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机械轮盘辅助拆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1066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机械轮盘辅助拆装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压紧件,间隔连接在工作面上,用于压紧转轴;一支撑板,垂直连接在所述工作面上,与所述压紧件间隔设置,并且具有一缺口,所述缺口便于所述转轴穿过;以及至少两个顶压螺杆,分别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的螺纹通孔上,顺着所述螺纹通孔移动位置,推动旋转部件与所述转轴分离;从而克服了旋转部件与转轴拆装分离不方便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能够相对方便地拆装分离旋转部件与转轴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机械轮盘辅助拆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旋转机械中的旋转部件
,具体的说是一种旋转机械轮盘辅助拆装装置。
技术介绍
旋转机械的种类很多,比如风机、水泵、汽轮机等,一般都具有旋转部件,也可称为轮盘,比如水泵或者汽轮机中的叶轮,风机中的风叶轮;叶轮或者风叶轮,与转轴按照正常公差紧配,并且通过键连接,使用一段时间后,连接处容易卡死、锈蚀,当需要更换叶轮、风叶轮或者转轴时,很难将叶轮或者风叶轮,与转轴分离,很多时候,只能是将叶轮或者风叶轮,与转轴一起更换,使用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旋转机械轮盘辅助拆装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旋转部件与转轴拆装分离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旋转机械轮盘辅助拆装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压紧件,间隔连接在工作面上,用于压紧转轴;一支撑板,垂直连接在所述工作面上,与所述压紧件间隔设置,并且具有一缺口,所述缺口便于所述转轴穿过;以及至少两个顶压螺杆,分别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的螺纹通孔上,顺着所述螺纹通孔移动位置,推动旋转部件与所述转轴分离。进一步的:所述压紧件包括:一下托块,底部连接在所述工作面上,上表面具有一第一弧形凹槽;以及一上压块,连接在所述下托块上,下表面具有一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第二弧形凹槽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之间形成所述转轴的压紧空间。进一步的:所述下托块包括:一第一板,用于与所述工作面连接;一第二板,用于与所述上压块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一板之间平行间隔设置;以及一过渡块,连接在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并且与所述第二板形成有所述第一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弧形凹槽将所述第二板分为两半。进一步的:所述上压块包括:一第三板,用于与所述第二板连接;以及一连接块,连接在所述第三板上,用于与所述第三板形成有所述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第二弧形凹槽将所述第三板分为两半。进一步的:还包括:至少一顶紧螺栓,连接在所述上压块上,穿过所述上压块,顶靠所述转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外形为四方体形结构;所述缺口为“U”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顶压螺杆的数量为两个,平行间隔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进一步的:所述工作面包括:一台面,用于连接在所述压紧件和所述支撑板;两个支撑脚,对称连接在所述台面的底部;以及两个加强板,为三角形结构,连接在所述台面和所述支撑脚之间。对比相关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旋转机械轮盘辅助拆装装置,设置有压紧件,间隔连接在工作面上,能够压紧转轴,使得转轴和旋转部件一起被定位;在工作面上连接支撑板,并且转轴能够穿过支撑板上的缺口,支撑板上连接顶压螺杆,通过顶压螺杆顺着支撑板移动,推动旋转部件,使得旋转部件与转轴分离,达到了拆装分离旋转部件与转轴的目的,操作较方便;从而克服了旋转部件与转轴拆装分离不方便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能够相对方便地拆装分离旋转部件与转轴的技术效果,具有实用性。附图说明附图1是实际使用状态的三维总装结构示意图之一;附图2是未安装转轴和旋转部件的三维总装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压紧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压紧件的爆炸图;附图5是支撑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工作面的三维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实际使用状态的三维总装结构示意图之二;附图8是实际使用状态的三维总装结构示意图之三;附图中所示标号:10.压紧件,11.下托块,111.第一弧形凹槽,112.第一板,113.第二板,114.过渡块,12.上压块,121.第二弧形凹槽,122.第三板,123.连接块,13.顶紧螺栓,20.支撑板,21.缺口,22.螺纹通孔,30.顶压螺杆,100.工作面,101.台面,102.支撑脚,103.加强板,200.转轴,300.旋转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一种旋转机械轮盘辅助拆装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旋转部件与转轴拆装分离不方便的技术问题;能够被制造和使用,并且达到了能够相对方便地拆装分离旋转部件与转轴的积极效果;总体思路如下:一实施方式:见图1、图2、图7、图8;一种旋转机械轮盘辅助拆装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压紧件10,间隔连接在工作面100上,用于压紧转轴200;一支撑板20,垂直连接在所述工作面100上,与所述压紧件10间隔设置,并且具有一缺口21,所述缺口21便于所述转轴200穿过;以及至少两个顶压螺杆30,分别连接在所述支撑板20上的螺纹通孔22上,顺着所述螺纹通孔22移动位置,推动旋转部件300与所述转轴200分离;具体来说,实施时,设置有压紧件10,间隔连接在工作面100上,能够压紧转轴200,使得转轴200和旋转部件300一起被定位;在工作面100上连接支撑板20,并且转轴200能够穿过支撑板20上的缺口21,支撑板20上连接顶压螺杆30,通过顶压螺杆30顺着支撑板20移动,推动旋转部件300,使得旋转部件300与转轴200分离,达到了拆装分离旋转部件300与转轴200的目的,操作较方便;从而克服了旋转部件与转轴拆装分离不方便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能够相对方便地拆装分离旋转部件与转轴的技术效果;另一实施方式:见图1、图2、图3、图4;实施时,所述压紧件10包括:一下托块11,底部连接在所述工作面100上,上表面具有一第一弧形凹槽111;以及一上压块12,连接在所述下托块11上,下表面具有一第二弧形凹槽121,所述第二弧形凹槽121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111之间形成所述转轴200的压紧空间;所述下托块11包括:一第一板112,外形为长方形,用于与所述工作面100连接;一第二板113,外形为长方形,用于与所述上压块12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一板112之间平行间隔设置;以及一过渡块114,外形为长方形,连接在所述第一板112和所述第二板113之间,并且与所述第二板113形成有所述第一弧形凹槽111,所述第一弧形凹槽111将所述第二板113分为两半;第一板112的长度尺寸>第二板113的长度尺寸>过渡块114的长度尺寸,便于由第一板112处连接工作面100,形成稳定的承托结构,在第二板113处连接上压块12;所述上压块12包括:一第三板122,外形为长方形,用于与所述第二板113连接;以及一连接块123,外形为长方形,连接在所述第三板122上,用于与所述第三板122形成有所述第二弧形凹槽121,所述第二弧形凹槽121将所述第三板122分为两半;第三板122的长度尺寸大于连接块123的长度尺寸,便于由第三板122处与下托块11连接;下托块11和上压块12分别铸造成坯料,之后机加工而成;下托块11通过第一板112与工作面100之间穿入外六角螺栓件连接,形成了稳定的承托结构,由第一弧形凹槽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机械轮盘辅助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两个压紧件(10),间隔连接在工作面(100)上,用于压紧转轴(200);/n一支撑板(20),垂直连接在所述工作面(100)上,与所述压紧件(10)间隔设置,并且具有一缺口(21),所述缺口(21)便于所述转轴(200)穿过;/n以及至少两个顶压螺杆(30),分别连接在所述支撑板(20)上的螺纹通孔(22)上,顺着所述螺纹通孔(22)移动位置,推动旋转部件(300)与所述转轴(200)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机械轮盘辅助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压紧件(10),间隔连接在工作面(100)上,用于压紧转轴(200);
一支撑板(20),垂直连接在所述工作面(100)上,与所述压紧件(10)间隔设置,并且具有一缺口(21),所述缺口(21)便于所述转轴(200)穿过;
以及至少两个顶压螺杆(30),分别连接在所述支撑板(20)上的螺纹通孔(22)上,顺着所述螺纹通孔(22)移动位置,推动旋转部件(300)与所述转轴(200)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机械轮盘辅助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10)包括:一下托块(11),底部连接在所述工作面(100)上,上表面具有一第一弧形凹槽(111);
以及一上压块(12),连接在所述下托块(11)上,下表面具有一第二弧形凹槽(121),所述第二弧形凹槽(121)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111)之间形成所述转轴(200)的压紧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机械轮盘辅助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块(11)包括:一第一板(112),用于与所述工作面(100)连接;一第二板(113),用于与所述上压块(12)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一板(112)之间平行间隔设置;以及一过渡块(114),连接在所述第一板(112)和所述第二板(113)之间,并且与所述第二板(113)形成有所述第一弧形凹槽(1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锴李娜娜杨立青马惠秋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木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