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眼镜雾化的口罩,包括口罩本体,位于口罩本体上边缘的中心处的V型槽,V型槽的开口端与口罩本体的上边缘齐平,V型槽两边可固定在鼻翼两侧;至少一鼻带,位于V型槽上,连接V型槽的两边,用于将口罩与鼻子固定;当佩戴时,V型槽的两边位于鼻子两侧,V型槽的底部位于鼻子上,通过鼻带将V型槽与鼻子进行固定,通过在口罩与鼻子相对应的地方开设V型槽,避免了在佩戴口罩时,鼻梁与口罩之间产生缝隙,从而防止在呼吸时,热气从缝隙中涌出对眼镜造成雾化,且V型槽与鼻子的配合,改变了呼吸热气涌出的方向,更进一步的可以防止对眼镜造成雾化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眼镜雾化的口罩
本技术涉及口罩
,特别是指一种防止眼镜雾化的口罩。
技术介绍
由于环境的变化,口罩越来越成为日常必须品。由于人脸轮廓的不同,尤其是鼻子形貌的差异,现在的口罩设计多是采用矩形结构的设计,且在鼻子处无任何的特殊加工处理,在佩戴的过程中,无法与鼻子形貌进行贴合,导致口罩与鼻子之间形成缝隙,对于佩戴眼镜的人来说,尤其是在温度低的环境下易出现眼镜的雾化现象。为同时佩戴眼镜和口罩的人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止眼镜雾化的口罩,通过对口罩鼻子处进行结构改造,从而实现防止眼镜雾化的功能。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止眼镜雾化的口罩,所述口罩包括:口罩本体;V型槽,位于所述口罩本体上边缘的中心处,所述V型槽的开口端与所述口罩本体的上边缘齐平,所述V型槽两边可固定在鼻翼两侧;至少一鼻带,位于所述V型槽上,连接所述V型槽的两边,用于将口罩与鼻子固定;当佩戴时,V型槽的两边位于鼻子两侧,V型槽的底部位于鼻子上,通过鼻带将V型槽与鼻子进行固定。可选的,所述口罩还包括鼻托,所述鼻托活动连接在所述V型槽的两边上,所述鼻托底部与所述V型槽底部有间隙,所述鼻托可沿所述V型槽的两边上下活动。可选的,所述鼻托底部与所述V型槽底部之间的间隙可折叠。可选的,所述鼻托为圆锥型,且表面安装有与所述V型槽相适配的连接装置。可选的,所述鼻带的材质为硅胶或金属薄片。可选的,所述V型槽的边缘固定有金属薄片或硅胶。可选的,所述连接装置为按扣或粘贴布。可选的,所述口罩本体为梯形,且所述口罩本体的上部可折叠,且折叠的长度和V型槽的深度相同。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止眼镜雾化的口罩,包括口罩本体,位于口罩本体上边缘的中心处的V型槽,V型槽的开口端与口罩本体的上边缘齐平,V型槽两边可固定在鼻翼两侧;至少一鼻带,位于V型槽上,连接V型槽的两边,用于将口罩与鼻子固定;当佩戴时,V型槽的两边位于鼻子两侧,V型槽的底部位于鼻子上,通过鼻带将V型槽与鼻子进行固定,通过在口罩与鼻子相对应的地方开设V型槽,避免了在佩戴口罩时,鼻梁与口罩之间产生缝隙,从而防止在呼吸时,热气从缝隙中涌出对眼镜造成雾化,且V型槽与鼻子的配合,改变了呼吸热气涌出的方向,更进一步的可以防止对眼镜造成雾化现象。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止眼镜雾化的口罩,只是在结构上进行简单的改造,仍然适用现有生产设备,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防止眼镜雾化的口罩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防止眼镜雾化的口罩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防止眼镜雾化的口罩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鼻托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4防止眼镜雾化的口罩示意图。1-口罩本体,2-V型槽,3-鼻带,4-V型槽的边缘,5-第一折叠缝,6-鼻托,7-连接装置,8-第二折叠缝。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佩戴口罩的过程中,口罩无法与鼻子形貌进行贴合,导致口罩与鼻子之间形成缝隙,对于佩戴眼镜的人来说,尤其是在温度低的环境下易出现眼镜的雾化现象。为同时佩戴眼镜和口罩的人带来不便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防止眼镜雾化的口罩,所述口罩包括:口罩本体;V型槽,位于口罩本体上边缘的中心处,V型槽的开口端与口罩本体的上边缘齐平,V型槽两边可固定在鼻翼两侧;至少一鼻带,位于V型槽上,连接V型槽的两边,用于将口罩与鼻子固定;当佩戴时,V型槽的两边位于鼻子两侧,V型槽的底部位于鼻子上,通过鼻带将V型槽与鼻子进行固定。通过在口罩与鼻子相对应的地方开设V型槽,避免了在佩戴口罩时,鼻梁与口罩之间产生缝隙,从而防止在呼吸时,热气从缝隙中涌出对眼镜造成雾化,且V型槽与鼻子的配合,改变了呼吸热气涌出的方向,更进一步的可以防止对眼镜造成雾化现象。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止眼镜雾化的口罩,只是在结构上进行简单的改造,仍然适用现有生产设备,实用性强。具体的,举例来说,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防止眼镜雾化的口罩,如图1和4所示,包括口罩本体1,口罩本体1的横向中部有两道折叠压痕,用于对口罩进行纵向上的展开,从而贴合脸部形貌。口罩本体1的上边缘的中心处,与鼻子相对应的部位开设有V型槽2,V型槽2的开口端与口罩本体1的上边缘齐平,V型槽2的两边可固定在鼻翼两侧,为了增加固定效果,防止鼻翼与口罩之间出现缝隙,V型槽的边缘4固定有金属薄片或硅胶,为了美观和安全考虑,如果是金属薄片,则是贯穿在V型槽的边缘4,如果是硅胶则直接贴合在V型槽的边缘4与皮肤接触的一面。同时为了增加固定效果,V型槽2上还设有鼻带3,鼻带3连接V型槽2的两边,在佩戴时,横跨在鼻子上,用于将口罩与鼻子固定。同时为了增加固定的稳定性和美观性,鼻带3的材质可以为硅胶或金属薄片。当佩戴时,V型槽2的两边位于鼻子两侧,V型槽2的底部位于鼻子上,通过鼻带3将V型槽2与鼻子进行固定,由于V型槽2的边缘固定有金属薄片或硅胶,同时鼻带3的材质可以为硅胶或金属薄片,能很好的和皮肤固定,防止口罩与鼻子或脸部形成缝隙,从而防止呼吸的热气涌出对眼镜产生雾化。同时了为了更进一步的防止由于鼻子鼻梁高低的不同导致鼻子与口罩在佩戴产生缝隙,同时提高V型槽2与脸部和鼻子的贴合程度,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止眼镜雾化的口罩,在V型槽的边缘4与皮肤接触面还安装有鼻托6,鼻托6为圆锥型,且表面安装有与V型槽2相适配的连接装置7,连接装置7为按扣或粘贴布,鼻托6底部与V型槽2底部有间隙,鼻托6可沿V型槽2的两边上下活动,举例来说,以连接装置7为粘贴布也就是市场上销售的魔术贴,粘贴布的一面缝制在鼻托6上面,长度和鼻托6相适应,粘贴布另一面缝制在V型槽2的边缘内侧,当佩戴者的鼻翼较大或鼻梁较高时,口罩的贴合缝隙较大,此时可将鼻托6的大端朝上,小端朝下,鼻托6不仅可以填充缝隙,还可以佩戴时更贴合皮肤,反之则反,同时也可以通过上调或下调鼻托6与V型槽的边缘4的相对位置来调整佩戴的舒适度和贴合度。如果连接装置7为按扣,再需要在V型槽的边缘4内侧订制多个,以使鼻,6可以上下调整。鼻托6填充物为海绵或者硅胶。为了增加口罩的实用性,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防止眼镜雾化的口罩,如图2所示,由于每个人的鼻子长度是不同的,因此,本实施例2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在靠近V型槽2的底部增加了折叠部位,即第一折叠缝5,第一折叠缝5的宽度较口罩本体1中部的折叠压痕窄很多,第一折叠缝5的作用主要是为了佩戴者根据鼻子的长度的不同进行调整V型槽2的深度,方便佩戴者,增加口罩的佩戴的舒服度和贴合性。为了提高口罩的佩戴的舒适度,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防止眼镜雾化的口罩,如图3所示,由于每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眼镜雾化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包括:/n口罩本体(1);/nV型槽(2),位于所述口罩本体(1)上边缘的中心处,所述V型槽(2)的开口端与所述口罩本体(1)的上边缘齐平,所述V型槽(2)两边可固定在鼻翼两侧;/n至少一鼻带(3),位于所述V型槽(2)上,连接所述V型槽(2)的两边,用于将口罩与鼻子固定;/n当佩戴时,V型槽(2)的两边位于鼻子两侧,V型槽(2)的底部位于鼻子上,通过鼻带(3)将V型槽(2)与鼻子进行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眼镜雾化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包括:
口罩本体(1);
V型槽(2),位于所述口罩本体(1)上边缘的中心处,所述V型槽(2)的开口端与所述口罩本体(1)的上边缘齐平,所述V型槽(2)两边可固定在鼻翼两侧;
至少一鼻带(3),位于所述V型槽(2)上,连接所述V型槽(2)的两边,用于将口罩与鼻子固定;
当佩戴时,V型槽(2)的两边位于鼻子两侧,V型槽(2)的底部位于鼻子上,通过鼻带(3)将V型槽(2)与鼻子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眼镜雾化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还包括鼻托(6),所述鼻托(6)活动连接在所述V型槽(2)的两边上,所述鼻托(6)底部与所述V型槽(2)底部有间隙,所述鼻托(6)可沿所述V型槽(2)的两边上下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眼镜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久凤,郭文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创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