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长材的退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0678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金属长材的退卷系统,其包括退卷架、退卷轴、在线张力调节机构、刹车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通过两侧的刹车条同步夹持在与退卷轴同步运动的刹车盘上,实现退卷的速度控制,满足退卷的要求,同时由三个枢轴构成三角形形成刹车条稳定支撑,也便于刹车条更换,非常实用;另一方面通过压杆周期性的下压或松开退卷异型金属长材的上表面,实现异型金属长材退卷中实现在线张力调节,满足对退卷和裁切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长材的退卷系统
本技术属于金属长材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长材的退卷系统。
技术介绍
金属长材(也可以称为:金属型材)的装备和加工工艺,主要运用金属冷加工连续成型的生产方式,解决金属材料的生产效率、精度和长度的问题。该生产工艺是国际金属长材加工行业的最高水平,目前主要掌握在国外少数企业手中,我们是国内第一家应用该技术的公司,打破了汽车制造和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部分材料依赖进口的局面。具体的,金属长材的加工基本上采用5联轧制工艺,第一联轧制部件采用两辊压延工艺,同时辊模控制住材料宽度,用于坯料线材的初步成型;第二、三联轧制部件采用两辊压延工艺,左右侧辊保证上下辊型腔稳定性,高精度辊模提高尺寸精度的同时与组合式矫直装置配合起到导卫作用;第四联前辊模对金属变形的状态和尺寸进一步按预定的尺寸和形状靠近,用四辊成型工艺保证凹槽的形成;第五联前的辊模对尺寸和形状再次修正,用四辊压延使属金属按预定的方向流动的实现上口小底部大的凹槽。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联用于产品初成型,第四第五联压延部件用于产品最终成型和精整,辊模的辅助作用是必不可少,同时,产品成型后,采用收料装置进行收卷和精密排料,以便于包装后交付给客户。然而,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比如有些客户需要将其裁切成长条型,因此,在所述成型流水线的一侧,设置一条裁切流水线,这样一来必然涉及卷料的退卷,那么,在金属长材进一步加工过程中,需要控制退卷速度和金属长材的张力,这样才能准确的实现长条形的裁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新的金属长材的退卷系统。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金属长材的退卷系统,其包括:退卷架;退卷轴,其能够绕自身轴线方向转动的设置在退卷架上;在线张力调节机构,其包括固定支架、翻转压架、支撑支架、翻转驱动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设置在所退卷金属长材相对两侧的支杆、横设在所述支杆之间的顶杆;所述翻转压架包括自上端部绕着所述顶杆的中心线方向上下翻转的翻转杆、设置在所述翻转杆下端部且能够压设在所述退卷金属长材上表面的压杆;所述支撑支架包括设置在所述压杆和所述支杆之间的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且支撑在所述退卷金属长材底面的支撑杆;所述翻转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的翻转杆绕着上端部上下摆动;其中,在所述的压杆随着所述翻转杆摆浮下,呈周期性下压或松开退卷金属长材的上表面;刹车机构,其包括刹车盘、刹车座、刹车条、刹车传动件和刹车驱动件,所述刹车盘其与所述退卷轴同步转动,且位于所述退卷架的一侧;所述刹车座设置所述的退卷架上;所述刹车条有两个,且对应设置在所述刹车盘的相对两侧;所述刹车传动件包括分别通过第一枢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刹车座上的两根传动杆;一端部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枢轴上、另一端部转动连接在对应侧所述刹车条上的连接杆,其中所述的连接杆与所述刹车条通过第二枢轴相枢接,所述的刹车条通过第三枢轴对应枢接在所述传动杆的底部,位于所述刹车盘一侧的所述第一枢轴、第二枢轴、第三枢轴构成一个三角形;所述刹车驱动件,其用于驱使两根所述传动杆自上端部相对靠拢或张开运动,其中当所述传动杆上端部相向靠拢时,所述的刹车条向外张开,所述刹车盘与所述退卷轴同步转动;当所述传动杆上端部相向张开时,所述的刹车条向内收拢并夹持在所述的刹车盘两侧。优选地,顶杆绕自身轴线方向转动地设置在支杆上,翻转杆的上端部固定在顶杆上,翻转驱动件用于驱动顶杆转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翻转杆有两根,且对应设置在两侧支杆的相对内侧,压杆将两根翻转杆的下端部固定连接。确保压杆的稳定的施加压力,以实现在线均匀的张力控制。优选地,压杆包括用于将两根翻转杆的下端部固定连接的杆本体、套着在杆本体外周且绕着杆本体的轴线方向自由转动的轴套。由轴套和金属长材之间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更有利于金属长材的传输。顶杆自一端部冒出一侧所述支杆,所述的翻转驱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顶杆冒出的轮盘、设置在对应所述支杆上的翻转座、以及设置在翻转座上且用于驱动轮盘正反向转动的驱动器。优选地,轮盘为齿轮盘,驱动器包括与齿轮盘相啮合的传动齿轮、马达和传动部件。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底座包括架设在地面上的底板、分布在金属长材相对两侧且固定在底板上两个底撑杆,支撑杆将两个底撑杆的上部相连接。优选地,支撑杆包括将两个底撑杆的上部相连接的杆芯、套设在所述杆芯外周且绕着所述杆芯的中心线方向自由转动的杆套。此外,所述的在线张力调节机构还包括横设在两侧所述支杆之间,且位于所述顶杆下方的定位撑杆,退卷后的金属长材自底面架设在所述定位撑杆上,并向所述压杆和所述支撑杆所形成调节区传输。优选地,定位撑杆包括横设在两侧支杆之间的撑杆本体、套设在撑杆本体外周且绕着撑杆本体的中心线方向自由转动的辊套。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刹车驱动件包括横设在所述传动杆之间的伸缩杆,其中当所述伸缩杆收缩时,传动杆上端部相对靠拢;当伸缩杆伸长时,传动杆上端部相对张开。优选地,刹车驱动件还包括分别设在传动杆上端部的定位柱、自两端部分别套设在传动杆上部定位柱上的拉簧。通过拉簧的设置,使得在未刹车状态下,伸缩杆可以不需要工作,处于自然转态即可。优选地,在每根定位柱上设有滑套,拉簧的两端部分别连接在两个滑套之间。进一步的,在每个滑套上均设有锁紧螺栓,其中锁紧螺栓与定位柱抵触将滑套定位在定位柱上。具体的,伸缩杆为气缸。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位于刹车盘一侧的第一枢轴、第二枢轴、第三枢轴构成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其中连接杆沿着斜板方向延伸设置。在此,通过三角形的设置,一方面便于刹车条的准确定位,也形成稳定支撑,更有利于实施刹车的操作;另一方面十分方便刹车条的拆卸和更换。优选地,连接杆上端部连接在第一枢轴冒出刹车座的端部,下端部连接在刹车条上。优选地,刹车条包括通过所述第三枢轴转动设置在所述传动杆底部的刷座、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刷座上的刹车皮。具体的,刹车皮和所述刹车盘的材质相同,均为耐磨橡胶件。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一方面通过两侧的刹车条同步夹持在与退卷轴同步运动的刹车盘上,实现退卷的速度控制,满足退卷的要求,同时由三个枢轴构成三角形形成刹车条稳定支撑,也便于刹车条更换,非常实用;另一方面通过压杆周期性的下压或松开退卷金属长材的上表面,实现金属长材退卷中实现在线张力调节,满足对退卷和裁切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退卷系统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刹车机构的右视示意图;其中:Q、在线张力调节机构;1、支架;10、支杆;11、顶杆;2、翻转压架;20、翻转杆;21、压杆;210、杆本体;211、轴套;3、支撑支架;30、底座;300、底板;301、底撑杆;31、支撑杆;310、杆芯;311、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长材的退卷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退卷架;/n退卷轴,其能够绕自身轴线方向转动的设置在所述退卷架上;/n在线张力调节机构,其包括固定支架、翻转压架、支撑支架、翻转驱动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设置在所退卷金属长材相对两侧的支杆、横设在所述支杆之间的顶杆;所述翻转压架包括自上端部绕着所述顶杆的中心线方向上下翻转的翻转杆、设置在所述翻转杆下端部且能够压设在所述退卷金属长材上表面的压杆;所述支撑支架包括设置在所述压杆和所述支杆之间的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且支撑在所述退卷金属长材底面的支撑杆;所述翻转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的翻转杆绕着上端部上下摆动;其中,在所述的压杆随着所述翻转杆摆浮下,呈周期性下压或松开退卷金属长材的上表面;/n刹车机构,其包括刹车盘、刹车座、刹车条、刹车传动件和刹车驱动件,所述刹车盘其与所述退卷轴同步转动,且位于所述退卷架的一侧;所述刹车座设置所述的退卷架上;所述刹车条有两个,且对应设置在所述刹车盘的相对两侧;所述刹车传动件包括分别通过第一枢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刹车座上的两根传动杆;一端部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枢轴上、另一端部转动连接在对应侧所述刹车条上的连接杆,其中所述的连接杆与所述刹车条通过第二枢轴相枢接,所述的刹车条通过第三枢轴对应枢接在所述传动杆的底部,位于所述刹车盘一侧的所述第一枢轴、第二枢轴、第三枢轴构成一个三角形;所述刹车驱动件,其用于驱使两根所述传动杆自上端部相对靠拢或张开运动,其中当所述传动杆上端部相向靠拢时,所述的刹车条向外张开,所述刹车盘与所述退卷轴同步转动;当所述传动杆上端部相向张开时,所述的刹车条向内收拢并夹持在所述的刹车盘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长材的退卷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退卷架;
退卷轴,其能够绕自身轴线方向转动的设置在所述退卷架上;
在线张力调节机构,其包括固定支架、翻转压架、支撑支架、翻转驱动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设置在所退卷金属长材相对两侧的支杆、横设在所述支杆之间的顶杆;所述翻转压架包括自上端部绕着所述顶杆的中心线方向上下翻转的翻转杆、设置在所述翻转杆下端部且能够压设在所述退卷金属长材上表面的压杆;所述支撑支架包括设置在所述压杆和所述支杆之间的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且支撑在所述退卷金属长材底面的支撑杆;所述翻转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的翻转杆绕着上端部上下摆动;其中,在所述的压杆随着所述翻转杆摆浮下,呈周期性下压或松开退卷金属长材的上表面;
刹车机构,其包括刹车盘、刹车座、刹车条、刹车传动件和刹车驱动件,所述刹车盘其与所述退卷轴同步转动,且位于所述退卷架的一侧;所述刹车座设置所述的退卷架上;所述刹车条有两个,且对应设置在所述刹车盘的相对两侧;所述刹车传动件包括分别通过第一枢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刹车座上的两根传动杆;一端部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枢轴上、另一端部转动连接在对应侧所述刹车条上的连接杆,其中所述的连接杆与所述刹车条通过第二枢轴相枢接,所述的刹车条通过第三枢轴对应枢接在所述传动杆的底部,位于所述刹车盘一侧的所述第一枢轴、第二枢轴、第三枢轴构成一个三角形;所述刹车驱动件,其用于驱使两根所述传动杆自上端部相对靠拢或张开运动,其中当所述传动杆上端部相向靠拢时,所述的刹车条向外张开,所述刹车盘与所述退卷轴同步转动;当所述传动杆上端部相向张开时,所述的刹车条向内收拢并夹持在所述的刹车盘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长材的退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杆绕自身轴线方向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杆上,所述翻转杆的上端部固定在所述顶杆上,所述的翻转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顶杆转动;所述的翻转杆有两根,且对应设置在两侧所述支杆的相对内侧,所述的压杆将两根所述翻转杆的下端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长材的退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杆包括用于将两根所述翻转杆的下端部固定连接的杆本体、套着在所述杆本体外周且绕着所述杆本体的轴线方向自由转动的轴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长材的退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杆自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中元穆国敏
申请(专利权)人:厚发精工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