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金属长材成型用的组合式矫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6819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异形金属长材成型用的组合式矫直装置,其包括底座、相交替且间隔地设置在底座上的多个第一矫直器和多个第二矫直器,每相邻第一矫直器述第二矫直器之间的上矫正辊和下矫正辊、及左矫正辊和右矫正辊之间形成与异形金属长材上下左右侧面相匹配的矫直通道,对异形金属长材外轮廓进行全方位的矫正,以确保异形金属长材线材进入下一道型腔位置的精准,从而保证线材的尺寸按预定的工艺方案进行,进而保证异形金属长材的成型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异形金属长材成型用的组合式矫直装置
本技术属于异形金属长材成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形金属长材成型用的组合式矫直装置。
技术介绍
异形金属长材(也可以称为:金属型材)的装备和加工工艺,主要运用金属冷加工连续成型的生产方式,解决金属材料的生产效率、精度和长度的问题。该生产工艺是国际异形金属长材加工行业的最高水平,目前主要掌握在国外少数企业手中,我们是国内第一家应用该技术的公司,打破了汽车制造和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部分材料依赖进口的局面。具体的,异形金属长材的加工基本上采用5联轧制工艺,第一联轧制部件采用两辊压延工艺,同时辊模控制住材料宽度,用于胚料线材的初步成型;第二、三联轧制部件采用两辊压延工艺,左右侧辊保证上下辊型腔稳定性,高精度辊模提高尺寸精度的同时与组合式矫直装置配合起到导卫作用;第四联前辊模对金属变形的状态和尺寸进一步按预定的尺寸和形状靠近,用四辊成型工艺保证凹槽的形成;第五联前的辊模对尺寸和形状再次修正,用四辊压延使属金属按预定的方向流动的实现上口小底部大的凹槽。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联用于产品初成型,第四第五联压延部件用于产品最终成型和精整,辊模的辅助作用是必不可少。每一道压延装置和辊模之间的组合式矫直装置起到矫直和导卫作用,保证线材进入下一道型腔位置的精准,从而保证线材的尺寸按预定的工艺方案进行,因此,组合式矫直装置直接影响产品成型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新的异形金属长材成型用的组合式矫直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异形金属长材成型用的组合式矫直装置,其包括:第一矫直单元,其包括底座、沿着异形金属长材长度方向相交替且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多个第一矫直器和多个第二矫直器,所述的第一矫直器包括轴心线沿着异形金属长材宽度方向延伸的上矫正辊和下矫正辊、以及用于调节所述上矫正辊和所述下矫正辊之间形成供异形金属长材穿过通道距离的第一调节件,其中所述上矫正辊和下矫正辊平行设置;所述的第二矫直器包括轴心线沿着异形金属长材厚度方向延伸的左矫正辊和右矫正辊、以及用于调节所述左矫正辊和所述右矫正辊之间形成供异形金属长材穿过通道距离的第二调节件,其中所述左矫正辊和右矫正辊平行设置,每相邻所述第一矫直器和所述第二矫直器之间的所述上矫正辊和下矫正辊、及所述左矫正辊和所述右矫正辊之间形成与异形金属长材上下左右侧面相匹配的第一矫直通道;第二矫直单元,其包括水平设置的矫直平台、竖直设置在所述矫直平台上的定位柱、设置在所述的定位柱上且能够相对靠近或远离的上架板和下架板、分别垂直设置在所述上架板和下架板上的上矫直滚轮组和下矫直滚轮组、以及能够形成自锁将所述上架板和下架板相对所述定位柱锁定的自锁件,其中上矫直滚轮组和下矫直滚轮组均包括多个轴心水平设置的矫直滚轮,且上矫直滚轮组和下矫直滚轮组之间形成供异形金属长材通过的第二矫直通道;第一矫直通道和第二矫直通道所形成型腔对齐设置,且异形金属长材依次经过第一矫直通道和第二矫直通道的型腔送入成型模具所形成的成型型腔中。优选地,上矫正辊、下矫正辊、左矫正辊、及右矫正辊分别绕自身轴线转动设置。减少异形金属长材移动过程中的摩擦,也更有利于异形金属长材的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第一矫直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定位座,所述的下矫正辊通过辊轴固定在所述定位座上,所述的上矫正辊能够沿着竖直方向上下活动连接在所述定位座上,所述的第一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上矫正辊相对所述定位座上下移动的距离。优选地,所述的定位座包括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座板,所述下矫正辊通过辊轴一端部固定在所述座板的下部,所述的上矫正辊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座板的上部。优选地,在所述的座板上开设有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上矫正辊的辊轴一端部连接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中的滑动块。优选地,在所述的滑槽长度方向的两侧壁上分别形成向内凹陷的凹槽,所述的滑动块相对两侧设有与所述凹槽匹配的凸条。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座板包括形成有滑槽的板本体、设置在板本体上部且将滑槽顶部盖合的盖条。这样一来十分方便滑动块以及上矫正辊的定位安装。优选地,第一调节件包括与所述盖条螺纹配合的调节螺栓、将所述调节螺栓端部与所述滑动块相转动连接的转向接头,其中所述调节螺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滑槽长度方向一致。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第一矫直器还包括用于将上矫正辊和下矫正辊远离座板的辊轴端部相连接的连接片,其中所述连接片与所述下矫正辊的端部固定连接,且连接片的上部形成有供所述上矫正辊端部上下移动的导向槽。在连接片的作用下,限制上矫正辊在调节过程的晃动,确保上矫正辊平行上下运动。此外,第一矫直器和第二矫直器结构相同,其中所述第二矫直器自所述第一矫直器向上翻转90°后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这样一来,实施更加方便,便于组装。优选地,下架板固定在定位柱上,上架板能够沿着定位柱长度方向向上活动调节的连接在定位柱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定位柱有两根,且对应设置在上架板背面的相对两侧,上矫直滚轮组设置在上架板的正面,且并排设置;下矫直滚轮组对应设置在下架板的正面,且并排设置在上矫直滚轮组的下方。优选地,上矫直滚轮组和下矫直滚轮组的多个矫直滚轮沿着异形金属长材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具体的,上矫直滚轮组有两个矫直滚轮,所述的下矫直滚轮组有三个矫直滚轮。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在上架板上对应设有两条与定位柱一一对应的导向槽,自锁式矫直机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定位柱上的限位螺栓,其中限位螺栓自导向槽中穿过,且自栓帽贴合在上架板的正面上。优选地,在限位螺栓上还设有与导向槽匹配的导向模块。优选地,自锁件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定位柱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自锁件包括通过枢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定位柱的锁定模块、定位在所述锁定模块上的操作手柄、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架板和所述下架板之间以保持所述上架板相对所述下架板相对远离运动趋势的弹性件,其中所述的锁定模块具有以枢轴为圆心的弧形挤压面和锁定配合面,当操作手柄带动所述锁定模块转动时,由所述弧形挤压面向下挤压所述上架板,所述的弹性件进一步被压缩;当所述锁定配合面与所述上架板顶面贴合时,所述弹性件和所述锁定配合面形成自锁,所述上架板定位在所述定位柱上。优选地,弹性件为弹簧,且有多根,其中多根弹簧沿着异形金属长材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且每根上端部端部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架板和所述下架板上。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与成型模具所形成的成型型腔对应第一矫直通道和第二矫直通道的设置,对异形金属长材外轮廓进行全方位的矫正,以确保异形金属长材线材进入下一道型腔位置的精准,从而保证线材的尺寸按预定的工艺方案进行,进而保证异形金属长材的成型品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形金属长材成型用的组合式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矫直单元,其包括底座、沿着异形金属长材长度方向相交替且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多个第一矫直器和多个第二矫直器,所述的第一矫直器包括轴心线沿着异形金属长材宽度方向延伸的上矫正辊和下矫正辊、以及用于调节所述上矫正辊和所述下矫正辊之间形成供异形金属长材穿过通道距离的第一调节件,其中所述上矫正辊和下矫正辊平行设置; 所述的第二矫直器包括轴心线沿着异形金属长材厚度方向延伸的左矫正辊和右矫正辊、以及用于调节所述左矫正辊和所述右矫正辊之间形成供异形金属长材穿过通道距离的第二调节件,其中所述左矫正辊和右矫正辊平行设置,每相邻所述第一矫直器和所述第二矫直器之间的所述上矫正辊和下矫正辊、及所述左矫正辊和所述右矫正辊之间形成与异形金属长材上下左右侧面相匹配的第一矫直通道;/n第二矫直单元,其包括水平设置的矫直平台、竖直设置在所述矫直平台上的定位柱、设置在所述的定位柱上且能够相对靠近或远离的上架板和下架板、分别垂直设置在所述上架板和下架板上的上矫直滚轮组和下矫直滚轮组、以及能够形成自锁将所述上架板和下架板相对所述定位柱锁定的自锁件,其中上矫直滚轮组和下矫直滚轮组均包括多个轴心水平设置的矫直滚轮,且上矫直滚轮组和下矫直滚轮组之间形成供异形金属长材通过的第二矫直通道;/n所述的第一矫直通道和所述第二矫直通道所形成型腔对齐设置,且异形金属长材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矫直通道和所述第二矫直通道的型腔送入成型模具所形成的成型型腔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金属长材成型用的组合式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矫直单元,其包括底座、沿着异形金属长材长度方向相交替且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多个第一矫直器和多个第二矫直器,所述的第一矫直器包括轴心线沿着异形金属长材宽度方向延伸的上矫正辊和下矫正辊、以及用于调节所述上矫正辊和所述下矫正辊之间形成供异形金属长材穿过通道距离的第一调节件,其中所述上矫正辊和下矫正辊平行设置;所述的第二矫直器包括轴心线沿着异形金属长材厚度方向延伸的左矫正辊和右矫正辊、以及用于调节所述左矫正辊和所述右矫正辊之间形成供异形金属长材穿过通道距离的第二调节件,其中所述左矫正辊和右矫正辊平行设置,每相邻所述第一矫直器和所述第二矫直器之间的所述上矫正辊和下矫正辊、及所述左矫正辊和所述右矫正辊之间形成与异形金属长材上下左右侧面相匹配的第一矫直通道;
第二矫直单元,其包括水平设置的矫直平台、竖直设置在所述矫直平台上的定位柱、设置在所述的定位柱上且能够相对靠近或远离的上架板和下架板、分别垂直设置在所述上架板和下架板上的上矫直滚轮组和下矫直滚轮组、以及能够形成自锁将所述上架板和下架板相对所述定位柱锁定的自锁件,其中上矫直滚轮组和下矫直滚轮组均包括多个轴心水平设置的矫直滚轮,且上矫直滚轮组和下矫直滚轮组之间形成供异形金属长材通过的第二矫直通道;
所述的第一矫直通道和所述第二矫直通道所形成型腔对齐设置,且异形金属长材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矫直通道和所述第二矫直通道的型腔送入成型模具所形成的成型型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金属长材成型用的组合式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矫直器和第二矫直器结构相同,其中所述第二矫直器自所述第一矫直器向上翻转90°后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形金属长材成型用的组合式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矫直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定位座,所述的下矫正辊通过辊轴固定在所述定位座上,所述的上矫正辊能够沿着竖直方向上下活动连接在所述定位座上,所述的第一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上矫正辊相对所述定位座上下移动的距离,所述的定位座包括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座板,所述下矫正辊通过辊轴一端部固定在所述座板的下部,所述的上矫正辊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座板的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形金属长材成型用的组合式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座板上开设有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上矫正辊的辊轴一端部连接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中的滑动块,其中在所述的滑槽长度方向的两侧壁上分别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国敏王中元
申请(专利权)人:厚发精工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