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589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领域,旨在解决充电桩占地面积大且无法进行自我保护的问题,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充电桩安装仓、遮挡装置以及拉引装置,充电桩本体可旋转设置于充电桩安装仓内部,充电桩本体与充电桩安装仓呈设定角度设置,充电桩安装仓水平设置于地下;遮挡装置包括遮挡结构和遮挡支撑装置,遮挡结构通过遮挡支撑装置设置于充电桩本体一侧,遮挡结构可伸缩设置;遮挡支撑装置的长度大于充电桩安装仓的长度;拉引装置设置于充电桩本体与遮挡支撑装置之间,用于在充电桩本体顺时针旋转复位时牵引充电桩本体;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充电桩在恶劣天气下的自我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充电桩
本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充电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充电桩。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普及,充电桩的安装数量也越来越多,但实际使用到的充电桩数量却很有限,由此造成的占地面积大、利用率不足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同时又存在充电桩被其他汽车占用的现象;此外,现有的充电桩大都为直立式,设置于露天场所充电头挂在充电桩上,充电头易被水淋湿,造成短路、损坏充电桩以及损坏使用此充电头充电的电动汽车等一系列问题,尤其针对设置在户外的充电桩在遇到恶劣天气状态下遭受风吹雨淋特别容易腐蚀,无法进行有效保护,而现有的充电桩采用的防护手段较为单一,对于充电桩的保护效果仍然不够理想,尤其是充电装置的外壳模板和充电装置的腐蚀保护等方面很容易因为雨水天气等造成充电桩受损现象,这将会极大影响充电桩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危及国家及人民的财产安全。因此,如何提高充电桩的防腐蚀性能,减少充电桩受损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充电桩占地面积大且无法进行自我保护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充电桩,该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充电桩安装仓、遮挡装置以及拉引装置,所述充电桩本体可旋转设置于所述充电桩安装仓内部,所述充电桩本体与所述充电桩安装仓呈设定角度设置,所述充电桩安装仓水平设置于地下,所述设定角度为所述充电桩本体的轴线与所述充电桩安装仓轴线的夹角;所述遮挡装置包括遮挡结构和遮挡支撑装置,所述遮挡结构通过所述遮挡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充电桩本体一侧,所述遮挡结构可伸缩设置;所述遮挡支撑装置的长度大于所述充电桩安装仓的长度;所述拉引装置设置于所述充电桩本体与所述遮挡支撑装置之间,用于在所述充电桩本体顺时针旋转复位时牵引所述充电桩本体。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桩安装仓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且设置于地面以下的中空腔室,所述腔室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组密封板和第二组密封板,所述第一组密封板和所述第二组密封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组密封板用于实现所述充电桩处于站立状态时对所述腔室的封闭;所述第二组密封板用于在所述充电桩处于躺下状态时对所述腔室的封闭;所述第一组密封板包括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和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分别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腔室顶部的左右侧壁;所述第二组密封板包括第三密封结构和第四密封结构,所述第三密封结构和所述第四密封结构分别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腔室顶部的左右侧壁。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第一本体结构,所述第一本体结构远离所述腔室侧壁的一端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第一侧壁相适配;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第二本体结构,所述第二本体结构远离所述腔室侧壁的一端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第二侧壁相适配;所述第一本体结构、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本体结构、所述第二侧壁的相适配处固定有弹性材料制成的第一密封阻尼件;所述第一密封结构还包括第一卡合结构,所述第一卡合结构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结构远离所述腔室侧壁的一端;所述第二密封结构还包括第二卡合结构,所述第二卡合结构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结构远离所述腔室侧壁的一端;在所述充电桩本体完全落入所述腔室内部时,所述第一本体结构、所述第一卡合结构、所述第二本体结构、所述第二卡合结构分别在对应的动力装置的驱动下相对伸展对接,以形成封闭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封闭层;所述第一卡合结构远离所述第一本体结构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二卡合结构远离所述第二本体结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合部相适配的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二卡合部的悬臂端固定设置有弹性材料制成的第二密封阻尼件。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密封结构包括第三本体结构,所述第三本体结构远离所述腔室侧壁的一端设置由第三对接部;所述第四密封结构包括第四本体结构,所述第四本体结构远离所述腔室侧壁的一端设置由第四对接部;所述第三对接部与所述第四对接部相适配设置,并且所述第三对接部与所述第四对接部相对的端部均设置有容纳所述拉引装置中的拉线的空间。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拉引装置包括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的拉线;所述遮挡支撑装置的内侧设置有第一侧壁凹槽,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凹槽;所述充电桩本体靠近所述遮挡支撑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侧壁凹槽,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凹槽;所述拉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凹槽还设置有拉线动力装置,所述拉线在所述拉线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可向内缠绕收回;在所述充电桩本体触发自我保护状态进行逆时针旋转过程中,所述拉线处于自由状态,在所述充电桩本体的重力作用下拉伸延展;在所述充电桩本体处于顺时针旋转复位状态时,所述拉线在所述拉线动力装置的驱动下收缩,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旋转驱动装置同时提供扭力以使所述充电桩本体的旋转复位。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遮挡结构包括第一遮挡结构和第二遮挡结构,所述第一遮挡结构固定设置于所述遮挡支撑装置的顶部,所述第二遮挡结构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遮挡结构的悬臂端;所述第二遮挡结构与所述第一遮挡结构套设设置,且所述第二遮挡结构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遮挡结构的长度;所述第二遮挡结构包括多级可伸缩板状结构,多级所述板状结构套设设置。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遮挡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部、活动铰接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长度大于所述充电桩安装仓的长度;所述第一支撑部通过所述活动铰接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可相对转动设置;所述遮挡支撑装置还包括支撑装置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支撑装置旋转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活动铰接部的动力输入端固定连接,以驱动所述活动铰接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支撑部旋转。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遮挡结构的长度与所述活动铰接部的顶部到所述充电桩安装仓顶部的距离一致设置。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桩本体远离所述遮挡装置的一侧开设有第三侧壁凹槽,所述第三侧壁凹槽内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靠近所述第三侧壁凹槽内壁的一侧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在连接件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支撑装置向外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或者向内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为所述支撑装置与所述充电桩本体侧壁设置的铰接部铰接卡合的位置,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为所述支撑装置的内侧与所述第三侧壁凹槽内壁贴合的位置。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连杆以及一个或多个第二连杆,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套设连接,且可相对运动设置;所述第二连杆在连杆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可向下伸展至与所述充电桩安装仓底部设置的铰接卡合部卡合;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设置有滑入凸起,所述滑入凸起与所述第二连杆可转动连接;所述铰接卡合部设置有与所述滑入凸起相适配的滑入凹槽;当所述滑入凸起与所述滑入凹槽卡合时,所述滑入凸起可在所述滑入凹槽内部转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技术设置的充电桩安装仓以及可旋转设置的充电桩本体,可实现充电桩本体的自我保护,通过充电桩的底部设置的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该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充电桩安装仓、遮挡装置以及拉引装置,所述充电桩本体可旋转设置于所述充电桩安装仓内部,所述充电桩本体与所述充电桩安装仓呈设定角度设置,所述充电桩安装仓水平设置于地下,所述设定角度为所述充电桩本体的轴线与所述充电桩安装仓轴线的夹角;所述遮挡装置包括遮挡结构和遮挡支撑装置,所述遮挡结构通过所述遮挡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充电桩本体一侧,所述遮挡结构可伸缩设置;所述遮挡支撑装置的长度大于所述充电桩安装仓的长度;所述拉引装置设置于所述充电桩本体与所述遮挡支撑装置之间,用于在所述充电桩本体顺时针旋转复位时牵引所述充电桩本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该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充电桩安装仓、遮挡装置以及拉引装置,所述充电桩本体可旋转设置于所述充电桩安装仓内部,所述充电桩本体与所述充电桩安装仓呈设定角度设置,所述充电桩安装仓水平设置于地下,所述设定角度为所述充电桩本体的轴线与所述充电桩安装仓轴线的夹角;所述遮挡装置包括遮挡结构和遮挡支撑装置,所述遮挡结构通过所述遮挡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充电桩本体一侧,所述遮挡结构可伸缩设置;所述遮挡支撑装置的长度大于所述充电桩安装仓的长度;所述拉引装置设置于所述充电桩本体与所述遮挡支撑装置之间,用于在所述充电桩本体顺时针旋转复位时牵引所述充电桩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安装仓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且设置于地面以下的中空腔室,所述腔室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组密封板和第二组密封板,所述第一组密封板和所述第二组密封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组密封板用于实现所述充电桩处于站立状态时对所述腔室的封闭;所述第二组密封板用于在所述充电桩处于躺下状态时对所述腔室的封闭;所述第一组密封板包括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和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分别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腔室顶部的左右侧壁;所述第二组密封板包括第三密封结构和第四密封结构,所述第三密封结构和所述第四密封结构分别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腔室顶部的左右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第一本体结构,所述第一本体结构远离所述腔室侧壁的一端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第一侧壁相适配;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第二本体结构,所述第二本体结构远离所述腔室侧壁的一端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第二侧壁相适配;所述第一本体结构、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本体结构、所述第二侧壁的相适配处固定有弹性材料制成的第一密封阻尼件;所述第一密封结构还包括第一卡合结构,所述第一卡合结构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结构远离所述腔室侧壁的一端;所述第二密封结构还包括第二卡合结构,所述第二卡合结构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结构远离所述腔室侧壁的一端;在所述充电桩本体完全落入所述腔室内部时,所述第一本体结构、所述第一卡合结构、所述第二本体结构、所述第二卡合结构分别在对应的动力装置的驱动下相对伸展对接,以形成封闭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封闭层;所述第一卡合结构远离所述第一本体结构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二卡合结构远离所述第二本体结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合部相适配的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二卡合部的悬臂端固定设置有弹性材料制成的第二密封阻尼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密封结构包括第三本体结构,所述第三本体结构远离所述腔室侧壁的一端设置由第三对接部;所述第四密封结构包括第四本体结构,所述第四本体结构远离所述腔室侧壁的一端设置由第四对接部;所述第三对接部与所述第四对接部相适配设置,并且所述第三对接部与所述第四对接部相对的端部均设置有容纳所述拉引装置中的拉线的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充电桩,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峰张冰洁杨俊强高洋刘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新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