导向轮分别套设在至少四个导向轮轴上,且至少四个导向轮相对于第一导向框和第二导向框可转动,如此设置,导向轮可以将其受到的作用力通过导向轮轴传递给第一导向框和第二导向框,减小导向框的体积,改善导向轮轴受力分布,同时降低导向轮受力,提高导向轮的使用寿命,同时保证导向框结构简单。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向框和所述第二导向框均包括: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四个角处均设有一个所述导向轮;四个加强筋,四个所述加强筋的一端相连,四个所述加强筋的另一端与所述矩形框的四个角分别一一对应相连。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向框的四个所述加强筋的所述一端和所述第二导向框的四个所述加强筋的所述一端设有传动轴。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设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四个所述加强筋的所述一端位于所述矩形框的中央。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四个所述加强筋与所述矩形框位于同一平面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导向轮通过滚动轴承可转动地设在对应的所述导向轮轴上。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转向架,包括:导向框,所述导向框为根据本技术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导向框;副车架,所述副车架设在所述导向框的上方,所述导向框的传动轴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副车架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副车架包括:副车架本体,所述副车架本体为中空的框形结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大体为U形,所述安装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副车架本体的侧部相连,所述安装支架的底部设有轴承安装座,其中所述传动轴的上端穿过所述轴承安装座和所述安装支架的底壁,所述传动轴通过第一轴承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副车架上,所述第一轴承设在所述轴承安装座内。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轨道车辆,包括:车体;转向架,所述转向架为根据本技术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转向架,所述转向架的所述副车架连接在所述车体的底部。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向架和轨道梁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向架和轨道梁的主视图;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面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向架和轨道梁的的俯视图;图5是沿图4中B-B线的剖面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转向架和轨道梁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转向架和轨道梁的主视图;图8是沿图7中C-C线的剖面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转向架和轨道梁的俯视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带有主动齿轮的转向架和轨道梁的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带有主动齿轮的转向架和轨道梁的俯视图;图1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带有主动齿轮的转向架和轨道梁的左视图;图13是沿图12中D-D线的剖面图;图1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带有两个移动件的转向架和轨道梁的示意图;图1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带有两个移动件的转向架和轨道梁的俯视图;图1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带有两个移动件的转向架和轨道梁的左视图;图1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带有电机的转向架和轨道梁的示意图;图18是沿图17中E-E线的剖面图;图1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向架的副车架的示意图;图2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向架的副车架的俯视图;图2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向架的导向框的示意图;图2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向架的导向框的俯视图;图2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向架的摆臂的示意图;图2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向架的摆臂的俯视图;图2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向架的转向节的示意图;图2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向架的转向节的主视图。附图标记:100:转向架;1:走行轮;2:副车架;21:副车架本体;22:安装支架;221:轴承安装座;222:延伸部;23:副车架安装座;3:导向框;31:导向轮;32:第一导向框;321:矩形框;322:加强筋;33:第二导向框;34:导向轮轴;4:转向组件;41:传动装置;411:传动齿轮;412:第一皮带轮;413:第二皮带轮;414:皮带;42:移动件;43:转向杆;44:传动轴;45:第一轴承;46:第二轴承;47:主动齿轮;48:横拉杆组件;5:弹簧阻尼装置;6:扭矩传感器;7:电机;8:转向节;9:摆臂;91:铰接端;10:缓冲件;200:轨道梁;201:轨道凸起;2011:走行面;2012:凸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下面参考图1-图26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用于转向架的导向框3。在本申请下面的描述中,以导向框3应用于轨道车辆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图26所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导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转向架的导向框,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导向框;/n第二导向框,所述第二导向框与所述第一导向框上下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导向框和所述第一导向框之间设有左右间隔设置的至少四个导向轮轴;/n至少四个导向轮,至少四个所述导向轮分别套设在至少四个所述导向轮轴上,至少四个所述导向轮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框和所述第二导向框之间,至少四个所述导向轮相对于所述第一导向框和所述第二导向框可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转向架的导向框,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导向框;
第二导向框,所述第二导向框与所述第一导向框上下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导向框和所述第一导向框之间设有左右间隔设置的至少四个导向轮轴;
至少四个导向轮,至少四个所述导向轮分别套设在至少四个所述导向轮轴上,至少四个所述导向轮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框和所述第二导向框之间,至少四个所述导向轮相对于所述第一导向框和所述第二导向框可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转向架的导向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框和所述第二导向框均包括:
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四个角处均设有一个所述导向轮;
四个加强筋,四个所述加强筋的一端相连,四个所述加强筋的另一端与所述矩形框的四个角分别一一对应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转向架的导向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框的四个所述加强筋的所述一端和所述第二导向框的四个所述加强筋的所述一端设有传动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转向架的导向框,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加强筋的所述一端位于所述矩形框的中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浩朱良义刘俊杰许玉红陈强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