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池清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17535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旨在解决池底淤泥抽取装置复杂、抽取工作量大的问题,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池清淤系统,包括污水池、淤泥沉淀池以及设置于两者之间的用于控制两者通断的隔离装置;污水池包括具有倒锥形腔室的池体;淤泥沉淀池设置于污水池下方,用于容纳沉淀的淤泥;淤泥沉淀池包括具有中空腔室的淤泥池体,淤泥池体的侧壁设置有连通通道、排淤通道,连通通道用于排淤时与外部连通;排淤通道包括排淤口、设置于通孔的启闭结构以及设置于启闭结构外侧的输送通道,启闭结构用于控制排淤口的启闭;输送通道设置有真空装置,真空装置可在启闭结构开启时对淤泥池体中淤泥进行快速抽取;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淤泥的快速抽取。的快速抽取。的快速抽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处理池清淤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池清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大量建有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小城镇,配套的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污水处理厂对污水进行处理完成后,蓄水池的底部都会蓄积有大量的淤泥,为了对这些淤泥进行清理,以便保证蓄水池后期正常的使用,在此会用到一种淤泥清理装置。
[0003]目前,污水处理厂的蓄水池内的污水大部分都是静置产生的淤泥,其均匀的分布在蓄水池的池底,若不及时进行清理往往会导致整个污水处理达不到指定的指标。在污水处理厂中对蓄水池内的淤泥进行清理时,传统的淤泥处理方式是在排空污水后,通过设置单一的抽淤泵将其全部抽出,但是抽淤装置结构复杂,工作量大,或者通过人工铲除淤泥再进行打包运走,但是浪费人力,工作繁琐且清除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池底淤泥抽取装置复杂、抽取工作量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池清淤系统,该系统包括污水池、淤泥沉淀池和隔离装置,所述隔离装置设置于所述淤泥沉淀池与所述污水池之间,用于控制所述淤泥沉淀池与所述污水池的连通或隔断;
[0005]所述污水池包括具有倒锥形腔室的池体,所述池体用于容纳待处理的污水;
[0006]所述淤泥沉淀池设置于所述污水池下方,用于容纳沉淀的淤泥;所述淤泥沉淀池包括具有中空腔室的淤泥池体,所述淤泥池体的侧壁设置有连通通道、排淤通道,所述连通通道用于排淤时与外部连通;所述排淤通道包括排淤口、设置于所述排淤口的启闭结构以及设置于所述启闭结构外侧的输送通道,所述启闭结构用于控制所述排淤口的启闭;所述输送通道设置有真空装置,所述真空装置可在所述启闭结构开启时对所述淤泥池体中淤泥进行快速抽取。
[0007]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输送通道包括第一段管道和第二段管道,所述第二段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一段管道远离所述淤泥池体的一端,且所述第二段管道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段管道的内径;
[0008]所述第二段管道设置有一带预紧力的单向阀组件,用于在所述真空装置施加作用时对所述第一段管道的出口封闭,并可在淤泥排出所述第一段管道的淤泥冲力作用下单向开启。
[0009]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真空装置包括真空泵和驱动泵,所述真空泵设置于所述第一段管道,以将所述淤泥池体中的淤泥快速抽取;所述驱动泵设置于所述第二段管道,以将快速抽取的淤泥输送至外部。
[0010]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淤泥池体内部设置有淤泥高度监控装置以检测堆积淤
泥的高度。
[0011]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通通道靠近所述隔离装置的内壁设置。
[0012]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通通道包括连通口、闸阀和连通管路,所述闸阀设置于所述连通口,所述闸阀可在闸阀动力装置的驱动下控制所述连通通道的启闭。
[0013]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池体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均为倒圆台结构,且所述第一侧壁的内径大于第二侧壁的内径。
[0014]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启闭结构为隔离阀。
[0015]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隔离装置包括第一隔离结构、第二隔离结构和隔离动力装置,所述第一隔离结构、所述第二隔离结构在所述隔离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可相对运动闭合形成隔离层,将所述淤泥沉淀池与所述污水池隔离;
[0016]所述第一隔离结构远离所述淤泥池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二隔离结构远离所述淤泥池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相对设置。
[0017]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配置为;基于接收到的淤泥高度监控装置检测的淤泥高度信息调动隔离装置、连通通道、启闭结构、真空装置对应的动力装置的工作状态。
[0018]通过本技术设置于污水池底部的淤泥池体可实现污水池定时定量的清理,通过设置的排淤通道可实现池底淤泥的快速清理,降低人工成本,高效节能;本技术提供的清淤系统结构简单、抽取便捷。
附图说明
[0019]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0]图1是本技术污水处理池清淤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110、第一侧壁;120、第二侧壁;210、淤泥池体;221、连通管路,222、闸阀;231、启闭结构,232、第一段管路,233、第二段管路,234、单向阀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实施例、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明显,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3]以下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0024]参照附图1,图示是本技术污水处理池清淤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包括污水池、淤泥沉淀池和隔离装置300,其中,隔离装置300设置于淤泥沉淀池与污水池之间,用于控制淤泥沉淀池与污水池的连通或隔断,以进行淤泥沉淀池池底的淤泥清理;淤泥沉淀池设置于污水池下方,用于容纳沉淀的淤泥;淤泥沉淀池包括具有中空腔室的淤泥池体210;本技术可用于污水池中无需全部排出水时的池底淤泥清理,直接通过设置的隔离装置即可实现污水池与淤泥沉淀池的隔离以进行对应淤泥的清理;污水池包
括具有倒锥形腔室的池体,池体用于容纳待处理的污水,进一步地,池体包括第一侧壁110、第二侧壁120,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均为倒圆台结构,且第一侧壁110的内径大于第二侧壁120的内径,即保证池体内的淤泥或者其它异物可沿着池体倾斜设置的侧壁结构落入淤泥池体210中,不同于现有技术污水池池底作为淤泥收纳区域,通过本技术可实现淤泥的集中性收集。淤泥池体210的侧壁设置有连通通道、排淤通道,连通通道用于排淤时与外部连通,在进行淤泥排出工作时,隔离装置在隔离动力装置的驱动下闭合淤泥池体以形成污水池与淤泥池体的隔离层,将淤泥沉淀池与污水池隔离。
[0025]进一步地,排淤通道包括开设于淤泥池体210侧壁的排淤口、设置于排淤口的启闭结构231以及设置于启闭结构外侧的输送通道,启闭结构231用于控制排淤口的启闭;输送通道设置有真空装置,真空装置可在启闭结构开启时对淤泥池体中淤泥进行快速抽取。
[0026]进一步地,连通通道包括开设于淤泥池体侧壁的连通口、闸阀222和连通管路221,闸阀设置于连通口,闸阀可在闸阀动力装置的驱动下控制连通通道的启闭;当设置于污水池和淤泥池体之间的隔离装置处于闭合状态时,此时淤泥池体处于封闭环境,此时开启启闭结构231,通过设置在输送通道中的真空装置进行淤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池清淤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污水池、淤泥沉淀池和隔离装置,所述隔离装置设置于所述淤泥沉淀池与所述污水池之间,用于控制所述淤泥沉淀池与所述污水池的连通或隔断;所述污水池包括具有倒锥形腔室的池体,所述池体用于容纳待处理的污水;所述淤泥沉淀池设置于所述污水池下方,用于容纳沉淀的淤泥;所述淤泥沉淀池包括具有中空腔室的淤泥池体,所述淤泥池体的侧壁设置有连通通道、排淤通道,所述连通通道用于排淤时与外部连通;所述排淤通道包括排淤口、设置于所述排淤口的启闭结构以及设置于所述启闭结构外侧的输送通道,所述启闭结构用于控制所述排淤口的启闭;所述输送通道设置有真空装置,所述真空装置可在所述启闭结构开启时对所述淤泥池体中淤泥进行快速抽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池清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通道包括第一段管道和第二段管道,所述第二段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一段管道远离所述淤泥池体的一端,且所述第二段管道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段管道的内径;所述第二段管道设置有一带预紧力的单向阀组件,用于在所述真空装置施加作用时对所述第一段管道的出口封闭,并可在淤泥排出所述第一段管道的淤泥冲力作用下单向开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池清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装置包括真空泵和驱动泵,所述真空泵设置于所述第一段管道,以将所述淤泥池体中的淤泥快速抽取;所述驱动泵设置于所述第二段管道,以将快速抽取的淤泥输送至外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冰洁邵俊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新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