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式电池储备充电桩及其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充电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电池储备充电桩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汽车产业进入全面的交通能源转型期,电动汽车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其在出行车辆的占比也越来越大,社会对电动汽车充电站数量、区域布局密度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目前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均是固定充电桩式的充电站,每个车位配置一个充电桩,车辆在停车位停泊,充电完成后也无法释放该充电桩资源,直至车辆驶离停车位,缺乏灵活性;同时,每个车位都配置一个充电桩,也带来了充电站建设和维护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充电桩配置的灵活性不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式电池储备充电桩,包括设置有充电枪的充电桩本体、移载装置、循环轨道、电池存储舱、蓄电池。所述移载装置能够与轨道匹配,并沿轨道延伸方向行走,所述充电桩本体装设于所述移载装置。所述循环轨道装设于所述充电桩本体内部,并沿水平方向布置。所述电池存储舱活动装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电池储备充电桩,包括设置有充电枪的充电桩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载装置、循环轨道、电池存储舱和蓄电池,所述移载装置能够与轨道匹配,并沿轨道延伸方向行走,所述充电桩本体装设于所述移载装置;所述循环轨道装设于所述充电桩本体内部,并沿水平方向布置;所述电池存储舱活动装设于所述循环轨道,并能够沿所述循环轨道自由移动;所述蓄电池装设于所述电池存储舱,所述电池存储舱设置有第一供电接口,所述蓄电池能够通过所述第一供电接口与所述充电枪电性连接,以为所述充电枪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电池储备充电桩,包括设置有充电枪的充电桩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载装置、循环轨道、电池存储舱和蓄电池,所述移载装置能够与轨道匹配,并沿轨道延伸方向行走,所述充电桩本体装设于所述移载装置;所述循环轨道装设于所述充电桩本体内部,并沿水平方向布置;所述电池存储舱活动装设于所述循环轨道,并能够沿所述循环轨道自由移动;所述蓄电池装设于所述电池存储舱,所述电池存储舱设置有第一供电接口,所述蓄电池能够通过所述第一供电接口与所述充电枪电性连接,以为所述充电枪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电池储备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和所述电池存储舱均为多个,多个所述蓄电池分别对应装设于多个所述电池存储舱内部,多个所述电池存储舱能够依次沿所述循环轨道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电池储备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内部设置有第二供电接口,所述第二供电接口与所述充电枪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供电接口内壁与所述第一供电接口的外轮廓适配,所述第二供电接口与所述第一供电接口在装配状态下,所述蓄电池能够为所述充电枪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电池储备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接口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一插接头,所述第二供电接口包括第二套筒和第二插接头,所述第一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一插接头外侧,所述第一套筒具有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自由度;所述蓄电池还设置有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供电接口沿所述第二供电接口所在方向伸出,以使得所述第一供电接口与所述第二供电接口卡合装配,所述第一供电接口与所述第二供电接口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一插接头与所述第二插接头插接;所述第一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第一套筒绕自身轴线转动并控制所述第一供电接口沿所述第二供电接口所在方向后退,以使得所述第一插接头与所述第二插接头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式电池储备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头包括伸缩部、滑动转动部、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伸缩部分别固定于所述滑动转动部的两相反端;所述伸缩部与所述电池存储舱连接,所述滑动转动部与所述第一套筒间隙配合,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二插接头插接,所述伸缩部、所述连接部均相比所述滑动转动部膨大以形成抗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峰,杨俊强,刘然,高洋,张冰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新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