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037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及使用方法,包括桩体、开合单元、开合动力机构、散热控制单元、竖向缓冲单元、水平缓冲单元和充电单元;所述桩体为中空结构,且桩体的内部通过隔板分隔为前侧的操作腔和后侧的设备腔,所述桩体的前侧上部开设有操作口,且桩体前侧设有关闭操作口的开合单元,且操作腔内设有控制开合单元开合的开合动力机构,隔板的上侧安装有散热控制单元,设备腔的底侧安装水平缓冲单元,水平缓冲单元的上侧安装有竖向缓冲单元;可以对充电把或操作界面进行保护,充电时可以启动内部散热单元进行高效散热,避免热量的集中产生造成安全隐患,并且通过缓冲组件对充电模块进行保护,避免外部冲击造成内部的充电模块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
,具体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汽车充电是新能源汽车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充电系统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将严重制约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在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中一马当先的充电桩的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相关技术中,充电桩可以固定在底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这些充电桩由于所处位置常常会容易受到碰撞,容易对内部充电模块造成伤害,并且充电把和操作界面常常位于外部也容易受到破坏,且充电桩由于高功率充电也会造成热量的集中产生,容易造成火灾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及使用方法,可以对充电把或操作界面进行保护,充电时可以启动内部散热单元进行高效散热,避免热量的集中产生造成安全隐患,并且通过缓冲组件对充电模块进行保护,避免外部冲击造成内部的充电模块损坏,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桩体、开合单元、开合动力机构、散热控制单元、竖向缓冲单元、水平缓冲单元和充电单元;所述桩体为中空结构,且桩体的内部通过隔板分隔为前侧的操作腔和后侧的设备腔,所述桩体的前侧上部开设有操作口,且桩体前侧设有关闭操作口的开合单元,且操作腔内设有控制开合单元开合的开合动力机构,所述隔板的上侧安装有散热控制单元,所述设备腔的底侧安装水平缓冲单元,所述水平缓冲单元的上侧安装有竖向缓冲单元;所述充电单元包含有充电枪头、充电把、充电线缆、充电线路模组、充电线路安装板和散热翅片,所述充电线路安装板安装在竖向缓冲单元上,且充电线路安装板上安装有充电线路模组,所述充电线路模组的输出端与充电线缆的一端连接,所述充电线缆的另一端穿过隔板延伸至操作腔内并且连接充电把,所述充电把端部安装有充电枪头,所述设备腔的前后侧设有与充电线路模组对应的散热翅片;其中,还包括散热单元和顶盖,散热单元设置在设备腔内对充电线路模组进行散热,所述桩体的顶部开口后侧活动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前侧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开合动力机构可以控制开合单元对操作口进行开闭操作,散热单元可以对内部的充电单元的充电线路模组进行有效散热,散热控制单元可以控制散热单元的工作与否,散热翅片可以提高散热效果,水平缓冲单元可以在受到震动时对充电线路模组产生横向的缓冲作用,而竖向缓冲单元可以在受到震动时缓冲充电线路模组竖向的震动,从而加强对充电线路模组的保护,避免外部碰撞损坏充电线路模组,顶盖可以方便检修设备腔的设备,市电通过充电线路模组进行变压后流经充电线缆至充电枪头完成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操作。进一步的,所述开合单元包含有滑轨、滑条、开合门、限位托块、透明镶嵌板和感应指示板,所述桩体的两侧前部分别设有竖向的滑轨,所述滑轨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托块,所述开合门位于桩体的前侧对应操作口设有开合门,所述开合门的两侧设有滑条,所述滑条与滑轨竖向滑动连接,所述开合门的中部通槽内镶嵌有透明镶嵌板,且开合门的顶部中间位置镶嵌有感应指示板。开合门通过滑轨与滑条的滑动从而实现对操作口的开闭动作,限位托块可以避免滑条从滑轨的底部滑脱,透明镶嵌板可以方便在开合门关闭操作口时观察操作腔内部的状况,感应指示板指示人们刷IC卡的刷卡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开合动力机构包含有安装板、滑杆、螺杆、连杆、电机和活动块,所述操作腔的一侧设有两个上下对应的安装板,两个安装板分别对应操作口的顶部和底部,两个安装板之间固定有竖向的滑杆,且两个安装板之间还转动连接有与滑杆平行的螺杆,所述滑杆与活动块上的螺孔螺纹连接,所述螺杆与活动块上的滑孔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块的侧面通过连杆连接开合门的顶部内侧,其中安装板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杆的端部连接。电机正反转动工作可以带动螺杆转动,从而带动活动块沿滑杆上下滑动,活动块通过连杆可以带动开合门上下活动,为开合门的开闭提供动力。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通道、感应线圈、处理器安装板和处理器,所述隔板位于操作腔的一侧对应感应指示板设置有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的端部安装有与感应指示板对应的感应线圈,所述设备腔的顶部侧面通过处理器安装板安装有处理器,所述感应线圈的输出端电连接处理器的输入端,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电机和充电线路模组的输入端。感应线圈可以在IC磁卡刷上时产生感应信号,并且传输至处理器,通过处理器的处理中心判断是否需要控制电机打开开合门。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控制单元包含有安装框、转轴、活动杆、卡座、上固定板、弹簧、开关触块、下固定板和接触开关,所述隔板的上侧镶嵌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侧通过转轴与活动杆的中部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位于操作腔的一端安装有用于卡接充电把的卡座,所述活动杆位于设备腔的一端底部安装有开关触块,所述隔板后侧位于安装框的上下方分别设置有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固定板的中部开设有与固定螺丝配合的螺孔,所述上固定板的底部通过弹簧连接开关触块,所述下固定板的顶部安装有接触开关,所述接触开关和充电线路模组均连接市电。当充电时拿起卡座上的充电把,卡座上的重力变小,此时活动杆由于上固定板底部的弹簧的弹力,将开关触块压向接触开关,使接触开关触发,连通市电和散热单元,使散热单元工作对充电线路模组散热,当充完电后,充电把重新放置在卡座,卡座下降将弹簧压缩,开关触块离开接触开关,散热单元停止工作。进一步的,所述水平缓冲单元包含有缓冲框、纵向柱、纵向弹簧、滑板、横向柱和横向弹簧,所述设备腔底部设有两个横向柱,两个横向柱的中部分别滑动连接有滑板,且两个横向柱的两端分别套接有横向弹簧,两个滑板之间固定有两个纵向柱,两个纵向柱的中部均与缓冲框的侧面滑动连接,且两个纵向柱的两端分别套接有纵向弹簧,横向弹簧为滑板提供横向的震动缓冲,纵向弹簧为缓冲框提供纵向的震动缓冲,从而提供水平方向的震动缓冲。进一步的,所述竖向缓冲单元设有两个且包含有斜杆、限位环、安装柱、拉伸弹簧、滑环和安装块,滑环设有两个且均滑动连接在安装柱上,两个滑环的上下侧分别活动连接有斜杆,上侧的两个斜杆与一个安装块活动连接,该安装块固定在充电线路安装板底部,下侧的两个斜杆与另一个安装块活动连接,且该安装块固定在缓冲框端部,安装柱的中部套接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滑环,且安装柱的两端螺纹连接有限位环。四个斜杆构成一个活动菱形结构,当产生竖向震动时,菱形结构上下活动,从而带动菱形结构两端的滑环在安装柱上活动,两个滑环之间的拉伸弹簧产生形变提供缓冲,限位环避免滑环与安装柱脱离。进一步的,还包括出风罩单元和进风口,所述出风罩单元设有两个且包含有出风筒、出风孔、支撑杆、弧形罩板和出风网,所述出风筒位于桩体的顶部后侧,且出风筒的侧面等角度开设有出风孔,所述出风筒的外端安装有出风网,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1)、开合单元(3)、开合动力机构(4)、散热控制单元(5)、竖向缓冲单元(6)、水平缓冲单元(7)和充电单元(10);/n所述桩体(1)为中空结构,且桩体(1)的内部通过隔板(16)分隔为前侧的操作腔和后侧的设备腔,所述桩体(1)的前侧上部开设有操作口,且桩体(1)前侧设有关闭操作口的开合单元(3),且操作腔内设有控制开合单元(3)开合的开合动力机构(4),所述隔板(16)的上侧安装有散热控制单元(5),所述设备腔的底侧安装水平缓冲单元(7),所述水平缓冲单元(7)的上侧安装有竖向缓冲单元(6);/n所述充电单元(10)包含有充电枪头(101)、充电把(102)、充电线缆(103)、充电线路模组(104)、充电线路安装板(105)和散热翅片(106),所述充电线路安装板(105)安装在竖向缓冲单元(6)上,且充电线路安装板(105)上安装有充电线路模组(104),所述充电线路模组(104)的输出端与充电线缆(103)的一端连接,所述充电线缆(103)的另一端穿过隔板(16)延伸至操作腔内并且连接充电把(102),所述充电把(102)端部安装有充电枪头(101),所述设备腔的前后侧设有与充电线路模组(104)对应的散热翅片(106);/n其中,还包括散热单元(9)和顶盖(2),散热单元(9)设置在设备腔内对充电线路模组(104)进行散热,所述桩体(1)的顶部开口后侧活动连接有顶盖(2),所述顶盖(2)的前侧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13)。/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1)、开合单元(3)、开合动力机构(4)、散热控制单元(5)、竖向缓冲单元(6)、水平缓冲单元(7)和充电单元(10);
所述桩体(1)为中空结构,且桩体(1)的内部通过隔板(16)分隔为前侧的操作腔和后侧的设备腔,所述桩体(1)的前侧上部开设有操作口,且桩体(1)前侧设有关闭操作口的开合单元(3),且操作腔内设有控制开合单元(3)开合的开合动力机构(4),所述隔板(16)的上侧安装有散热控制单元(5),所述设备腔的底侧安装水平缓冲单元(7),所述水平缓冲单元(7)的上侧安装有竖向缓冲单元(6);
所述充电单元(10)包含有充电枪头(101)、充电把(102)、充电线缆(103)、充电线路模组(104)、充电线路安装板(105)和散热翅片(106),所述充电线路安装板(105)安装在竖向缓冲单元(6)上,且充电线路安装板(105)上安装有充电线路模组(104),所述充电线路模组(104)的输出端与充电线缆(103)的一端连接,所述充电线缆(103)的另一端穿过隔板(16)延伸至操作腔内并且连接充电把(102),所述充电把(102)端部安装有充电枪头(101),所述设备腔的前后侧设有与充电线路模组(104)对应的散热翅片(106);
其中,还包括散热单元(9)和顶盖(2),散热单元(9)设置在设备腔内对充电线路模组(104)进行散热,所述桩体(1)的顶部开口后侧活动连接有顶盖(2),所述顶盖(2)的前侧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单元(3)包含有滑轨(31)、滑条(32)、开合门(33)、限位托块(34)、透明镶嵌板(35)和感应指示板(36),所述桩体(1)的两侧前部分别设有竖向的滑轨(31),所述滑轨(31)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托块(34),所述开合门(33)位于桩体(1)的前侧对应操作口设有开合门(33),所述开合门(33)的两侧设有滑条(32),所述滑条(32)与滑轨(31)竖向滑动连接,所述开合门(33)的中部通槽内镶嵌有透明镶嵌板(35),且开合门(33)的顶部中间位置镶嵌有感应指示板(3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动力机构(4)包含有安装板(41)、滑杆(42)、螺杆(43)、连杆(44)、电机(45)和活动块(46),所述操作腔的一侧设有两个上下对应的安装板(41),两个安装板(41)分别对应操作口的顶部和底部,两个安装板(41)之间固定有竖向的滑杆(42),且两个安装板(41)之间还转动连接有与滑杆(42)平行的螺杆(43),所述滑杆(42)与活动块(46)上的螺孔螺纹连接,所述螺杆(43)与活动块(46)上的滑孔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块(46)的侧面通过连杆(44)连接开合门(33)的顶部内侧,其中安装板(41)上安装有电机(45),所述电机(45)的输出轴与螺杆(43)的端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通道(11)、感应线圈(12)、处理器安装板(14)和处理器(15),所述隔板(16)位于操作腔的一侧对应感应指示板(36)设置有安装通道(11),所述安装通道(11)的端部安装有与感应指示板(36)对应的感应线圈(12),所述设备腔的顶部侧面通过处理器安装板(14)安装有处理器(15),所述感应线圈(12)的输出端电连接处理器(15)的输入端,所述处理器(15)的输出端电连接电机(45)和充电线路模组(104)的输入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控制单元(5)包含有安装框(51)、转轴(52)、活动杆(53)、卡座(54)、上固定板(55)、弹簧(56)、开关触块(57)、下固定板(58)和接触开关(59),所述隔板(16)的上侧镶嵌有安装框(51),所述安装框(51)的内侧通过转轴(52)与活动杆(53)的中部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53)位于操作腔的一端安装有用于卡接充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庆程伟崔兴元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亚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