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及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动机构
,具体涉及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及舵机。
技术介绍
舵机是一种角度伺服的驱动器,适用于那些需要角度不断变化并可以保持的控制系统。舵机主要是由外壳、电路板、无核心马达、齿轮与位置检测器构成。其工作原理是由接收机发出讯号给舵机,经由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判断转动方向,再驱动无核心马达开始转动,通过减速齿轮将动力传至摆臂,从而实现大扭矩输出。现有技术中,舵机的电气元件与控制电路及电源之间通常采用电线电连接,这些电线通常散落在玩具壳体的内壁面与电机或舵机的外壁面之间的内腔中,导致壳体内电线排布不规整,一方面占用壳体内的空间,导致壳体内的结构不够紧凑,另一方面后续对壳体内的电气元件及电机或舵机进行维修时,散落的电线,不便于维修工作的展开,甚至有些电线会出现缠绕现象,更不利于后续产品的维修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及舵机其电气元件的电线在壳体内散落,导致设备的结构不紧凑和不便于后续维修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减速机构输出端(1),用于输出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动力;/n减速机构输入端(2),用于驱动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动作;/n行星齿轮组(3),为至少一组,所述行星齿轮组(3)内腔设置有供线缆穿过的第一走线通道(18),所述行星齿轮组(3)分别与所述减速机构输入端(2)和所述减速机构输出端(1)传动相连,且所述减速机构输出端(1)与所述行星齿轮组(3)其行星架(4)和外齿圈(5)二者其一传动相连;/n走线套管(6),贯穿所述第一走线通道(18)设置,且所述走线套管(6)与所述减速机构输出端(1)固定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减速机构输出端(1),用于输出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动力;
减速机构输入端(2),用于驱动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动作;
行星齿轮组(3),为至少一组,所述行星齿轮组(3)内腔设置有供线缆穿过的第一走线通道(18),所述行星齿轮组(3)分别与所述减速机构输入端(2)和所述减速机构输出端(1)传动相连,且所述减速机构输出端(1)与所述行星齿轮组(3)其行星架(4)和外齿圈(5)二者其一传动相连;
走线套管(6),贯穿所述第一走线通道(18)设置,且所述走线套管(6)与所述减速机构输出端(1)固定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星齿轮组(3)为至少两组,相邻两组所述行星齿轮组(3)分别具有独立的外齿圈(5),且相邻两级所述行星齿轮组(3)其外齿圈(5)的啮合齿相互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行星齿轮组(3)其外齿圈(5)相互错位1/6~1/2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组所述行星齿轮组(3)可拆卸相连;
所述行星齿轮组(3)包括依次啮合连接的恒星齿轮(7)、行星齿轮(8)和外齿圈(5),且所述行星齿轮(8)通过行星架(4)与另一行星齿轮组(3)传动相连,相邻的所述行星齿轮组(3)通过行星架(4)上的传动杆(9)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组所述外齿圈(5)通过连接结构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套设在所述传动杆(9)上的第一轴承(10)和设于所述第一轴承(10)外的行星齿轮连接壳(11),所述行星齿轮连接壳(11)与所述外齿圈(5)可拆卸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铁才,张明俊,
申请(专利权)人:大富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