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冷冻DTB结晶器快速破冰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0211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冷冻DTB结晶器快速破冰的装置,包括罐体、设置在罐体内的螺旋管和环形管,所述环形管位于螺旋管上方,所述螺旋管设有冷水进口和冷水出口,所述冷水进口和冷水出口均穿过罐体的侧壁延伸到罐体外,所述环形管的下侧开设最少两排喷淋孔,所述喷淋孔包括与螺旋管对应的第一喷淋口,以及与罐体的内壁对应的第二喷淋口,所述环形管的热料进口穿过罐体的侧壁延伸到罐体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把破冰时间从原有的2‑4小时缩短到10‑30分钟,大约节约用电150kWh,并且大大提高了冷析十水硫酸钠的产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破冰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冷冻DTB结晶器快速破冰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结晶器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冷冻DTB结晶器快速破冰的装置。
技术介绍
氢氧化锂的工业生产中,在十水硫酸钠冷析过程中,DTB结晶器的夹套内壁和盘管极易被析出的十水硫酸钠和冰块集附和包裹,致使冷热交换效率受到不利影响,从而造成产品产量下降,因此必须随时进行破冰。常规的破冰方法是采用蒸汽或热料从结晶器外部蒸烫破冰,经实际测量统计,破冰过程需要2-4小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破冰成本,且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获取热量,造成了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冷冻DTB结晶器快速破冰的装置,能把破冰时间从原有的2-4小时缩短到10-30分钟,大约节约用电150kWh,并且大大提高了冷析十水硫酸钠的产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破冰成本。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用于冷冻DTB结晶器快速破冰的装置,包括罐体、设置在罐体内的螺旋管和环形管,所述环形管位于螺旋管上方,所述螺旋管设有冷水进口和冷水出口,所述冷水进口和冷水出口均穿过罐体的侧壁延伸到罐体外,所述环形管的下侧开设最少两排喷淋孔,所述喷淋孔包括与螺旋管对应的第一喷淋口,以及与罐体的内壁对应的第二喷淋口,所述环形管的热料进口穿过罐体的侧壁延伸到罐体外。本方案的螺旋管通过冷水进口输入冷水,通过冷水出口输出冷水,从而完成冷水的循环,从而实现十水硫酸钠的冷析过程。第一喷淋孔的朝向正对螺旋管,第二喷淋孔的朝向正对罐体的内壁,从而能将热料喷洒到螺旋管和罐体的内壁上,从而起到融化冰块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喷淋口的排数与螺旋管的圈数对应,且环形管位于螺旋管的中间位置。本方案中使用的螺旋管设有两圈,因此第一喷淋口设置两排,一排第一喷淋口对应一圈螺旋管,从而起到同时喷淋螺旋管的作用,进一步加快了破冰效率。作为优选,所述罐体的下部为锥形结构。本方案的锥形结构用于快速排出冷析的十水硫酸钠,避免了十水硫酸钠在罐体内产生聚积。作为优选,所述冷水出口位于罐体的上部、冷水进口位于罐体的下部。本方案的冷水进口位于冷水出口的下方,冷水在流动过程中需要克服水受到的重力向上流动,相对于从上向下流动而言,流动速度更加缓慢,进一步提高了热交换效率。作为优选,所述冷水进口、冷水出口和热料进口均设有法兰接头。本方案的冷水进口、冷水出口和热料进口均通过法兰结构与对应的冷水管、热料管连接,连接结构更加牢固可靠。作为优选,所述螺旋管包括内螺旋管和外螺旋管,所述环形管位于内、外螺旋管的中间位置。本方案中,通过设置两圈螺旋管进一步提高了十水硫酸钠的冷析效率。作为优选,所述热料进口通过泵体连通前工序配制好的50℃左右的苛化液。本方案的热料为前工序配制好的50℃左右的苛化液,在使用时无需加热热水,减少了能源的浪费,进一步节省了破冰成本。作为优选,所述喷淋孔的孔径为3mm-5mm。本方案的喷淋孔的孔径优选为5mm,在保证流量充分的前提下保持水流具备较高的水压,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破冰力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热料从上往下喷淋的方式对夹套内壁和盘管进行快速破冰的方式,夹套内壁相当于罐体内壁,盘管相当于螺旋管。经过实际测量,把破冰时间从原有的2-4小时缩短到10-30分钟,大约节约用电150kWh,并且大大提高了冷析十水硫酸钠的产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破冰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图3是喷淋孔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罐体,2、螺旋管,3、环形管,4、冷水进口,5、冷水出口,6、喷淋孔,61、第一喷淋口,62、第二喷淋口,7、热料进口。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一种用于冷冻DTB结晶器快速破冰的装置,如图所示,包括罐体1、设置在罐体1内的螺旋管2和环形管3,环形管3位于螺旋管2上方,螺旋管2设有冷水进口4和冷水出口5,冷水进口4和冷水出口5均穿过罐体1的侧壁延伸到罐体1外,环形管3的下侧开设最少两排喷淋孔6,喷淋孔6包括与螺旋管2对应的第一喷淋口61,以及与罐体1的内壁对应的第二喷淋口62,环形管3的热料进口7穿过罐体1的侧壁延伸到罐体1外。第一喷淋口61的排数与螺旋管2的圈数对应,且环形管3位于螺旋管2的中间位置。罐体1的下部为锥形结构。冷水出口5位于罐体1的上部、冷水进口4位于罐体1的下部。冷水进口4、冷水出口5和热料进口7均设有法兰接头。螺旋管2包括内螺旋管和外螺旋管,环形管3位于内、外螺旋管的中间位置。热料进口7通过泵体连通前工序配制好的50℃左右的苛化液。喷淋孔6的孔径为3mm-5mm。螺旋管2通过冷水进口4输入冷水,通过冷水出口5输出冷水,从而完成冷水的循环,从而实现十水硫酸钠的冷析过程。第一喷淋孔61的朝向正对螺旋管2,第二喷淋孔62的朝向正对罐体1的内壁,从而能将热料喷洒到螺旋管2和罐体1的内壁上,从而起到融化冰块的作用。螺旋管2设有两圈,因此第一喷淋口61设置两排,一排第一喷淋口61对应一圈螺旋管2,从而起到同时喷淋螺旋管2的作用,进一步加快了破冰效率。锥形结构用于快速排出冷析的十水硫酸钠,避免了十水硫酸钠在罐体1内产生聚积。冷水进口4位于冷水出口5的下方,冷水在流动过程中需要克服水受到的重力向上流动,相对于从上向下流动而言,流动速度更加缓慢,进一步提高了热交换效率。冷水进口4、冷水出口5和热料进口7均通过法兰结构与对应的冷水管、热料管连接,连接结构更加牢固可靠。通过设置两圈螺旋管进一步提高了十水硫酸钠的冷析效率。热料为前工序配制好的50℃左右的苛化液,在使用时无需加热热水,减少了能源的浪费,进一步节省了破冰成本。喷淋孔6的孔径优选为5mm,在保证流量充分的前提下保持水流具备较高的水压,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破冰力度。本方案的工作原理:根据DTB结晶器环形盘管,也就是本方案的螺旋管2的直径大小,制作一个同等直径的环形管3,如果DTB结晶器环形管是二或三圈的,则304材质的环形喷淋管安装在螺旋管2中间位置,在下方成八字型打3mm或5mm的孔,让所喷出热料对准冷冻结晶器环形盘管,侧面打3mm或5mm的孔,所喷出热料对准冷冻结晶器夹套内壁,每个孔的间距100mm左右,使其喷出热料能把DTB结晶器的夹套内壁和环形盘管全覆盖,在热料的冲刷下只需要10-30分钟即可完成破冰,一边破冰一边打开DTB结晶器底部排料阀,把热料转入储槽中备用。根据破冰情况随时掌握破冰时间。本技术通过热料从上往下喷淋的方式对夹套内壁和盘管进行快速破冰的方式,夹套内壁相当于罐体1内壁,盘管相当于螺旋管2。经过实际测量,把破冰时间从原有的2-4小时缩短到10-30分钟,大约节约用电150kWh,并且大大提高了冷析十水硫酸钠的产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破冰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冷冻DTB结晶器快速破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设置在罐体(1)内的螺旋管(2)和环形管(3),所述环形管(3)位于螺旋管(2)上方,所述螺旋管(2)设有冷水进口(4)和冷水出口(5),所述冷水进口(4)和冷水出口(5)均穿过罐体(1)的侧壁延伸到罐体(1)外,所述环形管(3)的下侧开设最少两排喷淋孔(6),所述喷淋孔(6)包括与螺旋管(2)对应的第一喷淋口(61),以及与罐体(1)的内壁对应的第二喷淋口(62),所述环形管(3)的热料进口(7)穿过罐体(1)的侧壁延伸到罐体(1)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冷冻DTB结晶器快速破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设置在罐体(1)内的螺旋管(2)和环形管(3),所述环形管(3)位于螺旋管(2)上方,所述螺旋管(2)设有冷水进口(4)和冷水出口(5),所述冷水进口(4)和冷水出口(5)均穿过罐体(1)的侧壁延伸到罐体(1)外,所述环形管(3)的下侧开设最少两排喷淋孔(6),所述喷淋孔(6)包括与螺旋管(2)对应的第一喷淋口(61),以及与罐体(1)的内壁对应的第二喷淋口(62),所述环形管(3)的热料进口(7)穿过罐体(1)的侧壁延伸到罐体(1)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冻DTB结晶器快速破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淋口(61)的排数与螺旋管(2)的圈数对应,且环形管(3)位于螺旋管(2)的中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冻DTB结晶器快速破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下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亓亮田文魏华斌张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普锂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