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地埋式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03748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地埋式充电桩,涉及地埋式充电桩技术领域,包括充电桩外壳、充电桩本体和地表层,所述充电桩外壳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筒,所述限位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配合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限位筒、限位弹簧和限位块的设置,使该新能源汽车用地埋式充电桩具备了充电桩本体升降时,防止充电桩本体偏移的效果,通过限位筒、配合块、限位弹簧、限位块、滚轮销、滚轮和滑槽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在充电桩本体升降时,防止充电桩本体偏移,同时通过护栏的设置,防止汽车停车充电时将汽车停在地埋坑的上方,避免充电桩本体升降时碰到汽车,从而起到了防止充电桩本体升降时偏移的作用,达到了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地埋式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埋式充电桩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地埋式充电桩。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充电汽车的使用量越来越大,汽车充电桩的设置区域更加广泛,一般的住宅区均会设置充电桩,因此充电桩成为了现代社区不可或缺的电力设备;而目前大多的充电桩是始终设置的地面上的,不管是否使用均会受到日晒风吹雨打,而一般生活规律的上班族充电时间是在夜间,使得充电桩白天大多处于不使用状态,从而使得充电桩白天白白被损伤,造成使用寿命的降低,并且充电桩始终位于地面总是受到车辆的威胁,极有可能遭受到撞击而损坏,使得充电桩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增加使用寿命的充电桩。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110949167A中公开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地埋式充电桩,虽然该新能源汽车用地埋式充电桩能将充电桩在不使用时将充电桩下降进入地埋坑,对充电桩进行保护,延长充电桩的使用寿命,但是充电桩在上升下降的过程中存在充电桩左右偏移的危险,由于没有对充电线固定,所以充电桩在上升下降的过程中会对充电线造成损害,容易使充电线破损断开,该新能源汽车用地埋式充电桩,存在充电桩上升下降时发生偏移和对充电线保护不充分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地埋式充电桩,具备充电桩本体在升降的过程中防止发生偏移和保护充电线等优点,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充电桩本体在升降的过程中防止发生偏移和保护充电线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地埋式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外壳、充电桩本体和地表层,所述充电桩外壳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筒,所述限位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配合块,所述配合块的外表面套接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通过滚轮销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侧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插接有连接块。优选的,所述限位筒的数量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限位筒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所述限位筒以充电桩外壳的中线处对称。优选的,所述充电桩外壳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液压推杆的固定端,所述电动液压推杆的活动端固定连接在充电桩本体的底部,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滚轮抵接。优选的,所述充电桩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遮雨板,所述遮雨板的长度大于充电桩外壳的长度,所述遮雨板的宽度大于充电桩外壳的宽度。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数量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固定块等间距分布,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卡槽连通,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孔的位置与通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通孔和通槽的内部均插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块,所述圆块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所述圆杆的长度大于固定块的长度。优选的,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侧面设置有充电线,所述充电线的一端设置有插头,所述充电线的外表面套接有圆环,所述圆环与连接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地表层的顶部开设有地埋坑,所述地埋坑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与充电桩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充电桩外壳位于地埋坑的内部,所述地表层的内部设置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一端位于地埋坑的底部,所述抽水管的另一端插接有水泵的抽水端,所述水泵的出水端套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水泵固定连接在地表层的顶部。优选的,所述地表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护栏,所述护栏的长度大于地埋坑的长度,所述护栏的宽度大于地埋坑的宽度。优选的,所述护栏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中央控制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盒的侧面开设有方块槽,所述方块槽的位置与压力传感器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中央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压力传感器和电动液压推杆电性连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地埋式充电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新能源汽车用地埋式充电桩,通过限位筒、限位弹簧和限位块的设置,使该新能源汽车用地埋式充电桩具备了充电桩本体升降时,防止充电桩本体偏移的效果,通过限位筒、配合块、限位弹簧、限位块、滚轮销、滚轮和滑槽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在充电桩本体升降时,防止充电桩本体偏移,同时通过护栏的设置,防止汽车停车充电时将汽车停在地埋坑的上方,避免充电桩本体升降时碰到汽车,从而起到了防止充电桩本体升降时偏移的作用,达到了提高安全性的目的。2、该新能源汽车用地埋式充电桩,通过固定块、连接块和圆环的设置,使该新能源汽车用地埋式充电桩具备了将充电线位置固定,防止充电线破损断裂的效果,通过固定块、卡槽、连接块、圆环、通槽、通孔、圆杆和圆块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将充电线的位置固定,防止充电桩本体在升降时充电线被卡着,避免充电线破损断裂,通过遮雨板的设置,防止雨水淋到充电桩本体,同时雨水从遮雨板滑落进入地埋坑,雨水被水泵从地埋坑抽出,防止雨水长时间侵蚀充电桩外壳,被水泵抽出的雨水可以对植被进行浇灌,从而起到了防止充电线破损断裂的作用,达到了提高使用寿命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地表层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护栏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充电桩外壳;2、充电桩本体;3、地表层;4、限位筒;5、配合块;6、限位弹簧;7、限位块;8、滚轮销;9、滚轮;10、固定块;11、卡槽;12、连接块;13、电动液压推杆;14、滑槽;15、支撑杆;16、遮雨板;17、通孔;18、通槽;19、圆杆;20、圆块;21、充电线;22、插头;23、圆环;24、地埋坑;25、底板;26、抽水管;27、水泵;28、出水管;29、喷头;30、护栏;31、控制盒;32、中央控制器;33、压力传感器;34、方块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8,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地埋式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外壳1、充电桩本体2和地表层3,充电桩外壳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液压推杆13的固定端,电动液压推杆13的活动端固定连接在充电桩本体2的底部,充电桩本体2的侧面开设有滑槽14,滑槽14与滚轮9抵接,充电桩本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5,支撑杆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遮雨板16,遮雨板16的长度大于充电桩外壳1的长度,遮雨板16的宽度大于充电桩外壳1的宽度,充电桩本体2的侧面设置有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地埋式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外壳(1)、充电桩本体(2)和地表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外壳(1)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筒(4),所述限位筒(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配合块(5),所述配合块(5)的外表面套接有限位弹簧(6),所述限位弹簧(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7),所述限位块(7)通过滚轮销(8)转动连接有滚轮(9),所述充电桩本体(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的侧面开设有卡槽(11),所述卡槽(11)的内部插接有连接块(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地埋式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外壳(1)、充电桩本体(2)和地表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外壳(1)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筒(4),所述限位筒(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配合块(5),所述配合块(5)的外表面套接有限位弹簧(6),所述限位弹簧(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7),所述限位块(7)通过滚轮销(8)转动连接有滚轮(9),所述充电桩本体(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的侧面开设有卡槽(11),所述卡槽(11)的内部插接有连接块(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地埋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筒(4)的数量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限位筒(4)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所述限位筒(4)以充电桩外壳(1)的中线处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地埋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外壳(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液压推杆(13)的固定端,所述电动液压推杆(13)的活动端固定连接在充电桩本体(2)的底部,所述充电桩本体(2)的侧面开设有滑槽(14),所述滑槽(14)与滚轮(9)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地埋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遮雨板(16),所述遮雨板(16)的长度大于充电桩外壳(1)的长度,所述遮雨板(16)的宽度大于充电桩外壳(1)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地埋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0)的数量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固定块(10)等间距分布,所述固定块(10)的顶部开设有通孔(17),所述通孔(17)与卡槽(11)连通,所述连接块(12)的顶部开设有通槽(18),所述通孔(17)的位置与通槽(18)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通孔(17)和通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晓辉李明娟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三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